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計畫 > 工作計畫範文

國小班主任培訓計畫


篇一:國小班主任培訓計畫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中國小班主任培訓方案》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班主任培訓方案:
    一、宗旨和意義
    班主任是中國小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幹,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由於我校年輕教師較多,班主任隊伍趨於年輕化,缺乏班級管理的經驗,因此制定班主任培訓制度,全面提高班主任管理藝術及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從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
    二、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班主任教師了解新形勢下教育理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和職責,掌握科學的工作原則和方法,提高組織、指導、協調工作能力,以此促進新時期、新形勢下班主任行為的迅速轉變,從而達到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目的,使我校德育工作更能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促進我校全體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培訓原則
    1.針對性原則
    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根據不同學段班級管理工作的特點和要求,研究設計培訓內容。
    2.實效性原則
    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從班主任實際工作和班主任的實際需要出發,面向班級管理和學生管理的實踐,針對現實問題設計與安排培訓內容,重視經驗交流,突出案例教學。
    3.創新性原則
    積極創新班主任培訓內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機制,針對教師在職學習的特點,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手段的作用,不斷提高班主任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四、         培訓內容
    根據上級要求及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實際,培訓內容確定:“文明禮儀規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班級工作管理”、“家校溝通”四個培訓主題,圍繞以上主題開展班主任論壇、班主任沙龍等活動。
    五、培訓管理及方式
    1.    德育處負責班主任培訓工作,制定適合我校的班主任培訓規劃,負責班主任培訓工作的內容、記錄等工作。
    2.    採用自學、網上學習和集中培訓等多種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培訓,並做好學習筆記。
    3.    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組織班主任到先進學校、優秀班集體學習和實地考察,耳聞目睹,增強對先進經驗的認同感,提高思想認識。
    4、加強新上崗班主任培訓,開學前組織學習《班主任一日常規》《學生禮儀規範》等常規制度,並採取採取多培訓、勤反饋、常督導的方式,為幫助他們儘快的熟悉班級管理細節,切實有效地提高年輕班主任的工作實效,繼續實行師徒結對制,要求年輕班主任在培訓期間多聽師傅的主題班隊會課,工作中遇到問題及時向師傅請教,師傅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多提醒徒弟、幫助徒弟。
    5、每月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六、班主任培訓名單
    王  宏、林榮榮、鄭黎明、畢名媛
    徐  菲、陳  傑、欒魯華、李寧寧、苗文靜
    邵  娜、張  蓉、辛曉佩、曹  正、高  濤
    於天剛、劉  洋、秦莎莎、賈  軍、曲春賢
    谷  靜、於愛芳、苗  偉、孫健秋
    師徒結對安排:
    邵  娜——曹  正、高濤
    劉  洋——於天剛
    曲春賢——賈  軍
    七、培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結合學校實際確定培訓方案。 
    2、班主任沙龍:主題“班級管理工作”之“怎樣安排值日生”,主要結合平日班級日常管理中對值日生的安排怎樣才能既合理,又讓值日工作有效果的問題,邀請學校的老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培訓。
    十月份:
    班主任培訓:組織學習“田村國小學生禮儀規範”細則,並結合學生實際進行討論、修改、完善。
    十一月份:
    班主任論壇:主題“班級工作管理”之“如何組織培養班幹部”。圍繞這一小的主題進行經驗交流,幫助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水平。
    十二月份:
    班主任沙龍:主題“家校協同”之“如何家訪”,主要結合平日在家訪中與家長溝通積累的成功的做法進行交流,提高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一月份:
    班主任沙龍主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圍繞“問題學生的教育與轉化”展開研討活動。
    評選校級“優秀班主任”


篇二:國小班主任培訓計畫

    為了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班主任的整體素質,創建特色學校,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班主任工作的意見》,結合我校實際,特定本校班主任校本培訓方案。
    一、           指導思想
    通過培訓,促使班主任更新觀念,提高個人的思想素質、理論修養、教育能力,科學地把握班主任工作規律,更好地適應學生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使學校德育工作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理想、情操,指引學生對真理、對生活的追求和創造,進一步提高全校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和班主任工作的水平,提升學校品位。
    二、           明確班主任校本培訓的目標
    1.幫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常規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規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覺性。
    2.通過學習優秀班主任的經驗和方法,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創造性。
    3.積極探索,學會協調各方面工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與任課教師密切配合,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
    4.培養班主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的能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研性。
    三、           培訓內容
    1.專業理論:
    教育法律法規類:《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班主任工作條例》等。
    教育法律法規類:《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班主任工作條例》等。
    德育管理方法類:《班主任工作新理念》《班級管理方法與創新》等。
    2.專業素養:
    班主任的專業素質修煉
    班主任的能力訓練
    班主任的組織領導藝術
    班主任的關係協調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與技巧
    3.專業能力:
    班集體的建設、組織能力,班級日常管理工作能力,班隊活動的設計、組織能力,主題班會的創意、設計組織能力,後進生的教育幫扶轉化能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學生個案的觀察教育分析能力,課題開發與研究能力,偶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與家長聯繫的方法和技巧等。
    四、           培訓途徑與方法
    實行班主任全員培訓,分層培訓的方法,採用學習反思、實踐訓練、導師引領、專題研討、課題提升的“五步”培訓模式。
    五、           培訓措施
    1.建立班主任專業化培訓領導小組,強化對培訓工作的管理與指導
    組  長:王建忠
    副組長:高惠娟、滕金花
    成  員:顧建平、李芳、張建良、倪牡丹
    2.健全班主任專業培訓激勵機制,實行培訓考核制。根據要求對培訓任務完成情況、班主任工作進步情況,與當年度的班主任工作考核掛鈎,與校優秀班主任評比掛鈎。班主任專業水平提高快、工作實績明顯的,優先推薦優秀班主任的評選。
    3.加強科研探究。結合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引領班主任把教育科研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不斷提升班主任的科研意識及研究活動。本學期將舉行一次班主任沙龍活動和工作經驗交流會。
    4.堅持每月兩次的班主任例會制度,保證集體培訓時間。記好學習筆記,要求態度認真,學思結合,每學期學習筆記不少於3000字。


