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事跡材料

縣婦幼保健站站長創先爭優典型事跡材料


共產黨員的楷模
,一位在福海縣哈薩克族聚居的地區從醫33年的醫務工作者。在看似纖弱的軀體內,卻有著一顆滾燙善良金子般的心。33年來,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留下了一行行閃光的足跡。
把民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
1971年,江爾·熱哈提高中畢業後分配到阿勒泰地區公安農場醫院做護士工作。一天,鄰居家的產婦肚子痛的厲害,聽到痛苦的呻吟聲,母親慌忙過去照料,緊接著江爾·熱哈提也趕了過去,母親對她說:「她丈夫出差在外,只有我們來照料她了,你守著她不要離開,我去醫院叫大夫。」
那年江爾·熱哈提才18歲,面對著鄰居痛苦難忍的樣子卻束手無策。20分鐘後,當母親帶著醫生趕來時,孩子已窒息死亡。目睹這一場景的江爾·熱哈提難過得幾天幾夜都吃不好飯、睡不著覺。她忘不掉產婦那痛苦的目光和心酸的淚水。她不停地自責,如果自己會接生,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小生命就這樣離去嗎?
入夜,她輾轉反側,想到自己的母親也曾失去兩個孩子,懷上她後,取名江爾·熱哈提,漢語意為忘卻,忘卻過去的痛苦,開始新的生活。她是帶著母親對新生活的向往來到這個世界的,她要給母親帶來希望,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哈薩克婦女帶來希望,給福海縣各民族婦女帶來希望。她下定決心,選擇了助產師這個職業。
不懂漢語又不懂業務的她,從此橫下一條心,不斷地向身邊的人學漢語,向有經驗的同志請教。畢業於南京醫科大學的婦產科大夫張來英接生技術高,對病人態度熱情,是她的入門老師,手把手教她接生技術,她從心底佩服張醫生。見她如此刻苦地學習技術,張醫生熱情地鼓勵她說:「好好學習,你一定能成功。」沒想到第二天她的恩師就因高血壓病突然去世了。她悲痛欲絕,恩師的教誨更加堅定了她當一名優秀助產師為各族姐妹解除病痛的決心。不會打針,就拿著針管在自己身上一遍一遍地練,胳膊扎腫了,腿也扎腫了,父親心疼了:「女兒,你在父親身上扎吧。」她感激地望著父親點點頭,在父親身上練了起來。
她白天忙於學習醫療技術,晚上點著油燈看書學漢語。夏天農場的蚊子又大又多,「三個蚊子一盤菜」之說雖然誇張,但也足以說明當地蚊子的厲害。
看書的時候,蚊子咬得她臉上、身上、手上到處都是疙瘩,她也不在乎。連續的工作學習和熬夜,使她特別疲勞,有時看著看著書就睡著了。為了儘快掌握漢語和護理技術,她就在地上放一盆涼水,眼皮打架時,就把雙腳伸進水盆里,驅趕睡意,接著再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當鄰居第二胎分娩時,她親手為鄰居接生。看到可愛的小寶寶,看著鄰居歡心的笑容,她高興得心花怒放,飛也似地跑回家告訴父母親:「我會接生了,會接生了。」
一年後,她不但能夠用漢語順利地與同事和病人交談,而且還發表了《母嬰同室預防院內感染的控制措施》等多篇論文,獲得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護理操作技能也大大提高,成了當地有名的「接生婆」,不論是哈薩克族還是漢族、回族的孕產婦都願意找她接生。
黨員就是不一樣我也想入黨
1977年深秋,為了搶收,公安農場的領導給醫院分配了割麥子的任務,醫院規定:除了上夜班的人第二天可以不參加勞動外,其餘人員全部下地搶收小麥。
第二天一早,剛值完夜班的王醫生走進了割麥隊伍。江爾·熱哈提走上前去關心地問道:「王醫生,上夜班的人可以不來。」王醫生平靜地對她說:「我和別人不一樣,我是黨員,要起帶頭作用。」說完就投入到緊張的收割中。
聽到這句話,江爾·熱哈提心中湧起一股熱流,萌生起一個念頭:黨員就是不一樣,我要向黨員學習。次日,江爾·熱哈提來到王醫生面前說:「黨員就是不一樣,我也想入黨,行嗎?」
