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 培訓工作總結

農民田間學校培訓總結


今年,我區圍繞中心的總體工作部署,在做好傳統的技術推廣工作的同時,緊密圍繞「全國農技推廣示範縣」 建設項目,積極借鑑並推廣新型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農民田間學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辦田間學校師資培訓班,培訓了40餘名技術骨幹;辦農民田間學校,培訓農民學員25人,帶動農戶500餘人,大量新技術推廣到農民手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對農民田間學校的建設,區委、區政府、區農委等部門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在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具體指導下,結合我區主導產業及農民文化素質現狀,積極探索創新。各級領導非常重視,省主管領導及我區主管領導參加了開學典禮和農民學習,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績。農民田間學校既培養了一批新型農民,提高了他們的素質及種植水平,也鍛鍊了一批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有效促進和推動了我區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一、農民田間學校的開展情況
我區今年3月份派2名技術骨幹王秀梅、姚淑珍參加了農業部舉辦的第二期農民田間學校師資培訓班。4月6日,學成歸來了兩位輔導員在我區開辦了第一個農民田間學校師資培訓班,學員由40名農技人員組成。經過兩周的參與式學習,學員們知道了農民田間學校並不僅僅是把學校辦到田間,而是一種農技推廣方式的創新,是一種針對農民生產實際需求的參與式農技推廣的新方法。同時作為農民田間學校師資班的學員,大家不僅掌握了農民田間學校的辦學程式,也學會了需求調研的方法和分析問題的工具以及培訓班課程計畫的制定等內容。7月6日,在綏化市北林區東興辦事處建立了西瓜農民田間學校。省農委科教處和省農業技術推廣站有關同志,北林區政府有關領導以及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總計70多人參加了開學典禮。來自紅旗管理區的25名瓜農成為田間學校的學員,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研究員王秀梅和綏化市北林區近郊經作區域站站長、推廣研究員姚淑珍共同擔任田間學校輔導員。在田間學校,農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種植經驗,提出了經常遇到的西瓜病害問題,輔導員針對問題,對每種病害的症狀、防治措施和如何選用農藥進行了逐一講解,並組織農民開展田間觀察,進行生態系統分析,提高農民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套用生產的能力。
二、農民田間學校的開辦措施
領導重視,加大農民田間學校的開辦力度
我區十分重視農民田間學校的開辦工作,區推廣中心張樹春主任與田間學校輔導員,多次深入旱田區、水田區和經濟作物種植區開展需求調研。通過調研分析,決定首期農民田間學校在東興辦事處紅旗管區成立,主導產業是西瓜種植。省農委科教處和省農業技術推廣站有關同志,北林區政府有關領導以及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總計70多人參加了開學典禮。
慎重工作,確定農民田間學校學員及地點
首期農民田間學校建在東興辦事處紅旗管理區西瓜生產專業村。紅旗管理區是糧菜兼營區,特別是紅旗的7、8組多年來以生產糧食作物為主業,近些年在科技示範戶朱樹林的帶動下,在近郊經作區域站的指導下,種植西瓜的面積逐年增加,年種植西瓜1000畝左右。但是,種植水平參差不齊。基於這一情況我們為了更好的推動當地主導產業——西瓜產業的發展,計畫在此建立第一所農民田間學校。學員為東興辦事處紅旗管理區西瓜種植戶共25人。這些被選上的學員都是勤奮好學,有一定的思想,屬於進步農民,同時他們在西瓜生產技術上還存在著很多疑難問題需要解決。
多方結合,確保農民田間學校順利開展
1、田間學校的開展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建設項目相結合。我區農技推廣體系已全面實行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理順了管理體制,明確了公益性職能,工作有了規章保障。農技推廣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入戶率有了大幅度提高,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結合示範縣項目培訓工作,我區在技術推廣的方式上積極探索,全力推廣農民田間學校這一方式方法,農技指導員培訓工作正逐步向農民田間學校輔導員方向轉變。 
2、田間學校的學習與主導產業的發展相結合。今年我們對全區的農技幹部和農民培訓需求調研。根據調研情況,結合我區的具體實際,堅持方便工作開展的原則,重點選擇了近郊瓜菜分布相對集中的東興辦事處,對主導產業西瓜戶開展教育培訓。
3、田間學校的進行與各涉及部門的配合相結合。結合農業技術項目的支持,如農業標誌性示範工程項目、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項目及糧食高產創建等,建立農民田間學校,並積極取得各涉農部門、各鄉鎮政府的配合與支持,田間學校需求調研及開辦進展順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田間學校開辦與作物生產農時相結合。田間學校的開辦是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民需求為主要內容,因此,應選擇適宜的時間開展培訓,按照不同的、適宜農民學習的農時制定農民田間學校的培訓活動規劃,以保證有良好的學習效果。
5、田間學校開辦與基層農技推廣相結合。在田間學校建設中,建設立貫通區、鄉、村的區級農技輔導員——鄉級技術輔導員——村級農民技術員的師資鏈條,實施區鄉村聯動機制和輔導員與學員包村入戶機制,在各個生產環節均給予技術指導與服務,提高了農民對先進技術的掌握和套用效率,創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農民田間學校的培訓效果
1、農民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參加培訓的農民學員,學習套用能力和提出問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而且增強了團結協作的意識和互助意識,促進了和諧進步。
2、農民增收致富能力明顯提高。通過田間學校開展的互動式零距離培訓,使廣大瓜農明確了行業發展方向、更新了種植觀念,提高了管理技能,病害發生率降低30%,防效達90%,避免了無效用藥情況發生,正確並減少用藥量30%左右。參加培訓的農民學員普遍獲得了增產15%,增收20%的良好經濟效益。另外,經輔導員指導,學員們在西瓜拉秧後期又套種了白菜,套種的白菜每畝可收入XX余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一位瓜農說:「以住也常聽姚老師講課,對西瓜細菌性果斑病的防治以前也聽過姚老師講怎麼防,但每當用時卻想不起來。現在這種學習方式就不一樣了,現場實際操作,眼見、耳聽、腦思考、手操作,印象深,一學就會。」
3、培養了一批優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範戶。在開辦田間學校學員中,湧現出一批優秀輔導員、優秀農民學員、科技示範戶,在當地主導產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輻射帶動作用。姚淑珍同志是北林區近效經作區域站站長,一名基層的農技指導員,同時又是農民田間學校的一名輔導員。為了確保開辦效果,在開班前,她積極調研,深入了解了廣大學員在生產過程中的所需、所盼、所想,結合實際制定了豐富的教學計畫。為了把田間學校辦好,取得實效,在田間學校開班的每次教學,她都選擇農閒時間,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授課與輔導。尤其是西瓜種植戶都較忙,很難有時間坐在一起探討學習,輔導員姚淑珍就選擇雨天,瓜農不下地的時間開班學習,工作非常辛苦,但也鍛鍊了一批技術指導員。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農民田間學校屬於一個新興事物,通過辦學實現了農民素質有所提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但尚缺乏辦學經驗,發現很多問題:農民的素質參差不齊,知識接受程度不統一,忙於耕作,難聚在一起學習交流,缺少工作經費,沒有專用科研試驗示範基地,作不能保障順利實施等等。
下一步工作打算:探索建立農民培訓的激勵機制,爭取財政投入保障,健全區、鄉、村三級培訓網路的運行機制。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農民田間學校培訓總結@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