端午節故事出處

端午節的來源和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兩個故事是屈原和伍子胥。具體如下:

1. 紀念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受排擠而憂憤辭世後,人們為紀念他而將五月五日這一天命名為端午節。屈原身體的清潔和精神的純潔,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這種高尚的追求,成了我們民族永遠的追求和精神的食糧;屈原的憂國憂民的情懷、磊落的胸懷、正直的人格,永遠值得我們去懷念和學習。

2. 伍子胥:伍子胥,本為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他逃到吳國,幫助吳國攻破楚國,一夜屍體腐爛後,竟然滿城屍臭,竟無人能識得他。後來人們用蒼朮、雄黃酒噴之,以淨化城中之空氣,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端午節。

除了以上兩個主要的來源外,還有喝雄黃酒、時令遞遷說、惡月禁忌說等幾種來源。這些故事和習俗都反映了古代人民對生活和自然的崇敬和敬畏。

以上就是【端午節故事出處】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