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計畫 > 工作計畫範文

中學生讀書計畫


篇一:中學生讀書計畫

    一、讀書目標:
    1.以“讓讀書成為習慣”為出發點,要講求實效,按照學校讀書活動實施計畫的要求,扎紮實實地投入到這次規模較大的“書香校園”讀書活動中去。
    2 .通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使自己業務精良,勝任新課程教學,成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充滿生機活力的國小教師,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
    3.通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活動,豐富自身個人文涵養,強化自身修養,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二、讀書活動安排:
    1.自購圖書閱讀,加強業務學習。本學年我要自己訂購一種跟本學科有關的雜誌《國小數學教師》,我要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閱讀,尋求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在讀書的過程中要隨時記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要寫出反思和隨筆來記錄自己的收穫與體會。
    2。其他教師借閱或充分發揮網路資源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除閱讀自己訂閱的兩本書籍外,還可以借閱其他教師的教學刊物,廣泛涉獵,開闊視野,不斷更新原有的知識結構。另外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網路資源,在網上尋找好的資源幫助學習。
    3.讀中外文學名著,豐富自身的文學素養名著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瑰寶,平時要多閱讀名著,可以提高自身的精神層面,淨化自己的靈魂。本學年自購中外名著作3—5本,每學期精讀2-3本。構建家庭書屋,倡導藏書。
    4.積極參與讀書交流活動,討論讀書的收穫與困惑,讓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效果結合起來。
    5.要求自己每天利用課餘時間讀書半小時以上;平時能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教師讀書沙龍活動;每月上交一篇讀書心得或筆記,字數不得少於500字。
    6.平時要與女兒一起共讀書,創造家庭讀書氛圍,共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計畫讀書內容
    1、經典閱讀:《教師培訓讀本》《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陶行知教育名篇》
    2、選讀書目:《賞識你的學生》《教育智慧從哪裡來》《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有效教學——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教師的情感與智慧》、《優秀教師的課堂藝術》      3、每月必讀:《國小數學教師》《國小數學教育》《國小教學參考》《福建教育》《讀者》《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篇二:中學生讀書計畫

    1、每個同學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少於半小時,閱讀量不少於5000字、多多益善。
    2、閱讀前必須選好作品填入“計畫表”中,並在作品後面標明需多少天,約在何日前讀完該作品。
    3、每次閱讀後,應及時標明閱讀日期及頁碼,並在“片語感言”欄中寫一句話感言,內容是在閱讀中收穫最大、感受最深的體會。
    4、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閱讀過程中,應適當在作品中對重點、難點、精彩語句作批註,還可將好句、好段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摘抄在《閱讀札記本》上,每周兩篇,每篇約300-500字。
    5、每讀完一部作品,至少要寫一篇專題練筆,即閱讀體會,此內容可作為每周練筆量的一部分。
    6、每周一、四早上應將《閱讀計畫表》和《閱讀札記本》一併交語文組長審閱,組長在驗收合格後在計畫表上簽字並標上日期。
    7、學習班長、語文科代表應和學風監督員一起,每周抽查一組,老師不定期抽查全班。
    8、任務完成不理想的,將在《學生綜合素質評估總表》中扣分。


