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大全 > 反思範文

二上園地三教學反思


篇一:二上園地三教學反思

    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口語交際也是語言表達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的等多種能力的有機結合。這是一個挑戰,也是語文教學的升華。
今天上的口語交際課是《我們去旅遊》,我課前準備了一些資料,本以為上起來會如行雲流水,但是學生似乎興趣不高,很多同學懶懶地坐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自我感覺是唱獨角戲,帶著疑問下課後我去問學生,似乎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很多同學說不敢說,怕說錯了沒面子。
所以我感覺培養口語交際能力首先是學生在口語交際課時要敢於說,這使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的一次口語交際課,我們學的內容是《秋天》。這堂課不能說很成功,學生的語言表達不是很流暢,重複話、羅嗦話也多,即便是同學老師指出答題學生的毛病也似乎不會影響他的情緒,學生們仍舊樂於參與,發言的積極性也高。
這兩節課前後不到多長時間,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仔細分析究其因,第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秋天是孩子們最感興趣也最熟悉的話題,這個美麗的季節剛剛的來到,學生喜歡有話可說。第二,學生感受到了,也看到了秋天,所以對那裡的景色比較熟悉記憶深刻,說起來就不費勁。
認真反思一下,真的要在多方面下下工夫。


篇二:二上園地三教學反思

    國小二年級的語文園地三。主要有這麼幾塊組成:我的發現:這個地方如果只是緊緊的告訴學生是反義詞,那麼會使課堂的教學效果非常之差。學生也很難理解,這個反義詞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在教授這一個地方的時候,我先叫兩個學生上來,一個長的高的,一個長的比較矮的。然後,我告訴學生,你在這其中看出了什麼東西呢?學生會興高彩烈的說:那個人的長的更高,這個同學長的更矮。好!  這個時候,你把高和矮寫在黑板上。接著,你又叫兩個同學上來,一個長的比較胖點的,一個長的比較瘦一些的。然後再問學生:你們看出了他們倆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學生肯定會說:一個長得胖,一個長的瘦。我又把胖——瘦  寫在黑板上。
    這時,我們請學生們的注意力全部回到黑板上。剛才我們從我們的同學身上找到了不同的地方。那麼有沒有哪位同學知道這兩個詞有什麼關係呢?同學們!  你們也可以看到書上也有很多像老師這樣寫起來的字。我們一起把他們讀一下吧!齊讀我的發現  分別叫小朋友到黑板前來做表演,一下子學生們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學生變的十分的興奮。表演完畢後。  
    我們告訴學生們。像剛才我們那些做的動作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知道哪位小朋友發現了沒有呢? 想到的小朋友請舉手告訴老師。老師也沒有發現,你們肯定比老師更聰明的。趕快想想吧?   這時可能會有小朋友說:他們的意思是相反的。那麼,這時我就請這位小朋友站起來大聲告訴大家。並且表揚這位小朋友。我就把“反義詞”三個寫在黑板上。告訴小朋友們。像這樣的就是反義詞。我並用一句話總結性的概括:反義詞就是意思相反或者相對的。可以是一個字的相反,也可以是幾個字的相反,都是反義詞。並且說說兩個字的反義詞怎麼寫反義詞。這時候教室肯定是很吵鬧的,那麼為了平靜課堂紀律。我就說“吵鬧——    ”的反義詞是什麼呢?學生會想來想去。看來看去不知道怎麼去寫。我就提示像我們現在這樣很吵,那和這個相反的是什麼呢? 學生肯定會說“安靜”。那我就告訴學生,兩個字的反義詞。我們應該是根據兩個字的意思連在一起才能寫它的反義詞的。不能像我們寫一個那樣,只是對一個字寫反義詞就可以了。這樣學生對這個反義詞就有了深刻的理解。按著順序,把字一個個的教學。
    日積月累:我開始就舉我們班的某個同學長的很漂亮。接著,我又說我們班的某個同學長的很美麗。   然後,我問學生們。這兩個句子表達的意思一樣嗎?能不能這樣把“漂亮”換成“美麗”呢?學生告訴我是可以的。那我就問學生了。為什麼呢?  老師舉得這樣是不對啊!不能換詞的。   那麼有的學生就說:這兩個詞意思好像差不多的。 一下子把話題引入我們要講的內容里來了。那麼請同學們把課本上的那幾個詞放在水果上,找到他們的位置吧?學生一下子就把他們找到了位置了。接著,我讀前面,學生讀後面。把詞填好了。並要求學生把這些全部讀一遍。我讓學生這時坐端正,我進行了總結性:近義詞是兩個詞相近或相同。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可以在一句話中把一個詞換成另外的一個詞。
    讀讀說說:儘量多的讓學生讀,先讀有啊字的, 接著讀沒有啊字的。不斷的讀,提示學生在讀完之後。你有什麼感受嗎?然後告訴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口語交際:以學生的一次到外面去玩為例。讓學生們先自由舉手的說,然後在自己本子上進行書寫。對個別不怎麼懂的學生。我對他進行了個別的輔導。告訴怎麼寫,按照怎麼樣的順序。


