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故事

沐猴而冠,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比喻人外觀漂亮,但內在素質不足,根據故事內容,可以得出成語原指獼猴戴帽子很可笑。現用來諷刺徒有虛名而無實幹的人。也用來譏笑人舉止不端、儀表不美。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驍勇善戰的項羽攻入鹹陽,擄掠了秦宮的珠寶美人。他志得意滿,要在這個新天地里稱王稱霸。項羽的叔叔項梁為了拍好他,就給他看起了高祖劉邦的畫像,並告訴他要像畫上人那樣儀表堂堂,才能在這個時代樹立威信。項羽聽從了叔父的話,穿上皇帝服裝,戴上黃龍玉璽,在新的時代當起了皇帝。不過他從小就是舞槍弄棒、騎馬打獵長大的,做慣了這些事倒也罷了,可要他坐到龍椅上去擺擺架子,卻實在感到困難。他覺得坐著高高的龍椅很不自在,於是就常走出宮來巡視領地,以顯示自己的威武。這時他又回到了江東根據地。當地的很多青年覺得稱王以後的項羽挺有意思、也夠神氣的。然而一些長輩們卻不這樣想,他們見到項羽身上的一些毛病實在令人失望,稱帝後沒有以往那樣能帶兵打仗了。整天胡作非為和講究穿戴是不會有好下場的,這些長輩們對項羽的前途憂心忡忡。

有一天,項羽又出宮巡視去了。一群烏合之眾跟在他後面學起皇帝來。項羽在前面走得很快,沒有聽到後面的人在學他作威作福的樣子。項羽的叔叔項梁覺得應該給侄子提個醒兒了。於是他也尾隨在後面來到一片樹林裡。突然,項梁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大喝聲:「大王的儀態真是威武極了!可惜呀!你跟那些沒長出毛的小猴子一樣……」接著一陣大笑傳來。原來跟在後面的那群人覺得稱他為大王不過癮,學著項羽的模樣在那裡演戲玩呢!聽到這一番嘲笑話後,項梁非常惱怒地回頭找肇事者。原來這個扮演小猴子的傢伙是泗水亭的一個亭友,姓黥名布字心廣,平時愛開玩笑說笑話的一個人。由於他和項羽交過手較量過一回而成了好朋友。聽了這個人的大呼小叫後,知道他是在跟自己開玩笑並沒有惡意,就忍氣吞聲地笑著原諒了他。

事後又覺得剛才的話說得不妥當。自己這身皇帝服裝被那些不懂事的人戲弄成小猴子一般可笑。多丟人啊!一定要想辦法給那些小猴子點厲害瞧瞧才是!後來終於讓項梁找到機會了!這時在趙都邯鄲有一股起義軍不斷壯大發展著並打出了取代秦朝的名義。由於主將陳余慫恿張耳帶頭起義而推舉陳余做了魏相國的大名冊(見《資治通鑑》)。沛公劉邦感到非常不滿(此時正在攻打西楚國都彭城),就派人給黥布寫信說:「天下豪傑並起而爭帝王之時,事情變幻無常啊!現在聽說陳王已經死了(實際上是被秦將章邯所殺),而陳余自立為趙王;張耳在北邊稱王了;又聽說漢王已入武關而向北攻打趙國了!我打算親自率領軍隊攻打邯鄲去消滅陳余這個反叛作亂的傢伙!你如能發兵來邯鄲會師一處共同誅滅暴秦勢力的話,誰勝誰敗尚難預料啊!」黥布接到這封書信後認為沛公劉邦是個有志於天下的大人物,就派了使者帶著軍隊去會師攻秦去了。

後來項梁由於放縱沛公劉邦逃走而自己被秦將章邯所殺;黥布卻因立了大功而成為諸侯王之一了!而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早被秦軍所殺滅無遺了!成語故事中演小猴子的黥布因為得到張耳的推薦舉薦而被重用,這不能不說是個意外之喜啊!後來還當上了長沙王呢!成語「沐猴而冠」中就引用了這個故事內容。「沐猴而冠」的意思就是比喻人外觀漂亮,但內在素質不足。「沐猴」也就是「沐猴而冠」的本意指獼猴戴帽子很可笑。「冠」在這裡作動詞用指戴上帽子或加冠帽。「猴子戴帽子本來很可笑的事是不值得提倡的

以上就是【沐猴而冠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