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 工作總結範文

醫療糾紛總結


 醫療糾紛總結

陳某因反覆右側肋脅部疼痛5月於2013年5月18日入住某醫院。診斷:帶狀皰疹。入院檢查:血壓158/58mmHg,右側肋脅部皮膚色素沉著,區域內皮膚感覺過敏。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雙膝骨性關節炎病史十餘年。診斷:1、帶狀皰疹後遺痛,2、雙膝骨性關節炎,3、高血壓病,4、2型糖尿病。入院後檢查發現血鉀偏低,入院後予神經阻滯、中藥調理治療,由於陳某血壓高,血鉀偏低,醫院予硝苯地平緩釋片口服降血壓治療和口服藥補鉀治療,不知什麼原因用藥5天後醫院停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和補鉀口服藥,停藥期間陳某血壓很高,複查血鉀仍偏低,治療3周後神經痛有好轉,醫院在陳某血壓高時避免做神經阻滯治療,突然一天上午陳某血壓高達175/79 mmHg,下午169/70mmHg,醫院告知當天不需要做神經阻滯治療,但下午卻繼續做神經阻滯治療,神經阻滯治療過程中陳某出現心臟驟停,經搶救後生命體徵平穩,但因心臟驟停後腦部缺血缺氧,陳某出現精神症狀,胡亂說話,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後家屬要求醫院賠償,雙方協商不成,委託我起訴。

第一次開庭,我指出醫院存在的不足之處,醫院當庭予以否認,在法院主持下協商選擇醫療損害鑑定機構進行鑑定。

開庭結束後,我與當事人、家屬聯繫,匯報開庭情況,也了解到當事人出院後經過在家調養,精神狀況大為好轉,生活已基本能自理,遂與當事人商量,此案最好能調解,因為當事人情況已好轉,損害不是特別大,醫療損害鑑定時間長,費用高,調解能使糾紛儘快解決。當事人同意我的看法,但提出的數額有點不符實際情況,我詳細告知目前的情況,不構成傷殘等級要求殘疾賠償金不被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也可能不被支持,當事人了解情況後主動撤回了部分賠償要求。醫院也覺得願意調解,接受陳某提出的金額,最終,雙方圓滿地達成調解協定。

通過這起糾紛的調解,我體會到要想取得調解成功,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一、當事人病情好轉,損害不大,對醫院積怨不深的案件比較容易調解,比較容易進行溝通、協商,最終達成協定。

筆者曾經調解成功的另一案件,當事人告訴我,事故發生後,當時醫生很內疚,經常去看他,有時一個晚上看他幾次,很關心他,並儘量減輕病情,最終當事人花了些錢,但病情好轉,所以,事情發生後醫院要盡最大能力讓病人康復,減輕痛苦,並注重人文關懷,才能使糾紛儘快解決。

二、應當具備專業的醫學和法律的知識、經驗

專業的醫學知識,在分析醫療行為時,容易與醫院溝通,達成共識,專業的法律知識,在分析案情時做到有理有據,在分析責任程度,計算賠償數額方面容易得到雙方認可。當事人非常清楚,如果調解不成,只能通過訴訟解決爭議。運用專業醫學、法律知識分析案情,使當事人充分了解案件存在的法律問題及其法律依據,並了解調解不成將獲得的裁判結果。在本案中,我告知陳女士,法院裁判的法律依據,並將其中的賠償項目及賠償標準逐一給她解釋。陳女士聽了解釋後很快就表示認可。

三、深入分析案情是促成調解成功的有效途徑

調解的本意就是化解雙方存在的分歧,分歧產生的原因是雙方對事件的認知不一致。要想化解糾紛,平衡雙方的分歧,應當深入分析案情,找到雙方認知不一致的爭議點,然後再根據爭議點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

 

四、合法、合理的賠償項目、數額容易達成雙方一致認可,最後調解成功。

 

