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計畫 > 農村農業工作計畫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思路


「xxx」我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方略,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建設現代農業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支撐,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保證,突出工業拉動、城市帶動、城鄉統籌、和諧發展,著力建設好具有吉林特色的高效創新型農業。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建設好創新型吉林農業

建設創新型農業,就是要把發展農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最佳化農村產業結構、轉變農村經濟成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優勢產業創新能力,統籌集成創新能力,引進消化創新能力,科技支撐創新能力,體制機制創新能力,培育建設好創新型農業、創新型農村、創新型農民。按照這一總體思路和要求,我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到「xxx」末期,農業總產值達到15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年遞增6%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275億公斤的階段性水平;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3000億元,比~年增長2倍,實現利稅300億元;畜牧業總產值達到775億元,比~年增長72%;園藝特產業產值達到363億元,比~年增長48.2%;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450萬人,比~年增長45.6%;農村城鎮化率達到52%。農村公共事業有長足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重點要在「五個一」上尋求突破

第一,創新思維方式,在「一轉多變」上尋求突破。「一轉」就是要轉變工作思維方式,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在「多予」上下功夫;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在統籌上做文章;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在工業化上找出路,形成一套既有連續性又有創新力的工作路數。「多變」,就是要按照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方式,推進單一農業向複合高效農業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由封閉型農業向開放型農業轉變。一是「糧變肉」。大力發展畜牧業,加速推進糧食過腹轉化,到「xxx」末期,全省要有30%的糧食轉化為肉蛋奶。二是「小變大」。通過發展合作經濟、推進土地流轉和專業化生產,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整合成大規模、大生產,形成規模效益。三是「少變多」。通過大力推進糧、牧、多、特、加、勞全面發展,實現由「一元」增收向「多元」增收轉變。四是「粗變精」。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精細種植業、精品畜牧業和精深加工業。五是「農變工」。通過加大對農民創業和再就業技能培訓,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由農民向市民、向工人的轉變。

第二,創新工作方式,在「一策多法」上尋求突破。「一策」,就是堅決貫徹好黨中央、xx「兩個重中之重」的戰略決策。「多法」就是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目標,採取傳統創新的辦法、巧用科學的辦法、實際實效的辦法、統籌協調的辦法、政策保護的辦法,千方百計推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一是在農業內部挖潛上下功夫。要把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把資源轉化為效益;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重大科研成果和實用新技術的推廣套用,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是在農業外部拓展上下功夫。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通過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多渠道、多途徑地促進農民增收。三是在開放聯合上下功夫。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會展經濟和訂單農業,加快與發達省份、地區和國家的農業交流與合作,推進外向型農業的發展。四是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各地要切實落實好國家各項扶持「三農」政策,深入研究制定加大「三農」扶持力度的具體政策措施和辦法。通過政策扶持,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第三,創新經營方式,在「一化多能」上尋求突破。「一化」就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這是農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也是農業經營體制的重大創新。「多能」,就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把破解「三農」難題的多功能金鑰匙。它能夠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不斷解決農業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最終使我國農業走上現代化之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要抓好以下幾點:一是大力培育龍頭企業。要堅持高起點、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發展方向,集中扶持發展一批產品有競爭力、技術有成長性、對農戶和整個行業有較強帶動力的大型龍頭企業集團。到「xxx」末期,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要達到200個,其中,100億元以上的特大型龍頭企業5~10個,50億元以上的大型龍頭企業50個。二是切實抓好生產基地建設。要按照標準化、專業化、區域化和服務系列化的生產要求,規劃建設好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三是積極發展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架起龍頭企業與農民之間緊密相聯的橋樑和紐帶。到「xxx」末期,全省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5000個。四是高度重視品牌開發與培育。要支持和幫助龍頭企業立足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通過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以質量打造品牌,以品牌開發市場,從而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到XX年,創中國名牌產品5個,力爭達到10個。

第四,創新組織方式,在「一統多籌」上尋求突破。「一統」就是通過組織創新,加強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力度,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多籌」就是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社會各界的優勢和主動性,合力興農。各級各部門都要整合本系統的資源要素,集中投向「三農」,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實現城鄉協調發展。一是整合金融資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財政投入機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建立有利於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投融資體制,形成農村建設資金穩定增長的機制。二是整合城鄉資源,實現興農生產要素的最佳化組合。加快建立城鄉一體的發展機制,進一步消除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促進城鄉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最佳化配置,改變城鄉發展差距過大的狀況。三是整合科技資源,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三農」發展的科技創新、投入、管理和獎勵機制。四是整合教育資源,進一步完善農村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水平。高度重視農村職業教育,千方百計構建適應我省現狀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五是整合衛生資源,著力改善農村醫療條件。儘快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建設。

