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知識 > 活動方案

大班半日活動方案


一、晨間來園

1、幼兒禮貌入園,教師熱情接待。

2、師生間互相問早,和幼兒簡單交談。

二、晨間活動
必煉項目:跳
要求:幼兒練習雙腳跳過小房子,發展跳躍能力。

三、晨間談話

引導幼兒小組討論:

1、我們還有幾天就要離開幼稚園了?心裡有什麼感覺?

2、你對幼稚園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3、剩下幾天,我們可以做哪些事給幼稚園留下美好的紀念?

四、早操

要求:幼兒做操時情緒愉快,動作合拍、有力。

五、喝開水、盥洗

提醒幼兒多喝水,以免上火。

提醒幼兒參加各種活動後要及時洗手。

六、教學活動

10以內數的組成與加減

王海哨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能力。上節課幼兒已經學過了10的分成與加法,對於10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學習10的組成,感知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遞增遞減的規律。

2、初步學習根據分合式列出相應的加減算式。

活動準備:

1 、《小朋友的書》 

2、幼兒每人一張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遊戲「我說幾,你對幾」,複習6以內數的組成

遊戲玩法:教師先說出總數,比如5,然後邊拍手邊說道:「我說1,你對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道:「你說1,我對4」。教師繼續出題,幼兒回答。

二、學習7的組成練習

1、幼兒每人一張圓點操作紙,將每排的圓點用筆劃分為兩部分,每一排的分法都要不一樣。每分一次,都要將結果記錄在右邊的分合式里。

2、幼兒相互交流結果,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教師做相應的記錄。然後,引導幼兒數一數,7一共有幾個分合式,這些分合式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在感知互換的關係時,教師可以將兩個分合式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幫助幼兒感知。

3、教師總結:分合式的兩個部分數交換位置,它的總數是不變的。

4、幼兒檢查自己是否將7的分合式全都寫出來。如果沒有,少了哪一個,把它填補上去。

5、大家一起念一念7的分合式。

三、學習根據分合式列7的加減算式

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根據7的分合式可以得出哪幾道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從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來思考。如:7可以分成1和6,幼兒思考列出1+6=7;7-1=6,兵說出為什麼。

2、教師在引導幼兒列出算式的同時還要幫助幼兒理解算式,可以藉助操作紙上的圓點來幫助幼兒理解。

3、教師總結:7是總數,1和6是部分數,兩個部分數1和6相加就等於總數7,而總數7減去一部分1,等於另一部分數6.

4、幼兒在7的所有分合式旁邊寫出相應的加減算式。

5、大家一起交流檢查:根據7的分合式得出了哪些加減算式,一起來念一念。

四、使用《幼兒用書》第八頁「組成練習」,指導幼兒列出分合式。

教學反思:

科學《10以內數的分成與加減算式》這一教學內容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孩子的課堂表現、能力反饋,我認為10以內加減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學懂、學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我收穫良多,具體反思如下:

一、實物操作,獲得加減經驗、理解加減內涵。

孩子獲取、理解抽象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靠說和動手操作。所以幼兒初學加減算式時,我注意投放多種不同的材料,以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讓孩子在反覆的操作和交流中,學習、掌握加減算式的方法。

二、形象教學,創設有趣情景、調動學習興趣。

幼兒思維具體形象,對新奇有趣的事物感興趣,我就藉助生動的故事情節,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結合色彩鮮艷的背景和逼真的圖像演示,教幼兒加減算式。

三、表象教學,思維由具體向抽象過渡。

這是加減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表象教學可幫助幼兒的思維由具體向抽象過渡。我在教5、6的加減內容時,由意識地刪去故事情景和教學情景,只提供一些有代表意義的簡單符號來幫助教學。

四、組成推理,發展抽象思維。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幼兒對加減的含義已有了基本的認識,完全可以擺脫具體的形象,利用抽象數字進行學習。在教8的加減時,我就讓幼兒根據組成來推斷出其加減內容,這樣幼兒的思維又推進了一步。