江爾·熱哈提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黨員要起帶頭作用」這句話深深地印進了她的心裡。
1978年江爾·熱哈提調到了福海縣人民醫院助產室工作。當時醫院缺助產師,整個產房只有她一個人撐著,一天24小時,她都必須在產房。即使這樣累,她仍不忘記學習,一有空她就捧著一本《婦產科學》看,不認識的漢字,碰到誰就問誰,有時人家都煩了,可她還是一個勁地追著問,直到問明白為止。
1980年5月的一天,隨著「江爾快來」的焦急呼喊聲,江爾·熱哈提從產房跑到了樓道里,眼前的一幕,讓她吃驚:一位哈薩克族產婦還沒來得及進產房,孩子就落地了,產婦大小便失禁,臉色蒼白,癱倒在地上;孩子口裡堵滿了髒物,呼吸困難,生命危在旦夕。看著這一場景,她顧不得多想,俯下身子口對口地將孩子口中的髒物吸出,接著又進行人工呼吸,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經過7分鐘緊急搶救,「哇」地一聲啼哭,孩子得救了。
「孩子活了,孩子活了!」她驚喜地大聲叫了起來。
孩子的父親和爺爺聽到這一喜信,含著熱淚緊緊拉著江爾·熱哈提的手說:「讓我們怎樣感謝您啊?」
江爾·熱哈提微笑著說:「你們快去看孩子吧,這是我的工作。」
把民眾的滿意當作第一標準
江爾·熱哈提常說:「救死扶傷是醫務人員的天職。」無論面對的病人地位高低,貧窮富有,她都一視同仁,她的眼裡只有生命。只要民眾滿意,她付出多少辛勞也在所不辭。
1991年9月25日凌晨5時,急促的敲門聲把熟睡中的江爾·熱哈提驚醒,從急促的敲門聲中,她已經預感到產房出現了緊急情況。她急忙穿衣下床打開屋門,果然,站在門外的哈薩克族青年沙恆別克告訴她,他愛人在縣人民醫院產房已生出一個孩子,沒想到還有一個在肚子裡,助產師讓他來請江爾·熱哈提速去產房搶救。為了爭取時間挽救生命,江爾·熱哈提決定翻院牆直接進醫院。在沙恆別克的幫助下,她攀上醫院2米多高的院牆又從院牆上跳了下來,她顧不上摔倒在地的疼痛,直奔產房。而院牆這邊的沙恆別克卻怎麼也爬不上院牆,只好沿著院牆跑到醫院大門口,等他跑到產房門口,江爾·熱哈提已為他安全接生出第二個女兒,他上前拉住江爾·熱哈提的手說:「沒摔著你吧,2米多高的牆你一下子就翻了過去,我一個小伙子都翻不上去。」
江爾·熱哈提說,我只知道時間就是生命,當時也不知哪兒來的那麼大的勁,一下子就翻了過去。沙恆別克給自己的雙胞胎女兒取名為沙勒塔娜提、帕拉沙提,漢語意為莊嚴和智慧。現兩個女兒都已14歲,在讀國中。孩子們經常去看江爾·熱哈提,江爾·熱哈提也把她們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
從1978年到1980年,江爾·熱哈提任福海縣人民醫院助產師兩年多時間裡,共接生了1000多個新生嬰兒,平均每天接生2個。現任福海縣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的張麗娟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當時醫院條件極差,沒有電燈,提著煤油燈接生,一天24小時,只要有產婦,江爾·熱哈提就必須在產房,晚上兩張辦公桌當床就睡在產房裡,在那些日子裡,江爾·熱哈提每天幾乎要工作15個小時。現在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已有6名醫護人員,專門接生的就有4人。當初江爾·熱哈提一人幾乎承擔了全縣城鄉產婦的接生,她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從來沒有因為個人護理過失而發生過一起醫療事故。看到一個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和笑容滿面的新媽媽們,江爾·熱哈提再苦再累心裡也像喝了蜜一樣甜。
江爾·熱哈提說:「我永遠屬於我的崗位,我的護理服務能讓各族患者滿意,勝過任何榮譽。」
無私奉獻得民心
