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 農村農業工作總結

農村社會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工作總結


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是黨的xx大提出的明確要求。造就一支結構合理、貭素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情勢下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和重要課題。濰坊市是省委組織部確定的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和試點市,為深入把握全市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規律,我們組織專門力量,對加強全市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作了調查和分析。
一、基本現狀、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農村社會工作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貭素和一定的社會專業知識或技能,直接從事農村社會服務與管理、社會工作教育和研究等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做出積極貢獻的人員。
基本情況。根據調查和統計分析,濰坊市農村社會工作人才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市、縣、鄉三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從事農村社會工作的人才,其報酬全部由政府財政承擔。全市共有4587人,其中市級115人,縣級1756人,鄉鎮2276人。二是在政府購買服務領域中從事農村社會工作的人才,其報酬主要由政府財政承擔。主要集中在鄉鎮養老院,總數為435人。三是從事村級農村社會工作的有關人才,其報酬由財政轉移支付和村集體承擔。主要是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總數為13865人。四是從事農村社會工作的一些行業組織、協會、研究會、合作社的負責人,其報酬主要靠自我發展,自籌解決。各類組織負責人大多由鄉鎮職能部門人員和村支書、村主任擔任。
主要做法。突出做到「五抓」:一抓平台搭建。因地製宜,與農村綜合改革銜接配套,在鄉鎮成立了社會事務專門機構的基礎上,通過建立農村社區、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建立慈善救助超市等方式,增加社會工作元素、搭建工作平台。諸城市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的原則,以服務半徑2公裏、涵蓋5個村的1000戶到XX戶為基準,設立了農村社區服務中心,中心下設醫療衛生、社區警務、災害應急、社區環衛、文化體育、計畫生育、社會保障、社區志願者等八個服務站室和一個綜合服務大廳,為農村社會工作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舞台。二抓崗位設定。按照市直部門「垂直一條線設定」、農村「格線狀劃分區域、橫向全面設定」的辦法,不斷加大農村社會工作崗位開發和設定力度。如,民政領域主要設定老年服務、殘疾人服務、兒童家庭寄養等崗位;諸城市通過分流選派、學生委派、社會競聘等方式,選聘了567名農村社會工作人才充實到農村社區,提供社會服務。三抓教育培訓。以「提高專業理念、提供專業服務」為重點,強化專業技能和知識培訓。壽光市積極實施「崗位貭素提升工程」和全員培訓計畫,目前舉辦各類培訓班8期,培訓農村社會工作人才620人次。四抓綜合開發。發揮市場配置主體作用,進一步豐富完善包村寄宿、包村扶貧等有益做法,大力實施「三支一扶」計畫和「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構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協同機製。市裏還成立了社工聯盟、濰坊義工、鳶都義工等公益性組織,形成了「社工引領、義工輔助」的良好局面。五抓激勵評價。市裏組織800多人報名參加全國首次社工資格考試,壽光市製定出台了《優秀社會工作人才選拔管理暫行辦法》,評選表彰了20名業績突出、影響力大、公認度高的社會工作人才。
初步成效。一是促進了公共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通過部門職能下沉,近距離提供有效社會服務,使社會工作成果逐步向農村基層和社會公共服務薄弱環節轉移,統籌了城鄉發展、區域發展,推進了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二是促進了社會工作人才價值實現。變原先浮在面上抓管理為走村入戶送服務,建立起了聯系民眾、服務民眾的新機製,促進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三是解決了農村熱點問題。通過提供農村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有效解決了農民民眾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利益問題,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四是拉近了黨群幹群關系。農村社會工作人員在零距離、面對面為民服務過程中,改進了工作作風,拉近了幹群距離,提高了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準。五是加快了鄉村文明進程。