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大全 > 反思範文

電功率教學反思


篇一:電功率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國中物理電學部分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這部分公式多,物理知識抽象,學生不易理解,記憶不住易混淆,尤其是計算多,數又不好計算,把學生弄得是雲裡霧裡,對於部分學生甚至是感到無從下手。
    教學中如何比較消耗電能的快慢,我採用直觀的方法利用電能表直接演示不同用電器接入電能表上,學生觀察其鋁盤轉動的快慢,使學生更直觀認識電能表的鋁盤轉動的快慢跟用電器的關係。並引導學生類比國小中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去比較消耗電能的快慢,從而克服了學生只能從書上找到的兩種方法,更易於學生理解電功率的意義。
    由於新版教材中對電功沒有很好地進行處理,根據以前的教學經驗學生對電功和電功率常會混淆,因此在教學中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很的比較,並讓學生辨別。葉恆同學表現很好把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剖析,學生最後都聽懂了。
    對於中下等學生對計算感到有些困難,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各量找不準,公式記不住,不會用還亂用。在教學預習時強調學生重視書中的例題,通過例題加深對各量的理解,按照例題的做法寫出物理量用什麼字母表示,單位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分清每一個物理量和單位,加深識記和理解。同時在每天上課前對公式進行一下默寫,還有對基本公式進行變形處理加深了學生的記憶。總之這節課通過了以上的反覆學習,我班的學生基本學會了。


篇二:電功率教學反思

    電功率是國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於內容較多,計算較複雜,要安排三節課才能完成.這一節講電功率的意義、公式及額定功率的意義及其適用條件,後繼兩節課為實驗和計算,三節課的知識內涵和深度是相同的,只是從不同方面來加強和鞏固,使學生達到對電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燈泡的功率隨電壓變化,而電壓變化又將引起燈絲溫度變化,從而引起燈絲電阻變化,電阻變化又影響實際功率的大小,屬擴展內容,在教學中可視學生情況而定。
    這節課的難點是學生對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混淆不清,解題中需把電功率公式和歐姆定律公式反覆運用,更加造成了困難。解決這一困難,一是要把有標記的燈泡接入不同電壓的演示實驗做好,二是解題中要分步計算,把每一步的已知什麼求什麼講清楚。由於以後有一節課專門講計算,因此本節課的練習應以直接用公式的簡單計算為主。


篇三:電功率教學反思

    一、教學效果反思。
    1、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會用電功率的公式P=UI及其變形公式U=P/I和I=P/U進行簡單的計算和能綜合運用學過的電學知識解決簡單的關於電功率計算問題。實際教學效果與備課構想的差距不算太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完成了學習目標,知識導學的效果很明顯。大多數學生在知識遷移中公式選擇十分準確。
    2、本節課教師在課堂中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對教學重點進行點撥;學生通過閱讀教材,配合適量練習,進行自主學習,較好地完成了學習目標。教法與學法渾然一體,可謂一石雙鳥。
    二、教學過程反思。
    課堂的教學核心是達標教學過程。本節課教師借鑑郭思樂的“生本教育”和韓立福的“有效教學”理論,設計了較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學案。
    通過讀學習目標,學生以感知了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真正對新課內容及學習要求一目了然,做到學習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在鞏固舊知識環節中,使學生通過溫故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夯實了基礎。這樣將所有學生,拉到先前知識點的同一起跑線上。然後,學生帶著導學案中設計的問題,自主閱讀教材,經教師在課堂中巡視獲悉大多數學生能自主獲取新知解決問題。緊接著大多數學生能運用新知很好地完成新知訓練題,當堂達標率百分之八十以上。在這之後,通過新舊知識的綜合運用,大多數學生也較容易地再次獲取新的知識,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真正地達到知識的升華;最後學生基本完成了針對性、典型性、梯度性較強的新知識鞏固訓練。由於學生在其他環節中計算能力低,解決問題有障礙,導致課堂尾聲處時間略有不足,於是“新知識鞏固訓練”和“知識點歸納”兩個環節落實得不是太好。教師也只好掛出早已準備的小黑板,要求學生課下將板書設計抄寫在導學案中。
    三、   教學啟示反思。
    教學中只因出現小小的失誤,主要原因是教師對學生了解不透徹,對學生知識基礎估計得太高。我要很好地吸納諸位評課教師對我關心而呵護的建議,以使自己今後的課堂教學更趨完善。


篇四:電功率教學反思

    《電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節。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能之後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的指標。本節內容,既是對電能知識的深化、具體化,讓學生了解用電器工作時消耗電能快慢與功率的關係。又為本章第三節“測量小燈泡的功率”的學習,第五節“電功率和安全用電”的學習作理論上的準備。
    本節教材內容較多,涉及四個知識點:電功率的概念、千瓦時的來歷、額定功率、生活中電功率的測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內容。演示實驗兩個,小資料一份,銘牌展示二例,實物展示二例,警示小貼士二塊。教材中豐富的內容既為教學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同時頭緒多而雜又為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但它是以後學習的關鍵章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對這節課的教學我相當重視。上課時我注意做到三點,效果不錯。
    1.上課的節奏儘量加快。與速度的類比不能耽誤太長時間,讓學生提及速度的概念、公式即可類比引出電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2.對公式、原理的理解多通過訓練解決。設定課堂的習題不要太難,重在對公式的套用,並讓學生熟悉公式的單位換算即可,更多的習題可以放在後面進行,對數值的設計也應以巧數為主,不涉及過難、過深的純數學式的計算,以節約課堂時間。
    3.注意讓學生多動手,讓學生動手計算時發現一些共性的問題,統一解決,以提高課堂效率。
    本節課我體會到在授人知識的時候,要注意發展了他們的能力,培養了正確的情感價值取向,我體會到作為師者的快樂,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強烈的表達欲,說錯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社會的特點,我學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與人交往,我也能學好物理,學生的動手探究實驗的能力也提高了,通過分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個學生都參與了學習過程,增強了自信心。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隨著開放的、民主的、科學的課程走進物理課堂,使得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變數”很多,教師必須對本節知識及相關內容有較全面、詳盡的了解,僅靠教參是不夠的,在上課時還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遇到課外活動中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關於節能燈的優點,為了讓學生能更多了解相關知識,在課前,我通過到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收集信息,閱讀報刊雜誌等途徑,已較全面的了解了節能燈的相關知識,對節能燈的各項性能指標、普及情況,它在全市乃至全省為何難以推廣等知識都做了相關了解,因此在學生提到這個問題時我也能應對自如。


篇五:電功率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還需要改進:
    1.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過程中,板書內容和媒體內容的互動上還需要進一步做取捨,避免因出現了比較多的重複而耗費過多的時間,致使課堂容量無形之中受壓縮。
    2.  教師作為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主導者,主要是“引導”,而不是“代替”,讓學生“想到的說出來,說出的寫下來,寫出的做出來”將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 物理學科的特色——實驗,可以穿插於課程之中,用於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也可以作為整堂課的開始,作為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線索貫穿始終,各有優勢,教學中可以大膽重組,嘗試變換,尋找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真正體現“因材施教”和“以人為本”。
    和正處於求學階段的學生一樣,在教學技藝方面我也是學無止境的,用那句實在話來說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群體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教學手段也要因人而異,以後在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我將不斷摸索更為合理的教學方法,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大的進步,令自己的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大的收穫!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電功率教學反思@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