篇三:國小班主任培訓計畫
 
    在學校中,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堅和骨幹,是使學校內部各種力量形成合力的紐帶,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成長過程的教育者。;是學校教育決策、計畫的執行者;是班級各科教育、教學的協調者;是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者;是學生美的心靈、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所以,擁有一支熱愛學生、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又懂得科學管理的班主任隊伍,是完成學校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由此可見,班主任在學校中擔任著特殊的教育角色,要求班主任要有較高的修養,即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業務水平上,工作能力上和教育藝術上應達到一定的程度,各方面堪為人師,做到為人師表。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光憑經驗辦事,必須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的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更新教師教育觀念,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全體班主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班主任培訓的針對性,從而促進我校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培訓目標
    1.提高全體班主任的素質和班級管理水平。在2008年12月底之前,全體班主任完成培訓學習的內容培訓任務。通過培訓,使我校班主任能樹立德育為首的觀念,掌握班主任工作中必需的知識、技能以及法律常識,從而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
    2.提高我校班主任工作專業化水平,形成一支熱愛本職工作、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的國小班主任隊伍,使班主任隊伍素質再上新台階,
    3.構建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建立班主任上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繼續教育制度和規範管理等工作制度,並形成長效機制。
    4.進一步推進校本培訓的發展。根據我校校本培訓計畫,開展班主任全員培訓。通過實施班主任校本培訓計畫,進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訓制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培訓對象:全校在崗班主任和班主任後備人員。
    四、培訓原則
    1.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年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特點和要求,研究設計培訓內容。培訓工作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實效性原則。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從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針對現實問題設計與安排培訓內容,重視經驗交流,突出案例教學。
    3.創新性原則。積極創新培訓內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機制,不斷提高班主任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靈活性原則。採用集中校本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五、培訓內容
    根據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教育政策法規、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等五個專題模組。
    六、培訓形式
    1.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指開學初,對班主任進行有關班主任日常行為規範方面的集中培訓;分散培訓,指利用班主任會議時間,分專題學習有關教育方面的知識。
    2.實驗研究與相互探討相結合。即把班主任工作與教科研工作結合起來,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探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名師傳授與自我總結相結合。請本校有豐富育人經驗的老師做專題報告,每位班主任對照自己的確工作進行反思。
    4.讀書讀報與上網學習相結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將指定的書閱讀外,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網上的有關資料學習。
    七、培訓措施
    1、成立校班主任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訓制度,規範班主任培訓的操作程式,做好培訓工作精細化,不斷提高培訓效率和質量。
    3、進一步完善教師繼續教育考核機制。將班主任培訓的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並列入校本培訓考核和認定範圍。


