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長城
“上臨星斗三千丈,下瞰燕雲十六州”。長城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名族的象徵和驕傲……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一萬兩千七百多里,當時的人們是怎樣建造出它的呢?城牆的整體構造,設計巧妙的烽火台與垛口,石條之間連鋒利的刀片都無法插入,這一切,可稱作是當時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經典之作。但是,不要忘記,這可都是當時的能工巧匠們費盡畢生精力才結出的果實啊!這其中,包含著無數人智慧的結晶。有了技術,那建造長城的材料是哪來的呢?又是如何運到那崇山峻岭上的呢?回想幾千年前的那一個個日日夜夜,不知有多少人,用盡了生命中最後的那一點點力氣,將那一噸多重的石條,從山底的加工地,沿著高低不平,蜿蜒坎坷的山路,一直搬到山崖處。就算是科技十分發達的今天,人們也未必能將數量如此眾多,重量如此巨大的石條安放得當。更何況,那是在兩三千年前,全都是勞力啊!這其中,有多少人為之辛勞,又有多少人為之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長城,也是炎黃子孫勇敢堅韌的精神的象徵。
騰飛的巨龍,這是世人對中國現在的評價。要我說,這龍脈,便是萬里長城。華夏子孫,龍的傳人,無不想在有生之年登上長城,當一回好漢。同時,在長城身上,人們是寄託了感情的,或者說,長城,便是中國幾千年來傳承不息的龍的精神的象徵。國外有一位作家曾在書中寫到:“中國人,有的是一股韌勁,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無法抵抗的頑強。”正是這股韌勁,中華兒女將兩彈一星送上了天;正是這股韌勁,中國人的足跡永遠留在了太空;正是這股韌勁,百年奧運扣響了北京的大門。其實,這股韌勁,長城也有。歷經千年滄桑,風吹雨打,它依舊如此,巍峨高大。假如你用手輕輕地撫摸每一塊長城磚,你會感到,它渾身都散發出一種深沉的剛毅,當風兒吹過,你仔細聆聽,它發出了不屈的壯言。即使,歲月使它的一部分已經成為了過去,但是,真正留下來的,正以驚人的氣質,訴說著它那悠久的歲月,它見證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長城,閱歷了無數悲歡離合,威武雄壯的場面:蘇武牧羊,昭君郡出塞,漢高祖白登之圍,成吉思汗從漠北出發,征服歐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