在福海縣,熟悉江爾·熱哈提的人都稱讚她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人們尊重她,敬佩她,是因為她為這片土地奉獻了很多。
縣長木哈提·別克深情地對記者說:「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江爾·熱哈提正是用她對人民民眾的真誠奉獻贏得了各族民眾的信賴和讚譽。」
孩子們稱她「臍帶媽媽」
1984年10月,江爾·熱哈提實現了她多年的願望,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她發誓要當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為黨旗增輝。「身著了白衣,就要把患者純潔的生命和寶貴的健康捧在手心,放在心尖。」江爾·熱哈提把這句話奉為座右銘。她心中裝著患者、產婦、嬰兒,在1978年至1987年間,作為醫院助產師的她接診了多少危重病人,接生了多少新生兒,她早已記不清了,而許多當年的孕產婦和她們的孩子卻都清晰地記著她,無論在醫院,還是在街上,都有很多已長大成人的孩子親切地叫她「臍帶」媽媽。
福海縣公安農場退休職工白淑蘭的3個子女都是江爾·熱哈提步行5公里多趕到家裡接生的,每次都是看到母子平安後她才拖著疲憊的身子離去。
1991年白淑蘭的二女兒分娩時,江爾·熱哈提已是福海縣人民醫院外科護士長,可白淑蘭卻執意要江爾·熱哈提為自己的女兒接生,她相信,只要江爾·熱哈提在,自己的女兒和女兒的孩子就會平安。江爾·熱哈提為她女兒接生約4個多小時,一直看著母子平安才離開產房。如今,白淑蘭的女兒見到江爾·熱哈提就喊她「臍帶媽媽」,白淑蘭女兒的兒子見到江爾·熱哈提又喊她「臍帶奶奶」。
江爾·熱哈提對患者、孕婦和藹可親,對工作認真負責,給白淑蘭留下深刻印象。她經常對孩子們說:「江爾·熱哈提阿姨是最好的人,你們長大也要做江爾·熱哈提那樣的好人。」二女兒張海燕立志要向她的「臍帶媽媽」學習,考上了阿勒泰衛校護理專業。1987年畢業後,分配到縣衛生防疫站工作,她處處以「臍帶媽媽」江爾·熱哈提為榜樣,事事為民眾著想,受到好評。
現為福海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護士的胡海紅當年也是江爾·熱哈提接生的孩子,胡海紅的母親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仍然熱淚盈眶。當時,胡海紅的父親出差在外,是鄰居把胡海紅的母親送到了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極度緊張的她見到江爾·熱哈提時心想:眼前這位年輕漂亮的大夫她行嗎?江爾·熱哈提一邊和顏悅色、輕聲慢語地安慰她不要緊張,一邊為她輕輕地揉著肚子。醫院的同志告訴她:「不用害怕,江爾·熱哈提是最好的助產師。」從此,她記住了江爾·熱哈提的名字。女兒長大後,本來想當一名教師,可母親執意要女兒報考了護理專業,教導女兒要向她們的「臍帶媽媽」江爾·熱哈提那樣工作和生活。聽話的女兒報考了護理專業,畢業後,分配到了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報到那天,父親帶著女兒來到江爾·熱哈提面前,江爾·熱哈提親切地摟著胡海紅說:「我的女兒來了。」父親拉著女兒的手放在江爾·熱哈提手上說:「我把女兒交給你了,讓她也當一名像你這樣的醫護人員。」
丈夫說她心裡裝得最多的是工作
