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我不一樣的青春
一提到青春,眼前總會出現一個生動的畫面:一群快樂的大孩子,天真爛漫,笑靨如花。他們的人在哪裡,歡聲笑語就會出現在哪裡,哪裡的氛圍就會跟著他們而發生變化。他們的朝氣活力,他們的無所畏懼,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年輕真好!”這一聲感嘆里蘊含著多少對他們青春年華的羨慕和對自己流年老去的無奈與嘆息。
我也曾有過這樣一個飛揚的青春,而我的青春卻又有些不一樣。
那是一個物質生活十分憒乏的年代,而嚴重憒乏的物質生活,也極大程度的限制和影響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值得慶幸的是,在我還穿著姐姐穿小的打著補丁的舊衣服的時候,我的胸前就多了一枚閃閃發光的團徽。那時候,我讀初三。
時任我所在林場團支部書記的孟傑,是一個很有文采的年輕幹部,他經常組織一些年輕人,也包括像我這樣的在校生,開展各種活動。沒有擴音器,沒有音響,也沒有獎品,甚至沒有一間像樣的活動室。我們有時會借用林場的會議室、電影放映室和學校的教室,甚至是在孟書記的家裡來開展各種活動。有時大家扒在土炕上,就著一盞煤油燈寫發言稿,寫會議標語。當然,這些技術含量高一些的活兒大多數都出自孟書記之手。我們唱歌、吹口琴、朗誦詩歌,熱情卻十分高漲。在孟書記的帶領下,團支部成了我們大家心中的寄託,它讓我們有了家一樣的感覺。
每年的森林防火期,我們都會拿著自己做成的小彩旗,在大風天裡走街串巷,齊聲喊著口號,提醒人們要防患於未然。
有時,我們也會趕在某一個節日裡,手擎一面大旗,浩浩蕩蕩的來到山角下,在半山坡或草地上、樹枝裂口處,找一張張事先藏在裡面的紙條。這種遊戲叫“找寶”。所說的“寶”,就是紙條上寫著的“橡皮、格尺、田字格本”之類的學生用具。找到紙條的人,可以憑藉上面的物件,跟活動的組織者對換實物。
後來,我們還去過林場幾個“五保戶”的家,幫助他們擦玻璃、掃院子、劈柴、挑水。我記得有一個小腳的於奶奶,總是熱情的端出那個時候十分罕見的帶皮的花生給我們吃——那可是我們平時見都見不到的最好的零食了。
在這樣一次次的活動中,我們慢慢懂得了:我們是共青團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也漸漸懂得了,在我們的肩頭,有著一份無法推卸的責任。就在那時,一個個美好的憧憬和願望,在我們的心中滋長,漸次生根。同時,這美好的憧憬和願望,又幻化成和催生出一個理想,它讓我們在需要努力奮鬥的年華里有了方向。
從此,我的青春充實而豐盈,雖清苦卻瀰漫著別樣的芳香。
我的青春,因為有了理想做翅膀,才讓我得以在廣闊的天地間自由的飛翔。我的青春是一首詩,雋永而青澀。也是一首歌,激越而嘹亮。更是一幅畫卷,色彩繽紛,卻詩意流淌。
每當看到現在青春飛揚的大孩子們,總會想起我曾經逝去的青春,跟他們相比,我可能比他們更早一些懂得了擔當,但是他們的學識以及對現代高端技術的套用,卻是我們所不能及的。正是像他們這樣一群蓬勃著的力量,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他們的青春正在燃燒,他們是我們未來真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