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開題報告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研究開提報告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研究》課題系涼山州教委普教科研資助金項目,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區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子課題,由涼山州教科所和西昌市教科培訓中心管理指導,由西昌市第三國小承擔研究。現將該課題研究主要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一、課題的提出
近年來,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一部份後進學生的群體,他們在校內外的不良表現尤為突出。不思學習、任意逃學、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損壞公物、偷竊剮錢、野宿不歸家……。雖經老師多次教育幫助,仍屢教屢犯,引起學校和老師的關注。經過深入調查、了解、分析後,知道這些學生中大多數來自於不健全的家庭。據我們對全校1093名小學生家庭調查來看,屬於父母離異的家庭學生有60人;在父母中有死亡的家庭學生有28人;父母因違法犯罪被勞改、勞教的家庭學生有6人;母親被拐賣或失蹤的家庭學生有6人;寄養在親戚家裡的學生有3人;總計103人,占全校小學生9.1%。其中,學習差的有33人,表現差的有13人。再從親職教育看,屬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的家庭學生就有41人,占單親家庭學生的40%。看來,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不容忽視,轉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問題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教育家盧梭說:「每一個人的心靈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須按它的形式去指導他;必須通過它這種形式而不能通過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要費的苦心取得成效。」為此,特提出「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研究」課題。
二、課題研究組織
專家顧問指導組
何良仆
諶業鋒
吳大軍
蒙佐德
課題實驗小組:
組 長:孫國祥
副組長:吳迎朝
徐開祥
成 員:鄧薇鷗
虞艾萍
馬聯福
冉章慧
秦 紅
李金蓮
馬永林
劉和姝
三、課題實驗目標
1.以鄧小平的教育理論、江總書記《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和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後進生教育思想為指導,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意見》為指針,有的放矢,加強調查研究,發揮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路作用,轉變學生的思想,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2.總結成功的經驗並推廣,促進後進生大面積提高。
四、實驗的思路
1.以轉變學生、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
通過深入細緻的教育活動,轉變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2.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家長為主力」的作用為動力。
要求課題組教師積極參予,發揮在實驗中的主導作用。研究學生的需求,以激發學生內因作用。調動學生投入實驗,解決家長認識和責任問題,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聯繫社會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3.從單親家庭典型學生到普遍的單親家庭學生研究尋找教育規律。雖然都是單親家庭學生,其表現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對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廣,達到實驗成功的目的。
五、研究步驟
實驗定為三年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啟動階段:
從「組、學、訂、訪、建、聯」六字上狠抓。即組建課題小組、學習教育理論、擬訂課題報告、調查訪問,摸清情況、建立實驗檔案、聯繫家庭和社會,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網路。
實施階段
按「開、定、組、導、調、改、評、結」八字上下功夫。即召開開題會、定實驗對象、組成互助組、誘導內因變化、調動家長積極性、改善教育環境、測定有關數據進行分析,評議、評價,進行階段總結。
總結、鞏固階段按「總、彰、善、撰、審、結」六字開展結束工作。即全面總結成果、大力表彰先進、完善管理制度、撰寫課題實驗報告、專家評審、召開結題會。
六、實施過程
1.課題組組織學習鄧小平理論、江總書記「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學習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後進生教育思想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意見》以及《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療治淺探》等32篇文章,用科學的理論和經驗指導我們的課題研究。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建立科研筆記,設立課題檔案。
2.建立課題研究制度。堅持每月開展集體課題研究一次,每半年對課題研究工作作總結,並按時填寫上報《課題研究報表》,落實課題研究待遇。也要求全校班主任、輔導員支持和協助課題組開展活動。
3.開展對單親家庭學生情況調查。先後開展過三次調查,準確地弄清單親學生的基本情況,先後兩次開展問卷調查。通過調查,摸清其家庭情況。學生的個性特徵和行為方式老師教育行為;教師對你的態度老師的家訪(經常來、較少來、主要

此文共有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研究開提報告@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