江爾·熱哈提的心裡裝得最多的是工作,30多年來,她無愧於患者,對患者和孕產婦來說,她是大家的親人和主心骨;但她卻有愧於親人。對家人來說,她卻是一個不稱職的妻子和媽媽,她欠家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江爾·熱哈提只有一個女兒,6歲那年女兒患痢疾,丈夫把孩子送到了江爾·熱哈提所在的縣人民醫院,本打算照顧女兒方便一些,可沒想到那幾天孕產婦特別多,有些還是難產。一頭是產婦和快要出生的孩子,一頭是患病的女兒,想到產房內是兩條人命啊,她強忍著眼淚毅然轉身走進了產房,心中還自我安慰道:「孩子有爸爸陪著,不會有事的,產房更需要我。」一頭扎進產房,她仿佛忘記了一切,不分晝夜地守護著一位位產婦,將一個個小生命安全地呵護到人間。連續幾天她都沒能顧上看一眼病中的女兒。當她接生完最後一個嬰兒走出產房,準備去看望病中的女兒時,同事告訴她:「你的女兒病情加重,已經轉院了。」當時她只覺得大腦里「轟」的一聲,天旋地轉。等定過神來,她飛也似地沖向女兒的病房,看著空空的病床,她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滾落下來,「女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啊。」一星期後,女兒出院了,見到母親像見到陌生人一樣怔怔地看了很長時間,說出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媽媽,你是不是不想要我了。」她一把摟過女兒,失聲痛哭起來。她一遍又一遍地對女兒說:「媽媽怎麼能不要你,媽媽是愛你的呀。」「你騙人,你騙人。」女兒大聲哭喊著,扭頭就跑了。

1 2 3 4 5 6 7


為此,丈夫幾乎一個月不理她,女兒見了她也是冷冰凍的。
2月1日,當我們在江爾·熱哈提家中見到她的丈夫伙西肯·庫買爾談起此事時,憨厚樸實的他溫和地對我們說:「孕產婦需要她,她心裡裝的最多的是工作。」身為駕駛員的他,一邊工作一邊承擔著看孩子、操持家務的重擔,有時就把孩子放在車上,別人的孩子哭的時候都是喊著要媽媽,而江爾·熱哈提的女兒哭了卻總是喊著要爸爸。同事們開玩笑說:「伙西肯·庫買爾,你是你老婆子的老婆子了。」當我們讚許他說江爾·熱哈提的成功有他的一半功勞時,這位敦實的硬漢子流下了熱淚。
楊江說她比親媽還要親
1993年7月初的一天,一個血肉模糊的漢族小伙子被幾個人抬到縣醫院門口,扔到地上就跑了。經詢問才知道小伙子叫楊江,是在阿爾泰山上挖黃金的礦工,礦井塌了,被砸壞了下肢。當時小伙子身無分文,在場的醫生猶豫了,收他住院不要說醫療費,就連三頓飯的費用都沒著落;不收,小伙子的命肯定保不住。怎麼辦?看著小伙子痛苦的樣子,作為醫院總護士長的江爾·熱哈提果斷地說:「救命要緊,先收上再說。」
楊江在醫院一住就是4個月,這期間,江爾·熱哈提成了他的專職保姆,每天為他換藥、打針、張羅三頓飯,還想盡辦法為楊江增加營養幫他早日康復。為此江爾·熱哈提4個月的工資幾乎都花在了楊江身上。看到江爾·熱哈提每天如此辛苦,同事們勸說她:「讓他趕快走算了,免的以後扯不清。」也有人私下議論:「江爾·熱哈提又想出風頭了。」
江爾·熱哈提不管別人說什麼,她只是覺得小伙子還年輕,必須要挽救他的生命。根據楊江的介紹,江爾·熱哈提找到了他離縣城70多公里的叔叔,可誰知他叔叔來醫院看到楊江的樣子,臉色大變,扭頭就走,而且邊走邊說:「我不認識他,不認識他!」
江爾·熱哈提又根據楊江說的地址,給他四川老家發了封信,8月份,楊江的媽媽終於來到了醫院,可萬萬沒想到,他媽媽只照顧了他一天,就不見了人影。親人的無情給了楊江致命的打擊。下班後,當江爾·熱哈提給楊江買飯回來時,發現楊江已經爬到了門外。江爾·熱哈提大聲喊道:「楊江,你要幹什麼?」楊江哭著說:「江大姐,連媽媽都不要我了,我還活著幹什麼?」
看著楊江無助絕望的雙眼,江爾·熱哈提的心揪成了一團。他對楊江說:「我就是你的親人。」此後,她對楊江的照顧更加精心。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愛,終於喚醒了楊江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氣,他情緒漸漸穩定,傷勢也開始好轉。10月初,楊江再也不忍心拖累好心的江大姐,堅持要出院,江爾·熱哈提找有關部門為楊江籌措了1000多元錢,還為他買了一身新衣服,並托人護送楊江回四川。上車時,楊江握著江爾·熱哈提的雙手,大聲哭喊著說:「江大姐,沒有你我早就沒命了,你比我親媽還親啊!」