第五,創新保護方式,在「一保多安」上尋求突破。「一保」就是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護好農民利益。「多安」就是要通過對農民利益的保護,達到安民、安收、安企和安定的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各有關部門要千方百計整合社會保障資源,探索建立城鄉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二是要切實改變農民工就業環境。要建立農民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確保工資足額發放;要完善農民工勞動契約制度,加強職業安全衛生保護;探索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養老保險辦法。三是要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要在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的基礎上,真正建立起減輕農民負擔的長效機制,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四是要高度重視實施農業保險。積極研究探索建立農業保險分保和再保險機制、公共財政對農業保險的補貼機制,通過制定農業保險減免稅政策和設立農業保險風險基金等扶持手段,促進農業保險事業發展。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好局、起好步

~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起始年,也是「xxx」規劃建設的第一年,全面做好今年各項工作至關重要。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突出工作重點、創新發展思路,採取更加務實、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的新措施,加快推進全省農業和農村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好局、起好步。總的要求是:現代農業建設要有新進展、農民收入水平要有新提高、農村改革要邁出新步伐、社會事業發展要有新舉措、社會風氣要發生新變化、新村改造要取得新成果、基層黨的建設要有新面貌。農業總產值實現1100億元,比去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

要具體抓好六項工作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強發展動力。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主要體現在十五個方面。即「三個高於」、「三個終結」、「三個強化」、「三個加大」和「三個加快」。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於上年,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於上年,其中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總量要高於上年;在全國範圍內免除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和牧業稅,使農業「三稅」劃上歷史句號;強化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加大對糧食主產縣和財政困難縣獎勵補助力度,加大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支持力度,加大農業綜合支持和服務能力建設力度;加快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和農民培訓步伐,加快農村公共衛生設施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把國家這些支農惠農政策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同時,我省也要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任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動力。總的原則是:已經實行的政策不能變,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並且還要不斷加大力度。要加強各部門、各方面資金協調和整合力度,在不改變資金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集中投入新農村相關項目建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集中力量辦大事。根據國外和我國一些省份鄉村建設的實踐,初步匡算,到2024年,全省新農村建設資金大約需要200億元,按15年計算,平均每年需投入13億多元。實際上,我省目前各方面對農村的資金投入總量不是很少,比如:農村道路、義務教育、廣播電視「村村通」、科技「三下鄉」、勞動力培訓、農村「六小工程」、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農村改水改廁、民政慈善、村部建設等等,每年30億左右。現在這些資金都由各部門分散使用。如果把這些資金進一步整合,集中力量、重點投放,每年乾幾件大事實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到2024年全省新農村建設任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為此,省委、省政府下決心認真落實統籌城鄉發展方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辦好,讓人民民眾滿意。同時,省里從今年起安排1億元新農村建設專項啟動資金,通過直接補助資金、補助原材料或「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和鼓勵社會多方面投入,尤其是調動廣大農民投工投勞的積極性。市、縣政府也要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支持新農村建設。


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增強發展實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要堅持用農業產業化統領農業農村經濟,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方式管理農業,切實提高農村經濟整體實力。

一是要大力發展糧食生產。今年,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要確保453萬公頃以上。其中,玉米面積要達到290萬公頃,水稻穩定在67萬公頃以上,大豆保持在67萬公頃左右。糧食總產量要力爭實現265億公斤,比上年增產7億公斤。為了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和政府抓糧的積極性,今年全省糧食直補資金規模要提高到糧食風險基金的50%以上,並確保在「五一」之前兌付到種糧農民手中;進一步加大財政對糧食主產縣獎勵補助力度,去年全國用於產糧大縣「三獎一補」資金155億元,今年又新增30億元,我們要按照中央要求,把這些資金用好、落實好,尤其是要重點用於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業發展。

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要把突出抓好龍頭企業項目建設作為工作重點。通過大力採取招商引資、合資合作、引導工商資本和社會閒散資金向龍頭企業項目建設投入等辦法,加快對原有項目改造升級,對在建項目加快推進,對有發展前景的項目加大扶持,使之儘快提高經濟效益。今年省里要統籌規劃建設20個農業產業化經營集中區,省里新上的農產品加工項目要重點向集中區擺放,各項優惠扶持政策要重點向集中區傾斜。省政府決定安排1億元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各市、縣政府也要按照省里扶持當地發展農業產業化資金的50%進行配套,長春市要按照不低於1∶1的比例進行配套。通過努力使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實現125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同時,鄉鎮企業要積極開展「創業杯」競賽活動,省里設立專項基金,扶持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高效精品畜牧業。要繼續加強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建立健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長效機制,特別要充分認識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切實鞏固我省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要加快標準化牧業小區建設步伐,全省牧業小區要達到3500個,其中省級標準化牧業小區要達到1500個,規模化飼養比重要達到80%,推進生產方式向集約化和規模化轉變。畜牧業總產值實現480億元,增長8%。

四是大力發展高效園藝特產業和綠色食品產業。要把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作為主攻方向。今年省里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扶持10個高效園藝特產示範園區和12大類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全省新認證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要達到450個,監測面積達到187萬公頃。

強化支撐保障功能,增強綜合發展能力。

一是積極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在抓好江河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重點城市防洪工程的同時,今年省里多方籌措水利建設資金5億元左右,重點推進中部引松、引嫩入白、大安灌區、哈達山和四湖溝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