醫療糾紛總結

醫療糾紛是由患者及醫務人員多方面願意產生的,作為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也應該持有正常的心態,多做批評和自我批評。在醫療活動中要積極創造良好文化環境,為患者提供優美的就醫環境,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從社會客觀因素上儘量減少糾紛的發生;更應該從既往發生的醫療糾紛中汲取經驗教訓,積極改善自己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還應提高醫療質量避免醫療糾紛的產生,因此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起碼標準,所以醫院應該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活動,文明行醫,養成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病人建立親人般的醫患關係,擺脫“醫家至上,病家求治”的傳統觀念,在診療活動中尊重患者的意願,向患者履行告知義務,使患者及時了解有關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對疾病診治的相應權利,減少由於病人對醫療行為不理解而引發的糾紛。

⑶醫務人員應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

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操作規範、常規是醫學實踐長期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是評判醫療護理工作是否存在過失的準則。因此,醫院應該把建立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和加強對醫務人員診療技術操作規範的培訓,作為院、科兩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糾,使醫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2 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係。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醫院應該健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狠抓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三級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於未然,很抓“三基、三嚴”的培訓,才能確保醫療糾紛不發生或少發生。

3 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後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後,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鑒於病歷在醫療及法律諸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醫院應成立病歷質量管理委員會,提高醫務人員應對病歷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法律地位的認識,加強對醫護人員書寫病歷基本功的訓練,提高病曆書寫質量,確保病歷的客觀、真實、完整。其次,要對病歷質量實行層層負責,嚴格執行三級查房制,主治醫師把關修改,科主任、醫務處、病歷管理委員會定期檢查,杜絕有缺陷的病歷歸檔。這些措施將無疑對防範醫療糾紛的發生起到初步把關的作用,也對日後可那能發生的醫療糾紛提供抗辯證據。應當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切忌自作聰明,為掩蓋有過失或有缺陷的醫療行為而違背客觀事實塗抹、篡改病歷資料,否則,很可能會要承擔更加嚴重的法律責任。法院僅憑這一點就可判定醫方敗訴。

4 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醫療以外的安全問題在近幾年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請假或自行外出的患者在院外出現意外;患者在醫院內的摔傷、燙傷、自殺;精神病人在院內傷人、或外逃傷人等,依據國家的法律,醫院雖對患者沒有監護責任,但應負有監管責任,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證明醫院完全沒有過錯。所以,重視和防止醫療以外的其他因素引發的意外情況的發生,是新時期給醫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醫院各部門應協調一致,通力合作,制定和建全各項醫療以外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對在院病人的管理,堅持各種“告知、協定”制度,做好入院須知教育,並應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不僅要滿足病人必須的醫療服務,還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其他合理要求,把非醫療因素。

 

醫療糾紛總結

全市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機制於 年 月份啟動運行,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醫患糾紛調解工作的要求,我局認真履行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法定職責,與市衛生部門加強協作,共同對全市近年來醫患糾紛發生數量、類型、醫患糾紛的成因及社會影響進行認真調研,並赴 、 市六合區學習考察當地醫患糾紛調解工作經驗。今年 月中旬著手組建市醫患糾紛調委會,同時我局與衛生局共同草擬了《 市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實施意見》和《 市醫患糾紛調解處置暫行辦法》,組織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專業人員座談徵求意見,幾經修改,於 月14日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以天政〔 〕44號檔案印發全市。市醫患糾紛調委會成立以來,在短暫的時間內已成功調處3起醫患糾紛,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在實踐中探索我市醫患糾紛解決的新途徑。

一、市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組織籌建、運行基本情況

加強部門協作,搭建工作平台。

1、搭建醫患糾紛調解運行平台。今年 月中旬,市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聘任三名專職調解員和一名調解員助理。同月,我局會同市衛生局商定市醫患糾紛調委會組成人員,報市人民調解委員會批准。市矛盾糾紛調處中心三名專職調解員參加市醫患糾紛調委會,負責全市醫患糾紛個案的受理和調解工作。與此同時,在市衛生局支持下,組建市醫患糾紛調解工作聯絡員隊伍,在市衛生局和38家醫療機構內確定42名醫患糾紛調解工作聯絡員,以加強調委會與醫療機構間的聯繫互動。在醫患糾紛發生第一時間,聯絡員與醫患糾紛調委會聯繫,調解員及時趕到現場,主動介入,在調處階段,聯絡員積極配合調委會開展工作,促進醫方、患方、調解組織三方間的溝通交流。