五、關係交換,提高運算能力。

《10以內數加減》學習後期,我從發展幼兒的思維出發,有意識地讓幼兒尋找和發現運算的邏輯關係:如:加法的「變換關係」,即加數和被加數交換位置,其得數是不變的;加減的「逆反關係」,即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這些關係,有利於幼兒舉一反三,提高運算能力。應該注意的是,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將數量關係灌輸給幼兒,而應引導幼兒發現關係,套用數量關係解決問題。

總之,我在進行加減教學時,注意通過循環漸進的方式安排教學活動,來保持幼兒對加減學習的興趣,讓幼兒掌握加減運算的方法和技巧,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銳性。

七、區域活動

1、合作天地: 利用大型積木讓幼兒憑想像搭建「未來國小」提醒幼兒學校里應有各種場所,如:教學樓、餐廳、體育館等。

2.「蠟筆屋」:利用廢舊材料製作小禮物,給幼稚園留作紀念。主要讓幼兒利用廢舊材料製作作品,如小紙盒人,小汽車等,讓幼兒學會多動腦筋。

5.奇妙的數:能利用廢品製作的教玩具——套手指、沙漏等玩具進行加減法的練習。

6.開心一課:情景表演「國小校」。

八、教學活動

藝術《我看見的國小》

設計意圖:

幼稚園大班的最後一學期是幼兒邁向國小的里程碑。再過幾個月,他們將離開開心、難忘的幼稚園,升入國小。為了使他們充滿自信地走進國小、儘快融入和適應國小的生活、學習環境,我們組織開展了「我要上學了」主題活動。在這主題活動里老師需要適時適宜地為幼兒創設環境,給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為他們入國小做好良好的心理準備。

活動目標: 

1、用繪畫的形式有選擇地表現國小的特徵,合理布局畫面。

2、加深對國小的印象及入學的嚮往。 

活動準備:

1、已參觀過小學生上課、已參觀過國小的照片。

2、布置好「我看見的國小」專欄標題,用於展示幼兒的作品。 

活動過程: 

1、國小什麼樣 

我們去哪所國小參觀過了?那兒是什麼樣的?

幼兒回憶國小的主要場所及布局。

2、我看見的國小

國小都有哪些地方?在這些地方你們分別看到了什麼?

你想畫國小的什麼地方?那裡有什麼人在做什麼?你想怎麼樣畫在畫紙上?

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繪畫的內容及布局。

3、我來畫國小

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在畫面上表現出國小和小學生的特徵。

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繪畫內容。

4、畫展

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將作品貼上在「我看見的國小」專欄里。

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美術活動《我看見的國小》是主題《走近國小》中的一個教學內容。活動中主要是要讓幼兒了解國小的特點,知道國小與幼稚園的區別,同時能畫出國小,對國小的生活充滿嚮往。為了讓幼兒更加了解國小校園的不同,我們還組織幼兒進行了參觀國小的一個活動,讓幼兒更加形象地了解國小。那麼在美術活動中畫一畫國小,對幼兒來說應該是比較簡單了。

由於幼兒參觀過國小,所以在活動一開始我就和全體小朋友一起利用照片的形式回顧了國小,通過各種提問,讓幼兒知道國小的布局。本次的美術活動是讓幼兒自己創作,所以在活動中我沒有示範畫,簡單的談話引題後我就拿出白紙,讓幼兒自由作畫。可是幼兒作畫的同時我卻發現,有一部分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完全沒有自己的想像與創作,而是模仿其他幼兒的畫。或許真實的照片讓幼兒有種無從入手的感覺,而且在畫面布局上還有些欠缺。這裡老師可以多找一些從各個角度看學校的畫,以起到提示的作用,讓幼兒發揮更多的想像力去創造畫面。

九、午餐

1、餐前教育:介紹食譜,引起幼兒食慾。

提醒幼兒進餐時的正確坐姿。

提醒幼兒進餐時不要把飯粒掉到桌子上。
2、餐前活動:玩手指遊戲,念兒歌。
3、進 餐:幼兒安靜進餐,主動添飯。

4、餐後活動:幼兒有序的在園內散步,觀察春天景象

十、午睡

1、 幼兒將衣物脫下擺放整齊。
2、安靜入睡,保持良好睡姿。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大班半日活動方案@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