在為農民民眾提供快捷高效服務的同時,有力推動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營造了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促進了農村社會文明進步。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濰坊是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三農」基礎較好,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起步較早且富有成效。但隨著情勢發展變化,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社會認同度不高。有的地方不能正確看待建設新農村、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和加強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辯證關系,存在著「重經濟人才,輕社工人才」的思想;有的職能部門開展社會工作缺乏熱情,工作方式方法比較落後,尚未擺脫傳統的、行政的模式,僅僅把社會工作定位於樂善好施、扶危濟貧,沒有將其與開發人的潛能、維護人的尊嚴結合起來,更沒有作為提高社會整體質量的有效環節。同時,社會普遍認知程度較低,對社會工作人才內涵、外延和作用還不夠了解。
2、人才總量不充足,面上工作不平衡。據初步統計分析,目前全市平均1個農村社會工作人員要為55名重點對象提供服務,工作面廣量大。同時,由於機構設定不平衡,加之各類民間服務組織發展相對滯後,導致社會服務工作的力度、廣度存在欠缺。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一是社會工作待遇低、升遷機會少,導致優秀人才選不進、留不住。二是崗位設定不明確。特別對鄉村負有權益保障、社會救助的單位,大都沒有設立明確的崗位,缺乏統一認定和具體標準。三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在社會事務管理中,政府還不同程度存在「統管一切」現象,直接削弱了社會工作職能發揮,也製約了民間組織的培育、發展和完善。
3、人員貭素不適應,服務能力有欠缺。據統計,目前農村社會工作人員年齡結構45歲以上的佔60.3%,學歷在高中以下的佔47.7%,大部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社會工作培訓。此外,思想觀念、工作方法也較為落後,無法有效應對和解決新的、復雜的社會問題。出現這種現象,一是社工職業資格考試剛剛起步,農村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水準低。二是住濰高校均沒有社會工作專業設定和教學課程,專業教育力量薄弱。三是業務培訓力度不夠。目前農村社會工作人才大都未接受過專門的、系統的培訓,隻能憑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民眾威信開展工作。
4、保障措施不落實,作用發揮不明顯。一是工資待遇與工作任務失衡。農村社會工作人才工作在農村基層一線,其工資待遇低、難落實的現象依然存在。二是有心辦事而「錢」不足的尷尬。由於財政轉移支付有限,農村經濟發展緩慢,難以提供強有力的經費支持和物質保障。三是獎懲與考核相脫鉤。績效考核機製不健全,獎懲不分明,導致部分農村社會工作人才責任心不強,榮譽感欠缺,直接影響了隊伍的穩定性和積極性。
5、工作機製不完善,合力作用沒形成。從外部環境看,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有關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從內部環境看,人才的選拔、評價、使用機製沒有建立健全。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一方面,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尚未真正融入「大人才」工作格局,沒有真正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另一方面,各類農村社會工作機構都在行政管理的大架構下,自成體系,各自為戰,缺乏統一領導、相互配合和密切協作。
三、工作對策和建議
全面加強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在組織領導上給予重視、優惠政策上給予傾斜、物質條件上給予保障,按照專業化、職業化、製度化、法製化的要求,全面加強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製。把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各級黨委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納入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的重要方面。進一步明確市、縣、鄉、村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要成立社會工作專門機構,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實現有專門機構抓、專門人員管。同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明確政府和社會組織「舵手」和「劃槳」的關系,政府要在著力指導、製定規範、督促檢查上下功夫,推動社會工作和政府工作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建立健全社會聯動機製。堅持與農村綜合改革銜接配套,在鄉鎮成立綜合性社會服務機構,具體負責在地社會工作。對鄉村養老院,要積極探索國家、集體、個人、合資合夥等多種形式並存的發展格局;探索建立鄉村兩級慈善超市,著力幫扶農村弱勢群體。借鏡國際先進經驗和成功模式,大力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對自發形成的一些專業協會、合作經濟組織等,要加強正確引導,著力進行鞏固完善和提高;對農村社會法製、養老保障、留守兒童管理和婦女權益維護等,可通過成立民間組織或建立各類基金,健全農村社會工作長效機製。同時,註重發揮村民議事會、民主理財小組、紅白理事會等組織的作用,為農民民眾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社會服務。