2、搭建醫患糾紛責任分析論證專業支撐平台。為適應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專業性要求,選擇82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藥、病理、護理等專業人士組成市醫患糾紛責任認定醫學專家庫,在發生重大、複雜醫患糾紛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聘請3—5名醫學專家組成醫療責任分析論證小組,提出責任論定意見,供調解員參考,增強人民調解化解醫患糾紛的專業信服力。

3、搭建醫患糾紛調解的陣地平台。依託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設定醫患糾紛調委會辦公場所,投入了3萬元在司法局院內租賃了辦公用房,進行裝修,購置辦公桌椅、檔案櫃、安裝了電話、電腦、空調等辦公設施,按照規範化調委會“五有六統一”的標準配置軟硬體設施,各項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上牆公開,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規定醫患糾紛一律離開醫療機構場所,統一到調委會進行調解。

建章立制,配強隊伍。

1、組建專業調解隊伍。鑒於醫患糾紛專業性強的特殊性,在人員構成上充分兼顧了懂法和懂醫兩方面因素。目前,市醫患糾紛調委會設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員9人,由市司法行政、衛生、公安部門分管領導和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及醫學、法學方面專業人士、專職調解員共十一人組成。市調委會聘任3名長期從事法律工作,具有豐富的基層及民眾工作經驗的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同志但任專職調解員,具體負責醫患糾紛的調解工作,另聘任1名法律專業,能熟練操作電腦的調解員助理協助開展工作,形成“專業互補、技能互助”的調解團隊。

2、建立工作制度。為提升醫患糾紛調解的規範性和公信力,局基層工作管理股指導制定了調解範圍、調解原則、調解紀律及醫患糾紛調委會工作職責與工作流程。建立了工作例會、接待登記、糾紛受理登記、調解指派、調查取證、調解工作程式、調解協定製作、協定履行和回訪等制度。根據調解文書規範格式印製了《醫患糾紛人民調解接待登記表》、《調解申請書》、《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糾紛受理調解通知書》、《提供材料告知書》、《送達回證》等文書,建立了各類接待、受理、登記台帳,使醫患糾紛調解工作有章可循,促進工作規範開展。

3、健全工作機制。建立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定期學習培訓、重大醫患糾紛集體會商、疑難糾紛聘請專家分析評估、過激糾紛請示報告協調等多項業務制度,並與市衛生局進行工作研討,不斷提高隊伍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質。同時醫患糾紛調委會工作經費全部納入市財政預算,保證了醫患糾紛調委會獨立和公正的開展調解工作。

快速高效,開展工作。

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成立後,相繼受理3起醫患糾紛調處申請,醫患糾紛調委會通過認真細緻的工作全部調解成功,醫、患雙方對調處結果均表示滿意。在醫患糾紛調解具體工作中做到:

一是熱情接待、耐心疏導。4名專職調解工作人員以對醫院和患者雙重負責的責任感,對前來諮詢、申請調解的患者及家屬熱情接待,在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作好談話記錄同時耐心疏導,使患者及家屬放下思想包袱和顧慮,自願接受調委會的調解。

二是認真分析、多方溝通。認真仔細的傾聽、審閱前來申請調解的患方陳述及提供的資料,同時走訪醫院,調取病例,聽取院方代表的情況說明,組織做好糾紛受理、證據保存、調查取證等工作,對醫患糾紛的產生過程及細節、矛盾焦點產生的因果關係,進行認真分析,依據證據材料和法律法規,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與患方、院方進行溝通,做好組織醫患雙方有效調解的前期準備工作。

三是真情調解,簽定協定。調處過程中,醫患糾紛調委會的調解員作為第三方,秉持客觀公正原則,從法理、情理的角度向患方、院方雙方進行耐心細緻地分析,增進雙方相互理解,互諒互讓,促進雙方達成共識,簽定調解協定書並及時履行。