篇三:二上園地三教學反思

    每次教學語文園地時,總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其中的“我的發現”、“日積月累”、“讀讀背背”尤為重要。在教學時,我運用了下面幾種方法,覺得效果不錯。
    1、明知顧問,自問自答——是學生自主實踐的學習活動方式。
    這是語文園地中最突出的一種特殊學習活動方式。文中第一項“我的發現”,在教材的編排里第一次出現了這別具一格的活動方式。怎樣發現文章大體內容呢?第一,先要認真讀這道題目,讀後,自己給自己提一個問題,“這個版塊要求的是什麼?”自問自答。第二,圍繞題目,自己給自己再提幾個“發現了怎麼”“怎樣對比”之類的問題,自問自答。“自問自答”強調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自己;活動的特點是“明知顧問”;活動的目的是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操作語言工具,學習語言、掌握讀書方法;活動的實質是學生真正經歷了讀書過程。其結果是學生不僅知道了結論,重要的是他們“感知、理解了知識產生髮展的過程”,在親身體驗、感知,獲得感性認識的過程中,促進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的發展。
    2、問老師,問同學,勤商量,多討論——形成多向交往情境的實踐學習活動方式。
    它力求構建的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這樣平等的、活潑的學習環境。這樣的學習方式為學生語言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集體討論會暴露眾多的“矛盾”意見,它會促使學生多角度的去探尋答案,互相啟發,從而使他們的觀察更為精確,語言更加有條理,思維也就會更加有理性。如對“讀讀背背”的理解。
    3、考別人,考自己,一邊讀,一邊問——獨立思考,探索發現的實踐活動方式。
    教材的核心內容就體現在這樣的活動方式之中。考自己的時候,是在獨立思考,主動探求;考別人的時候,也在獨立思考,在對比分析中判斷自己的思考結果,決定取捨;一邊讀一邊問,需要聯繫,比較,刨根問底。它訓練學生善於系統地提出問題,這些活動貫穿整個教材,同時它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4、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理解課文——遊戲、角色表演的實踐學習活動。
    如果說做遊戲、分角色表演是實踐活動的一種方式,那“用自己的話,說書上的話”則是教材的最大特點,同時也是學生理解園地內容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