回到四川後,楊江多次來信,在信中反覆說:「江大姐,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今生今世都忘不了你的恩情,我要好好報答你。」
人民利益高於天
自XX年以來,福海縣的孕產婦死亡率、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連續4年為零,成為在全自治區9地州,29個貧困縣實施「降消」項目第一周期目標完成保持零的唯一一個縣。為此,福海縣婦幼保健站榮獲XX年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衛生部、財政部聯合頒發的「執行第一周期『降消』項目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面對殊榮,縣領導和婦幼保健站的同志們感慨萬千,人人心裡都明白,江爾·熱哈提為此付出的太多太多。
有利於人民的事再難也要乾
1999年,組織上決定江爾·熱哈提任縣婦幼保健站站長,此時,江爾·熱哈提已在縣人民醫院任副院長兩年,幾位要好的同事勸她說:「婦幼保健站是個爛攤子,基礎設施落後,人員素質跟不上,還是留在醫院當副院長,別去了。」但江爾·熱哈提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就要時刻聽從黨的召喚,婦幼保健站眼下雖是個爛攤子,但人可以改變它,況且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得到提高,可以為新世紀全縣婦幼衛生工作向更高層次發展乃至推動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打下良好基礎。
江爾·熱哈提就是這樣一個人,她總是不斷地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標準,永遠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
到縣婦幼保健站上任後,她得知國務院婦兒工委、衛生部和財政部聯合開展的「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第一周期XX年在伊犁、喀什、克孜勒蘇、阿克蘇等9個地州的29個貧困縣實施,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項目,是使福海縣貧困農牧民特別是婦女兒童受益的項目。為了儘快改善保健站基礎設施落後的面貌,她決心爭取到「降消」項目。於是,她常常背著自己烤的饢,坐上最便宜的硬座大班車,往返於烏魯木齊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一次,她乘夜班車到烏魯木齊,早晨7時下車就直奔有關部門,和很多地方的同志一起站在院子裡等要找的領導,一等就是一上午。天上下起了大雨,其他人都躲進了自己帶的車裡,惟有江爾·熱哈提孤零零的一個人站在車棚下。又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她又冷又餓,此時那個部門的領導外出辦事回來了,見到江爾·熱哈提在雨地里站著,很受感動,連忙請江爾·熱哈提進辦公室談。當他問清情況後,立即按照規定批了28萬元的設備項目資金。資金拿到後,江爾·熱哈提先後為各鄉配備了產床、制氧機、胎心監護儀等設備,福海縣廣大孕產婦就近就醫的難題終於得到解決。
截止到XX年底,江爾·熱哈提共爭取到項目資金40多萬元,大大改變了縣婦幼保健站和各鄉鎮醫院的醫療設備。
XX年至XX年,福海縣正式實施國務院婦兒工委、衛生部和財政部聯合開展的「降消」項目。
寧可虧自己也要保證民眾安危
福海縣轄五鄉一鎮、64個行政村、6個居民委員會,以哈薩克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1%,全縣育齡婦女12320人,0—7歲嬰幼兒童4037人,長期以來,由於縣域經濟欠發達,加上農牧區偏遠,人口居住分散,農牧民文化素質偏低,醫療條件以及農牧民接受醫療意識一直都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