篇三:中學生讀書計畫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以便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書香校園,特制定船寮高中學生讀書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口號
    盡情遨遊書海,共創美好人生。
    二、活動要求
    1、制定讀書計畫書
    每個學生結合個人實際,每月制定出讀書計畫和讀書目標,具體格式可讓學生根據自己喜好來設計,使其生動活潑、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讀書的內容、目標、措施、實施時間等。
    2、制訂閱讀目標
    每生每學期背誦優秀詩文40篇,每學期能讀名著1本以上,並能精讀優美短文5篇。每周至少上圖書室一次,每兩周寫一篇讀後感。
    三、活動形式
    廣開書源,開發閱讀環境
    1、學校的閱覽室和圖書室最大限度的對學生開放,服務時間儘量合理適應學生的作息時間。每周一、周三下午課外活動時間以班為單位到圖書室統一借還圖書。
    2、倡導同學之間、班級之間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活動。
    改革語文課堂教學,保證課內外閱讀正常有效地開展
    1、每班每周從語文課或自習課中抽出一節專門開設讀書課。
    2、開展課前5分鐘閱讀活動。在七年級開展課前5分鐘演講交流、古詩誦讀、課文故事演說等活動;八年級開展課前5分鐘閱讀反饋、名言佳句名句賞析等活動;九年級開展課前5分鐘作文閱讀活動。
    四、積極組織讀書活動,檢查讀書效果
    1、建立讀書成長手冊
    每個學生都要建立一本“讀書成長手冊”,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佳句、名人名言佳句、心得體會以及每學期制定的讀書計畫書、讀後感、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作品、獲獎情況等記錄下來。
    2、出讀書手抄報:
    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每學期出兩期讀書手抄報。
    3、開展“讀書月”活動:
    將4月定為 “讀書月”,進行成果展示。
    4、每班每月推薦1篇優秀學生讀後感或作文在校廣播台播送或在有關報刊發表。
    5、在學校的宣傳櫥窗開闢讀書欄目,定期展示學生讀書成果。
    6、本學期在全校開展一次演講比賽或讀書徵文比賽檢查讀書效果。
    五、獎勵辦法
    學期期末評出若干“讀書明星班”“讀書之星”以資鼓勵。
    六、領導小組
    為了更好的促進讀書活動的開展,保證讀書活動的實際效果,特成立學生讀書領導小組:
    組 長:各班主任
    副組長:各班長
    組 員:班級小組負責人
    組長全面負責讀書活動,副組長負責執行讀書方案,組員具體負責本組同學讀書活動的開展。組員定期向副組長匯報本小組同學的讀書情況,副組長定期將各小組情況匯總後書面匯報給組長。