篇四:二上園地三教學反思

    本園地上了三課時。第一課時完成了三個知識點“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我會填”。在這三個知識點上“我會填”讓學生完全自學,因為該題是搭配詞的練習,學生完全可以根據所學的課文或者平時積累來完成,並鼓勵學生可以拓展這種題型。尤其是12課《北京亮起來了》該課幾乎是由“形容詞或成語”與“的”字短語生動的搭配,把北京的夜晚展示得如此多彩而美麗,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很務實的訓練。
    知識點“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在教學中適當的“扶”了,因為這兩個知識點在語基上需要點撥,畢竟是二年級學生,雖然有一些知識上的積累,但在字詞的含義之間還是有些模糊的。比如“我的發現”教材上有兩大組,第一組在語基上是“動作與動作所使用的工具”第二組是“物品與物品”場所的的區別。這裡本人點撥了“日積月累”是反義詞的訓練這樣一提,學生很快就能發現兩個相反的字能構成詞語“寬窄、窮富、賤貴、善惡……”並適當運用。
    最值得反思的是“口語交際”就這麼一個點兒,本人是“活出去了”用了兩課時,其中有一課時完全浪費。本單元的口語交際是“誇誇家鄉的特產”或是“家鄉變化……”說說評評還要寫一寫。跑到我面前說:“老師,在我的家有很多水果,比如葡萄是最好吃的,到了秋天……。”
    於是,我說話了,問:“還有沒有孩子想說的。”都舉手了,而且是真想說。說:“孩子們,把你們剛才說的,按順序寫下來,讓老師也分享你們的快樂行嗎?”“行!”孩子們回答。
    一支支小鉛筆連動直動,而且小嘴也念個不停,低年級學生寫東西嘴不幫忙,還真不行,這樣邊念邊寫有助於語言中少出錯誤,說準確點低年級學生寫話是數出來的。
    我邊巡視邊提示,真的很不錯,寫的字數最多的是200字出頭了,寫的最少的也是150字左右。所有的孩子能用“總起——分述——總結”的形式完整的寫篇小作文。放學後,我將學生習作帶回家改,真的感到欣慰,沒有一個學生寫的不好,有幾個基礎好的能恰當的用上平時積累描寫事物的優美句子,真漂亮,還真不像二年級學生寫的。
    通過本單元的口語交際的成功,本人認為老師在語文教學中的提問,要接近孩子的特點,孩子們就是對“吃吃喝喝、玩玩兒鬧鬧”感興趣。也就是老師的備課預設的問題,只是參考,還不能過於正規的語言化,過於規範化的語言提問,有可能使自己的教學主動變為被動。孩子們不是很容易理解與接受,面臨著的就是努力地把孩子朝自己預設的圈子裡趕。趕不進去就拽著了,兒化語言式的提問容易靠近孩子的心靈。


篇五:二上園地三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三》是第一冊的一個單元練習內容,是對前面知識的複習和鞏固。為了激發這群剛入學不久的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在設計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我採用了從創設情境的方法入手,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於參與,體驗學習的愉悅,並從中收穫知識。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卡通片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上課依始,我考慮到語文園地就像一個知識的大花園,那麼怎樣利用這個花園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學得快樂呢?於是,我選用了卡通片中大家最喜歡的花仙子,作為本次學習的導航者,在花仙子姐姐的帶領下,到智慧花園去遊玩。看到精美的課件,孩子們的學習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二、營造氛圍,感受學習的快樂
    本次語文園地中的訓練內容分為四個“數筆畫歸類”、“認識數量詞”、“複習認識帶有相同偏旁的生字”、“認讀兒歌”。怎樣把這四個枯燥的內容融入到情境中,在遊戲的時候巧妙地引入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收穫知識的同時,體驗學習的快樂?於是,我又在智慧花園中設計了看似獨立又不能從這個大的背景中分離出去的四大模組:採花園、歡樂谷、大魔盤、方向城。因為這些都是孩子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遊戲,所以當大螢幕上出現這些遊戲名稱時,學生頓時興奮不已。他們完全進入到自主學習的狀態。這也是新課標中提到的:“學習過程的自主是學生獲得愉悅感受的重要因素。”
    同時,我把四個模組中的內容都以遊戲的形式出現:採花園中,讓學生用數筆畫的方法把筆畫數相同的生字採到同一個花瓶中,學生玩了還想玩;在歡樂谷,學生說對一個數量詞就跟在老師身後玩開火車的遊戲,將整節課的學習氣氛推向了高潮,從而,把玩和課中休息也恰到好處的結合起來。學生在邊玩邊學的過程中,不但收穫了快樂,還收穫了成功,這些都促使他們能在學習夥伴“花仙子”姐姐的引領下,自主地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學習。
    另外,大魔盤中找朋友的遊戲設計就更獨到了,我把語文知識的學習、美術、音樂和學生的律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了一個美的課堂。
    最後在方向城中讀兒歌的設計,我又創設了花仙子姐姐和小朋友一起比賽朗讀的情境,有了參照的對象,朗讀的範例,學生們自然興趣昂然地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他們藉助花仙子姐姐給的讀書秘訣,把兒歌讀得一次比一次好。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二上園地三教學反思@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