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積極的故事

古代積極的故事有很多,以下為幾個例子:

1. 管仲改過:齊桓公問管仲:「治國最要緊的是什麼?」管仲說:「莫過於置信。」信,就是說話算數。齊桓公當時就表示:「君無戲言。」即領導不要輕易許諾,一旦說了,就要兌現。管仲又進一步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是積極面對錯誤的做法。

2. 趙匡胤教子:趙匡胤兒子趙德芳虛心向趙匡胤的老師求教。老師不直接回答他,而是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瞎子背著一個聾子過河,瞎子對聾子說得很慢,聾子聽得見但看不懂手勢。聽完故事後,趙德芳恍然大悟。

3. 霍去病無畏:大漢抗擊匈奴名將霍去病一次大戰獲勝之後,匈奴人逃跑時遺棄了大量輜重和畜群,其他軍士紛紛奔涌而去搶奪物資牲畜。唯有霍去病的人馬沒有絲毫貪念,霍去病對手下說:「匈奴單於倚仗著他們的武力前來示威求和,這正是漢軍勇士報效國家效命疆場的時候。如果他們能把逃亡回來的百姓也帶走的話,這便是給漢軍展示實力並展現我漢軍退走的路線。讓他們能迅速退回到我軍原來的營地重新組織。」 這便是積極負責,善於借題發揮。

這些故事展示了古人對於積極、誠實、負責和尊重他人的態度和行為。在當今社會,這些故事仍然具有積極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以上就是【古代積極的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