篇四:中學生讀書計畫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但國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實在令人擔憂。兩年前我曾經對自己學校的初二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面窄、時間短、量少、不得法。60%多學生喜歡看卡通、漫畫、言情、武俠小說,超過了其他類型的人數,其次為文學名著,而閱讀科技類書籍及報刊雜誌的學生相對減少。中學生每天閱讀時間少得可憐,42%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3小時以上,25%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2小時以上,28%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l-2小時,甚至還有15%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對於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閱讀過的學生所占的比例較高,但我們了解到,其實,對於這些名家,他們也僅僅看過少量的幾篇文章,根本談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對於一些外國作家,卻只有少部分學生閱讀過。可見,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閱讀的深度也不夠。因此,如果語文教師在注重課內閱讀的同時還不加強課外閱讀的引導、督促、指導工作,那麼,語文教學只會走向死角,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也只是一紙空文。
    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並形成學習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課堂教學和教科書固然重要,但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內容上傳授的知識都是很有限的,它們的任務主要也只能是起示範和引導作用,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來自大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課外閱讀,在學生面前展現了一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妙世界。它指導學生認識人生,熱愛生活;它召喚學生張開思考的風帆,在書海中遨遊;它啟迪學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尋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發展個性,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國中生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畫,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可見,課外閱讀舉足輕重。
    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呢?
    一.保證閱讀時間  養成良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作過的一個估算:國中學生一個鐘頭可以閱讀一萬字,即使費點心思的,一個鐘頭也可以閱讀5000字,一本大約10萬字的書,每天唯讀一個鐘頭,20天就可以讀完,一年可以讀18本,中學三年可以讀54本,再加上兩個假期,以八個星期算,每天讀三個鐘頭,三年又可以讀24本,總共78本,78000000字。這樣我們不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閱讀內容,還有時間反覆咀嚼精華,不斷深化。所以“只要堅持不懈,成績是很可觀的”。雖然我們沒有葉先生所講的那樣充足時間,但我們可以讓學生保證每天30分鐘讀書,為了不讓這一點流於形式,要求學生們每天閱讀課外書不少於2000字,作不少於200字的讀書筆記,摘錄你認為寫得好的精彩語段、章節,並讓家長、同學監督簽字。“學生並非不願讀書,也並非真的沒有時間”。如果合理利用時間,確實對學生良好閱讀狀態的保證,閱讀氛圍的形成,對培養閱讀興趣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對課外閱讀的帶動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選擇適當讀物   提高閱讀質量
    語文課外讀物的選擇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必須與學生的文化層次、思想水平相適應,必須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和時代的發展。回首人類文壇,群星閃耀,文學作品浩如煙海;審視當今出版物,魚目混雜,美醜同在。怎樣從這既多又雜的作品中,選出品位高、質量好的書,使學生獲得有益的知識營養和精神食糧呢?
    我發現,剛剛由國小升入國中的學生仍愛幻想,這就意味著他們仍愛讀帶幻想的故事,如童話、科幻小說等,好奇又是他們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薦他們讀一些探險和探秘的故事;此階段,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還可讀一些具體形象的故事、寓言等。初二年級,學生們的思維已開始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想發展,特別是初二年級下學期及初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已占較大比例,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水準已有較大發展,對事物的認識水平也有較大提高。此階段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千古傳誦的經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
    現將國中階段的課外閱讀內容指導列表作一參考:
    年級      課內名著導讀         課外讀物推薦
    初一年級《愛的教育》《伊索寓言》
    《繁星》《春水》寓言、民間故事的閱讀
    培養閱讀興趣與能力
    初一年級《童年》《昆蟲記》
    《魯濱遜漂流記》《哈利波特》等
    激發豐富想像力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還經常結合教學,向學生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文章或書籍,如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就讓學生看魯迅的《朝花夕拾》;上《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推薦他們閱讀《名人傳》,教《荒島餘生》時,讓他們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等等。這樣學生從這些書中擴大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嘗到了課外閱讀的甜頭,就主動找書閱讀了,有時候不要我去介紹,他們就能把有關課文的章節內容了解得清清楚楚。
    為了讓學生感受時代氣息,便於近距離賞析模仿,可以推薦他們閱讀的期刊雜誌,如:《讀者》、《青年文摘》、《小小說選刊》等。
    不得不引起語文教師重視的是,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網路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形式,以豐富的內容體現出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教師更應該引導學生在緊跟時代腳步的同時,提高自身修養,在時尚開放的網路文化中汲取營養,在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中健康成長。
    三.指導閱讀方法  爭取最佳效果
    讀思結合,特別是集體之間的交流探討,對於閱讀內容的深入,閱讀氛圍的營造,閱讀習慣的養成都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放聲讀,將書面語言轉化成口頭語言,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種組織形式。因其方便靈活,自主性強,深受師生歡迎。但國中學生自覺性不太高,如對這一方式把握不好,容易流於形式,學生讀書只是應差事,導致學生對所讀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讀而不思則罔”。所以讀與思相結合,
    也就是能對所讀書的思想內容有所感悟。我們經常利用語文閱讀課或實踐活動課讓同學們把前一段時間閱讀完的作品就其“怎樣寫的”各抒己見,可以是一部作品的不同方面,如《格列佛遊記》的大膽想像,幽默的語言,對當時社會和人類自己的反諷批判,也可以是不同作品的同一方面,如通過比較《圍城》和《駱駝祥子》體會錢鍾書和老舍的不同語言風格;通過讀《名人傳》《童年》談談怎樣做人等。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作者、文本與生活之間實現著多種視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勵學生隨時記下“智慧的火花”。一批註摘抄。這基本是與閱讀同步完成的,可不要小瞧這些小筆墨,它往往是探尋某個關鍵問題的鑰匙,是發現知識寶藏的洞口,是大徹大悟的前奏。至於摘抄,可建議學生準備閱讀記錄本以便識記和整理,書讀得越多,摘抄也越多,老師可以每星期檢查一次,養成習慣就好了。二是寫讀後感。讀完一本書,總有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把這些想法及時地有意識地記下來,就是讀後感。這是批註摘抄的深入和細化,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三是對作品進行再創造:仿寫、續寫、改寫、擴寫、縮寫、故事新編……我們每學期利用作文課至少安排三到五次這種專項訓練,既可以展示閱讀效果,又能調動同學們進一步的閱讀積極性。如指導學生把《泰戈爾詩選》中的一些小詩改成散文,仿《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寫家鄉的風土人情,想像自己就是小說中的主人公,續寫一段故事,故事新編有《阿廖沙來到我們中間》、《新西遊記》、……在各種類型的寫作中,學生既豐富了原作品又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對原作的再創造使他們不自覺的模仿原作的語言風格、敘事技巧,潛移默化地領悟了閱讀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反過來由於親身體驗了寫作的甘苦,才更易於感悟語言大師們駕馭文字的高妙。
    四.實施多元評價  促進閱讀理解
    教師每周一次適當地檢查學生的閱讀記錄本,形成評優獎勵的制度。在課外閱讀組織指導中,也可嘗試讓學生自己選擇閱讀夥伴,並組建課外閱讀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開展閱讀或交流,並進行多種形式的評比,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這種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競賽,不僅引發同學們的良性競爭,還有利於同組成員間的相互鼓勵,維持對課外閱讀的長久興趣。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我們知道,只有儘量為學生提供展示他們閱讀成果的舞台,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才能更好激勵學生多讀書。因此,我們常常開展“手抄報比賽”“古詩朗誦擂台賽”“優秀讀書筆記展評”“讀書徵文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在活動中樹立自信,培養興趣。
    兩年多堅持下來,首先我深切地感受到,課外閱讀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十分明顯。比如有一些課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一個片斷或故事,而其背景又是非常複雜的,如果閱讀了有關背景材料,則有助於對課文的理解。如《荒島餘生》、《智取生辰綱》、《楊修之死》等。可見,適當發散性閱讀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心理空間,為學生解讀語言文字,領悟相關內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其次,課外閱讀在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培養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有同學在學習《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就提出,既然作者說要耐心等待時機的成熟,為什麼自己要在決鬥中喪生?……更令人欣慰的是,同學們對課外閱讀產生了濃厚興趣,文學的品味也提高了。課餘,同學們常常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大談讀書的體會,有時還爭得面紅耳赤;同學們所讀作品也漸漸遠離武俠、言情之類,閱讀的範圍更廣泛,品味更高雅了。不少同學一有空就逛書店,選名著,甚至已有學生開始涉獵托爾斯泰等世界級文豪的作品了,這對國中生來說,不能不說是可喜的現象。
    再次,學生不斷形成鑑別批判能力,對於美醜的鑑別,對於民族文化、流行文化的分析等都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對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新的認識。比如學了《醜小鴨》之後,他們會聯繫作者安徒生的生平經歷,確定只有在努力奮鬥之後才會贏來美好的未來的信念;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們思考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最後,實踐證明,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第二課堂,是陶冶學生高尚情操的良好方法。