為了保證「降消」項目的順利實施,51歲的江爾·熱哈提帶隊深入到各鄉鎮和離縣城200多公里的夏牧場,逐戶摸底排查孕產婦、嬰幼兒情況,苦口婆心的向孕產婦及其親屬宣傳婦幼保健知識。農牧民常常看到,江爾·熱哈提帶領著婦幼保健站的同志們夏日頂著強烈的紫外線,手裡拿著打狗棍,走東家串西家,寒冬深一腳淺一腳踩著厚厚的積雪,挨家挨戶走訪「降消」對象,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各鄉鎮有多少育齡婦女,多少孕產婦,多少高危孕產婦,她心裡都有一本帳。
一次,江爾·熱哈提去烏魯木齊跑項目,回到家都晚上11時多了,一進門,就接到喀拉瑪蓋鄉衛生院的電話,一位孕婦不願意上醫院生產,怎麼做工作都不行,鄉婦幼專乾立即想到了江爾·熱哈提。江爾·熱哈提坐了12個小時的車,下車後來不及喝水吃飯,又連夜趕往喀拉瑪蓋鄉。在江爾·熱哈提苦口婆心的勸說下,那位產婦終於同意上醫院,於是她又把這位產婦接到了醫院。
像這樣的事經常發生。齊乾吉迭鄉有一個貧困戶家裡條件差,這家的孕婦怎麼也不願上醫院生產,鄉婦幼專乾只好向江爾·熱哈提求援。江爾·熱哈提來到產婦家中,足足做了4個多小時的工作,這位產婦終於來到醫院生產。久而久之,各鄉鎮婦幼專乾都學到了這一招:碰到急難問題找江爾·熱哈提,就能得到解決。
XX年11月,26歲的阿吾力生第二胎時大出血,血色素還有3克,婦幼專乾木妮拉一時慌了神,情急之中,慌忙給江爾·熱哈提打電話。不巧的是,江爾·熱哈提出差在阿勒泰市,她在電話上告訴木妮拉不要慌,趕快找車把人送到縣醫院,並一再叮嚀一定要快。齊鄉衛生院離縣醫院38公里,當木妮拉把這位孕婦送到婦產科時,她驚奇的發現,江爾·熱哈提已等在那裡。原來,江爾·熱哈提接到木妮拉的電話後,就立即放下手中沒辦完的事,火速從阿勒泰市往福海縣趕。孕婦和嬰兒均脫離了危險,現場搶救的醫生都說:「多虧送來的及時,要再耽誤一小時,後果就不堪構想。」脫險後的那位孕婦流著感激的眼淚說:「如果沒有江站長,我就沒命了,真不知怎麼感謝才好。」
XX年前,福海縣孕產婦在醫院生產的只有60%,經江爾·熱哈提和縣婦幼保健站醫護人員大力宣傳和大量細緻的思想工作,XX年這一比例已達到97%,為「降消」項目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百姓生命安全是最大的事
經過大量艱苦的工作,福海縣三級保健網建立起來了,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完善,縣婦幼保健站還專門製作了一本「降消」項目各項規章制度彙編,為項目科學規範化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項目具體操作過程中,嚴格實行了包鄉責任制,與各鄉村都簽訂了實施「降消」項目契約。由於項目資金的落實到位,縣保健站產房規範化建設、器材配備以及對貧困孕產婦實行限額收費和救助上取得良好成效。江爾·熱哈提每個月都到各鄉衛生院去檢查兩次,到育齡婦女家去詢問衛生專乾是否來過,「降消」項目的內容是否知道,對於那些高危孕產婦她更是要親自看過。一般產婦懷孕期間,檢查3到5次,但江爾·熱哈提要求各衛生專乾為孕婦檢查8到10次,如碰到高危孕婦,江爾·熱哈提要求達到20多次,而且她堅持每季度都要對衛生專乾考核一次,合格者發給「接生合格證」。
闊鄉薩爾喀木斯村村民蔡華琳懷孕6個月,鄉衛生院婦幼專乾定期為她做檢查,講授保健知識,在她懷孕5個月時江爾·熱哈提來到她家裡為她檢查一次,6個月時又上她家為她檢查一次,蔡華琳感激地說:「江站長態度那麼好,問這問那,檢查時認真仔細,像媽媽一樣關心著我,我懷的孩子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樣,她可真是一位好站長啊!」