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製。要強化輿論宣傳,註重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深入宣傳農村社會工作基本知識,宣傳農村社會人才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宣傳農村社會工作組織和個人的先進事跡。重點培養和發展一批「精英社工」,發揮他們的標桿、拉動、輻射作用。探索設立農村「社工日」,如關懷留守兒童日、婦女權益保障日、關懷孤寡老人日等,營造濃厚社會氛圍。要引導公眾參與,鼓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結合自身特長、興趣愛好加入義工隊伍。通過對口共建、「雙結對」等形式,定期開展農村社會工作。通過成立愛心組織、設立「愛心基金」、 發展農村社會志願者、投資興辦社會公益機構等方式,不斷增加社會工作元素,健全完善社會工作體系。
建立健全選拔使用機製。堅持德才兼備,註重貭素能力、工作實績和民眾公論,真正把那些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且熱衷社會工作的充實選拔到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中來。採取公開招考、市場招聘等形式,廣開引才引智渠道,暢通各類社會工作人才到農村就業創業的「綠色通道」;逐步加大輪崗、交流力度,探索採取職務職級分離等辦法,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綜合開發。突出抓好貭素能力提升,著力提高農村社會工作人才執行政策、服務發展、組織協調、工作創新「四種能力」。
建立健全教育培養機製。一是科學確定學習內容。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和實用技能培訓,根據農村社會工作人才的不同特點和現實需要,本著「缺什麽補什麽」的原則,註重圍繞農村改革發展抓學習,圍繞聯系服務民眾抓學習,圍繞履行社會工作職責抓學習。二是豐富學習教育形式。積極開闢學習教育的新途徑,實施「一人一技」工程、「崗位貭素提高」工程,採取掛職鍛煉、外派交流等形式,培養一批學得快、用得上、養得起的農村社會工作人才。三是落實學習保障措施。按照分級分層分類培訓原則,堅持條條為主、條塊結合,逐步加大對農村社會工作人才培訓的廣度和密度。在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增設社會工作專業,開設社會工作課程,培養專門社會工作人才。學習教育情況,應作為評優選優、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建立健全激勵評價機製。一要推行職業評價。切實貫徹落實人事部、民政部聯合發布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準評價暫行規定》和《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準考試實施辦法》,全面實施社會工作者職業水準評價製度。二要科學設定崗位。各級黨政機關要加快職能轉變,充實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配備社會工作人才。重點圍繞農村殘疾人、五保戶、刑釋解教人員、精神病人、留守兒童管理等領域,科學合理地設定工作崗位。三要堅持激勵引導。要真情關懷、真心愛護、真正重視農村社會工作人才,落實目標責任、政治榮譽、情感關懷、榜樣帶動和物質利益「五位一體」的激勵辦法,政治上,積極吸收農村社會工作人才中的先進分子加入黨組織;在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適當提高農村社會工作人才比例。
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機製。一是完善製度體系。根據農村實際,建立包括職業資格、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從業規範、登記管理、人才選拔等在內的一系列製度,出台崗位開發與設定、人才使用與管理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探索設定合理的薪酬標準,真正體現農村社會工作人才的價值。二是加大經費投入。設立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專款專用,並隨著經濟發展逐年遞增。發揮縣級財政的投入導向作用,形成縣為主體、鄉為帶動的財政投入機製。加大農村轉移支付力度,有效落實社會工作的人才待遇。各級安排的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資金,都應把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重要的投入部分,予以重點保證。三是強化監督約束。製定隊伍建設考核細則,納入全市人才目標責任製考核體系,加強經常性的管理和監督。同時,圍繞強化村務監督,有效落實農民民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群策群力,共同搞好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農村社會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工作總結@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