二是進一步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和產業發展。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啟動「農村清潔能源工程」。以秸稈氣化、沼氣建設、風能和太陽能利用為重點,提高農村再生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水平,同時,重點加強對松花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的監測與防治工作。深入推進東部山區速生豐產林建設工程,全年完成投資1.83億元,改培天然次生林6萬公頃;中部糧食主產區農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全年完成4.85萬公頃;加快西部生態草產業化建設工程。要狠抓各項森林防火責任制的落實,確保連續26年無重大森林火災。

三是努力提高農民就業創業素質。要進一步加大「陽光工程」培訓力度,全年培訓農村剩餘勞動力達到40萬人,其中陽光工程示範性培訓15萬人。通過努力,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人數達到330萬人。要在京津滬等大城市進一步打響「吉林保全」農民工品牌。為此,在國家加大「陽光工程」資金投入的基礎上,省里將增加配套資金規模。同時,市、縣政府也要進一步加大配套資金投入額度。

四是大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這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性措施。科技創新重點是良種培育、先進種養技術集成配套、農產品精深加工、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保護等新技術的研發,推廣標準化生產、超級稻、玉米大壟雙行覆膜栽培、地膜覆蓋、旱作節水等20項農業實用新技術。為此,省里將安排專項資金,加大這方面的支持力度。繼續搞好測土配方施肥、農田統一滅鼠、生物防治玉米螟「三項重大農業增產技術」的補貼工作,擴大推廣面積,增加補貼規模,尤其是要大幅度增加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額度。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科學使用化肥,減少環境污染。進一步健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套用和普及。

五是加快推進農業市場化進程。要在重點規劃建設好糧食、果品、蔬菜、長白山特產、道地中藥材等大型專業化批發市場的同時,積極培育農村要素市場,不斷擴大農村內需。要大力發展超市、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物流業,提升農產品市場的綜合服務功能。要積極發展會展經濟,今年要重點組織辦好第六屆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等國內外展洽活動。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推動農業標準化和農村信息化建設,儘快形成種植業、養殖業、水產業、林業等四大行業標準體系框架結構;依託「金農工程」,整合信息資源,搭建農村信息交換服務平台。

六是進一步提升農機化裝備水平和作業水平。今年起,省里將啟動實施67萬公頃全程機械化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農機化發展。為此,在中央繼續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的同時,省里要相應增加配套資金,主要用於農機具購置、農機合作組織發展和主要糧食作物機械化示範區建設。

七是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著力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年進一步擴大「兩免一補」扶持範圍,兩年內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提高財政補助標準,~年試點範圍擴大到24個縣。進一步完善農村「五保戶」供養、特困戶補助、農村災民補助等社會救助體系,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同時,切實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加強農村法制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增強發展活力。一是繼續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切實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創新鄉鎮事業站所運行機制,精簡機構和人員,妥善安置分流人員。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穩定基層獸醫隊伍。二是加快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級政府責任明確、財政分級投入、經費穩定增長、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三是進一步完善「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和「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方式,提高縣鄉財政自我保障能力。進一步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按照公共財政原則,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支出比重。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選擇部分鄉村進行化解債務試點。四是鞏固和發展農村信用社改革成果,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在保證資金充足、嚴格金融監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機制前提下,鼓勵在縣域內設立多種所有制社區金融機構,允許私有資本、外資等參股。大力培育小額信貸組織,引導農戶發展資金互助組織。五是穩步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加快發展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農業保險。六是繼續探索多種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模式,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此外,要繼續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深化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搞好徵地制度改革,繼續做好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務必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增強發展合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是全黨全社會的重大任務,共同責任,必須形成合力,協同動作,齊抓共管。省委、省政府將成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組織機構。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省直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各部門要根據職能分工,明確責任,統籌運作,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農委,具體負責情況綜合、組織協調、調查研究、督查指導。各地要參照省里做法,成立相應的組織協調機構。為切實加強對新農村的組織領導,從今年起,省里將組織有關單位和企業幫扶農村,增強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市帶縣、城幫鄉」活動,促進城市資源和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公共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共同繁榮。同時,省里也決定從~年起連續幾年從省、市、縣、鄉四級機關抽調大批幹部,派駐村屯,指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要目的是:宣傳政策,落實項目,協調資金,調處矛盾,化解糾紛,鍛鍊幹部,強化基層基礎工作。

切實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為全面推開探索路子、積累經驗。省委、省政府決定從今年起,重點抓好30個鄉鎮、100個村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具體操作方案。內容包括規劃布局、改造內容、建設標準、相關政策、組織領導、實施步驟。總體時間要求是:3月底前,完成方案制定,搞好布局選點,確定建設內容,明確相關政策;4月底前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5月底前啟動實施試點;10月底基本完成100個村階段性改造任務,2年內完成30個鎮改造計畫。要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圍繞農民需求謀劃新農村建設,根據農~願推進新農村建設,主要依靠農民力量搞好新農村建設。要在加大國家政策扶持,鼓勵社會廣泛參與的同時,積極引導農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增強自我發展、自我建設能力。通過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政策放活,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依靠辛勤勞動,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思路@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