各鄉鎮婦幼專乾不論漢族或哈薩克族說起江爾·熱哈提都眾口一詞:「她平時對我們就像是媽媽和姐姐一樣和藹可親,可說起工作來就變得特別嚴厲,如果她檢查『降消』對象時,我們沒有定期檢查,她會嚴厲批評我們的。」
是的,她必須一絲不苟的抓好「降消」項目的各項落實工作,因為爭取來的第一周期「降消」項目達到預定目標後,才能延續第二周期項目,才能使福海縣的各族民眾受益啊!她必須硬起心腸,要求各鄉婦幼專乾按目標扎紮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
經過縣鄉村三級保健網的共同努力,福海縣圓滿完成了第一周期項目規定的各項目標任務。XX年與XX年相比,福海縣孕產婦死亡率從十萬分之四降為零,嬰幼兒死亡率由千分之八點四下降到千分之三點四,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為零,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全疆實施「降消」項目的29個縣中,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7.84%,孕產婦產前檢查覆蓋率達96.27%,高危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新法接生率達100%。項目第一周期期間,福海縣共培訓婦幼專乾、婦幼保健專業人員、急救中心婦兒專業人員、婦聯骨幹等約850餘人次,健全完善了「綠色通道」服務,進一步增強了母子安全而降低了死亡率,被評為全國執行「降消」項目先進集體。隨著項目的延續,目前福海縣已順利進入第二周期「降消」項目。這一項目的實施,使福海縣婦幼衛生事業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縣婦幼保健站越辦越好,可江爾·熱哈提唯一的女兒加爭·伙西肯今年已23歲了。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她一直沒找到正式工作,同事們勸江爾·熱哈提說:「給領導說一說,趕快給女兒安排個工作。」可她只是笑笑。一次地委和縣委領導來婦幼保健站檢查工作,臨走時,問江爾·熱哈提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江爾·熱哈提想了想說:「還是給縣人民醫院蓋一棟門診樓吧。」領導非常驚訝,說:「你離開人民醫院已經4年了吧,還想著人民醫院?」江爾·熱哈提認真的說:「福海縣急救中心在人民醫院,它可是關係到全縣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的大事啊!保健站的事就往後排吧。」女兒的事她竟一字未提,同事們都替她著急,領導們感嘆地說:「你呀你,你總是為他人著想。」不久,縣人民醫院新門診樓落成了,而她的女兒至今還在外打工。
江爾·熱哈提先後獲得「自治區護理工作先進個人」、「全國從事護理工作30年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月2日,她從自治區做完先進事跡報告返回福海縣後,看到大街上掛的「向優秀共產黨員江爾·熱哈提學習」的橫幅,這位從醫33年、歷經艱辛不屈不撓的女共產黨員流下了滾滾熱淚,她見到縣委領導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只是做了一點我應該做的事情,但黨和政府給了我很多榮譽。我的每一個進步都離不開黨的培養,離不開各族人民的支持。」面對榮譽,她平靜地說:「我是共產黨員,黨員就是要和別人不一樣,要時時處處起帶頭作用,要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這就是江爾·熱哈提,一個普通的哈薩克族女共產黨員。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縣婦幼保健站站長創先爭優典型事跡材料@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