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演講

美國文化對失敗者的重新詮釋


一提起失敗這兩個字,總讓人感覺痛苦,希望失敗離我們越遠越好。我們渴望成功,渴望勝利,可事實上失敗總是如影相隨,伴隨我們一生,到最後我們不得不接受失敗。當然在我們眼裡,失敗是一個消極的字眼。當失敗來臨的時候,我們變得無比沉重,無法面對當下的生活。我們只能一次次地鼓勵自己:失敗是成功之母,哪怕被打倒一百次,我們也要在一百零一次站起來。站起來的次數永遠比倒下的次數多一次,成功最終屬於我們。

這樣的豪言壯語顯得無比悲壯,可我們知道內心有多麼的失望,甚至是絕望。無數人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倒下了,再也沒有站起來。

而在美國文化中,把遭受失敗的人看成是有想法、有勇氣和能量的人,‘失敗’並不是一個具有消極含義的辭彙。一個成功者是敢於嘗試的人,但嘗試的結果只有兩個:成功與失敗。所以有機會遭受失敗的人一定是有想法的人,成功與失敗只是兩種機率而已,嘗試多了,機會就多了,失敗越多成功必然越多。在嘗試之前我們就知道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我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做了,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我們有勇氣,敢於接受失敗。即使失敗了,我們還能面對,還能站起來,這需要多大的能量啊。因此遭受失敗的人確實是有想法、有勇氣和有能量的人。

所以面對失敗不應該是消極,不應該是沉重,而應該是自我欣賞,自我認可,自我肯定。

我認為失敗指的是某一件事,做某件事失敗了。失敗者指的是不斷地失敗,最終認為自己無法成功,變得自暴自棄的人。所以失敗跟失敗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可以失敗,但我們決不是失敗者。

失敗是成功之母,反省是成功之父,失敗這個母親只有嫁給反省這個父親,才能生下成功這個種子。學會反省吧,我們一定可以從失敗中走出來,奔向最終的勝利。當然失敗是人生的組成部分,必不可少,它對人生的意義跟成功是一樣一樣的。請欣然接受失敗,正如接受成功一樣,我們只是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超越,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美國文化對失敗者的重新詮釋@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