篇四:國小班主任培訓計畫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班主任工作的意見》,落實區教育局檔案精神,加強我校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培養一支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的班主任隊伍,提高德育工作實效,加快學校發展,提升學校品位。
    二、培訓目標
    1、幫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常規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規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覺性。
    2、通過學習優秀班主任的經驗和方法,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創造性。
    3、積極探索,學會協調各方面工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與任課教師密切配合,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
    4、培養班主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的能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研性。
    三、班主任工作的要點
    、熱愛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負責做好本班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學生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守則,努力使本班形成一個遵守紀律、團結向上、勤奮學習、朝氣蓬勃的集體,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
    、經常與任課老師聯繫,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學好務門功課,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關心學生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加強生活管理,組織和指導本班學生參加文體活動,搞好清潔衛生,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組織領導班會會的工作,指導本班少先隊開展活動。
    、負責組織領導本班學生參加生產勞動,指導學生課外活動,配合有關老師開展課外科技活動。
    、與家庭和社會有關方面取得聯繫,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培訓內容
    1、專業理論:
    教育法律法規類:《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班主任工作條例》等。
    職業道德類:《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班主任崗位職責》、《國小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中國小德育工作規程》、《班主任基本素質修練》等。
    德育管理方法類:《班主任工作新理念》、《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班主任工作漫談》、《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等。
    2、專業素養:
    班主任的專業素質修煉
    班主任的能力訓練
    班主任的組織領導藝術
    班主任的關係協調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與技巧
    3、專業能力:
    班集體的建設、組織能力,班級日常管理工作能力,班隊活動的設計、組織能力,主題班會的創意、設計組織能力,後進生的教育幫扶轉化能力,學生個案的觀察教育分析能力,課題開發與研究能力,偶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與家長聯繫的方法和技巧等。
    五、培訓途徑與方法
    實行班主任全員培訓,分層培訓的方法,採用學習反思、實踐訓練、導師引領、專題研討培訓模式。
    六、培訓措施
    1、建立班主任培訓領導小組,強化對培訓工作的管理與指導。
    組 長:李德國
    副組長:周廣輝、任晗
    成員:全體班主任
    班主任具體的培訓工作由教導處任主任負責。
    2、 健全班主任培訓激勵機制,實行培訓考核制。根據要求對培訓任務完成情況、班主任工作進步情況,與當年度的班主任工作考核掛鈎。班主任水平提高快、工作實績明顯的,優先推薦優秀班主任的評選。
    3、加強科研探究。結合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引領班主任把教育科研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不斷提升班主任的科研意識及研究活動。學期將舉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
    4、堅持每雙周一次的班主任例會制度,保證集體培訓時間。記好學習筆記,要求態度認真,學思結合,每學期學習筆記不少於XX字。
    5、本學期必須寫好一篇班主任經驗文章。要求有明確的主題,不少於XX字,上交學校教導處。
    七、具體安排
    三月份
    學校擬訂培訓計畫
    四月份
    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學習《班主任開學的幾項工作》經驗文章
    五月份
    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學習《班主任工作十大謀略》經驗文章
    六月份
    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學習《班主任,怎樣去傾聽》經驗文章
    學習《班主任與平常心》《如何建設一個優秀班集體》經驗文
    七月份
    各類評比要求、條件、方法的商討德育論文撰寫


篇五:國小班主任培訓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職業道德素質,提高班主任崗位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切實發揮班主任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任課教師的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全面提高本校教育教學水平。
    二、培訓目標:
    1、通過培訓,幫助班主任明確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
    2、學習先進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掌握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藝術水平,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3、進一步明確班主任的責任和義務,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嚴肅認真的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努力。
    三、 培訓措施:
    1、構建班主任隊伍科學管理的機制,抓住"選拔、培訓、激勵"這三個環節,繼續組織定期學習、現場觀摩和考察研討、班主任基本功競賽、新老班主任結對子等活動。本學年還推行優秀班主任主題隊會的評比活動。
    2、實現“兩個”轉變。
    、思想觀念的轉變。採取各種形式從培訓的意義、目的、形式、任務等方面進行宣傳,使教師加深了對校本培訓工作的理解,明確了校本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教師參加學校組織的一切培訓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進一步提高教師校本教研的水平。使教師在觀念上發生轉變,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觀念,建立“人人學習,時時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以適應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育人觀念的轉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育人觀念也應隨之轉變。在校本培訓工作中,要把教育觀念的轉變作為首要的任務來抓,通過組織班主任聽德育講座;開展班主任專題論壇等,讓班主任的育人觀念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2、做到“三個”結合。
    、校本培訓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開展校本培訓中注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立足本校,以班主任為主體,有計畫、有目的、針對性地對班主任進行培訓。首先把結對子,同伴互助,小組學習作為培訓的重要形式,把年級組作為校本培訓的最基層的單位,以班務管理能力為中心,培訓內容的重點是提高班主任德育能力和管理藝術。
    、校本培訓與教育科研相結合,以研促訓。做到“兩結合”:學習理論與育人實踐相結合,指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三落實”:落實主題,落實人員,落實時間。促進校本教研的發展。
    、校本培訓與專家引領相結合。通過請專家、名師到校指點,到外校到外校拜師學習等方法,藉助外界力量搞好校本培訓。主要形式有:一是請專家到校進行專題講座;二是請專家進校指導;三是走出校門拜師。
    3、加強“三項管理”。
    、抓好組織管理。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教師繼續教育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教師的校本培訓工作。
    、抓好制度管理。建立並健全校本培訓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如學習制度,班主任能力考核制度,班隊課的行政檢查制度,班主任評價獎勵制度,使培訓工作從制度上得以保證。
    、搞好檔案管理。按照教師培訓的要求建立培訓檔案,將教師個人的培訓計畫、教學論文、自學筆記、聽課記錄等原始資料以及學校對教師參加培訓的情況,各項培訓內容的考核情況登記裝入培訓檔案。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國小班主任培訓計畫@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