篇五:中學生讀書計畫

    一、活動目的: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在閱讀日益顯得重要的今天,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第四學段的閱讀要求。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每一位學生從小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並能在讀書的過程中陶冶情操,獲取知識,磨練意志,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讀書計畫。    
    二、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虞曉紅   朱方玉
    副組長:陳水林
    組  員:所有班主任   全體語文教師 圖書管理員
    三、活動實施的計畫    
    1 、 建立班級圖書角   
    學生捐書,每個班級建立起圖書角,各班結合本班特點,制訂讀書計畫。
    2 、 做好個人讀書記錄    
    每個學生在班主任要求下做好個人的讀書計畫,制定出相應的讀書目標和讀書成長規劃書,適當寫讀書筆記。
    3、做好班級讀書記錄
    各班設計一本讀書記錄簿,要求有每個學生的讀書內容、數量,實現時間、好詞佳句摘錄,心得體會等,以備交流。    
    4 、 舉辦讀書交流會:    
    各班級定期展示學生們的讀書記錄並作出評價,推薦好的心得體會全校交流,在全校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5、開展主題討論或辯論會
    將學生的心得體會分類、整合,結合語文教材的口語交際,開展討論或辯論會。
    6 、 出讀書小報:    
    每個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課外資料,每學期出一次讀書小報。並對小報進行評比。     
    7 、 推薦新書、好書:    
    同學之間互相推薦看過的新書、好書並在此基礎上把書目提供給學校圖書室,充實圖書。    
    8 、開展讀書綜合實踐活動:    
    開展班級或全校讀書綜合實踐活動,如:寫短評、講故事、主題演講、寫調查報告、製作小報、讀書徵文比賽等。
    9、總結反思
    評選讀書活動中的積極分子,總結本期讀書活動的經驗,總結存在的不足。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中學生讀書計畫@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