二、我市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照搬照用,作為人民調解的指導部門,結合前期的籌備、建設及近期的運行情況,我們認為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還需在以下方面完善和加強。

需進一步加強醫患糾紛協作機制建設,實現部門聯動。醫患糾紛發生後,當事人情緒激動,容易激化為群體性事件和“民轉刑”案件,應建立並全面落實多部門協作制度,保障醫患糾紛調解工作成效。

1、建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與衛生行政部門及醫療機構間的協作制度,定期通報調解信息,加強醫患糾紛預防工作。發生重大醫患糾紛,兩部門間要迅速派員指導協調,及時化解處置。

2、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處不可能包攬全部醫患糾紛的處理,要加強人民調解與和行政調解、法院訴訟的銜接配合,形成多元化的醫患糾紛解決機制。對一些糾紛複雜、賠償數額較大的醫患糾紛,在雙方達成調解協定以後,及時到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強化人民調解協定的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給予配合支持。

3、建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與法律服務配合制度,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優勢,將調解與普法宣傳、法律諮詢服務、法律援助和公證等工作緊密結合,加強宣傳和疏導,使簡單的醫患糾紛“未調先解”,對重大疑難醫患糾紛案件,發揮各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資源優勢,配合專職調解員開展攻堅調解。

需進一步加大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宣傳,提升民眾知曉度。建議在醫療機構內開展針對患者及其親屬的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宣傳,使患方了解人民調解,最大限度地將醫患糾紛引入人民調解化解渠道。通過報刊、電視、網路宣傳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處的優勢和便利,對採取“醫鬧”方式無理索賠的堅決予以遏制打擊,提高民眾對第三方調處醫患糾紛的認可度,提升社會影響力,使民眾在發生醫患糾紛時理性選擇解決方式。

需加快落實醫療機構醫療責任保險,分擔醫療風險責任。要根據 省衛生廳、司法廳、保監會的檔案要求,醫療機構宜針對自身情況,積極探索建立醫療責任保險或聯合組建醫療事故賠償基金,由保險公司或基金會直接承擔醫患糾紛賠償責任。這既可提高患方對醫患糾紛調委會的信任度,又可增強醫方的抗風險能力。外地經驗表明,這是處理醫患糾紛行之有效的舉措。與此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對醫患糾紛中醫方確無過錯和責任,而患方又有重大損失且經濟十分困難、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宜適度安排資金,酌情救助,讓患方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減少對立。

需完善重大醫患糾紛應急處理機制,嚴厲打擊借醫患糾紛滋事現象。公安機關應針對醫患糾紛引發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的頻率、表現方式、規模和激烈程度等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公安機關要依法採取相應措施,及時果斷處置,維護現場秩序,杜絕“小鬧小賠、大鬧大賠”現象的出現。

建議醫療機構健全醫患糾紛預防機制,防患於未然。

1、完善制度,強化管理,規範醫務人員行為,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經常排查整改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從人員、設施、器械、藥品等方面堵塞漏洞,提高醫療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事故和工作失誤,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2、醫療機構對醫療過程中發生的事故或非正常死亡的個案,及時掌握情況,分析原因和責任,依據法規、情勢,採取應對措施,掌握處理糾紛的主動權。

3、加強醫學科普知識宣傳,廣泛宣傳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風險性,引導民眾理性對待可能發生的醫療風險和醫療損害糾紛,營造有利於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輿論氛圍。

 

需進一步加強醫患糾紛調委會公信力建設,提高工作實效。醫患糾紛調解必須以醫患雙方自願申請調解為前提。調解員既不是患者的代理人,也不是醫方的辯護人,而是站在第三方立場秉持客觀公正原則依法調解。但在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實踐中,調解員會產生“出力不討好”的顧慮:即醫方認為調委會“拿別人腳板底挑刺”,患方顧慮調委會替醫院說話”。因此需進一步加強調處工作公信力建設,使醫患糾紛調處工作從實體和程式方面均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善始善終處理好每件糾紛,取得醫患雙方的信任,提高糾紛調處工作實效。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醫療糾紛總結@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