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姑娘:遲了太久,就不必到了
當年參加高考,見過觸目驚心的一幕。
那天下午答完卷子出考場時,發現一位考生暈在地上,父母在旁邊呼天搶地。問過路人才知道,原來是這位考生遲到了半個小時,哀求監考老師讓他進去,監考老師卻不為所動,說了一句:“遲了太久,就不必到了。”考生最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磕到頭都破了,老師仍堅稱絕不破例,拒不放行。考生最終暈倒在地,父母指責老師不通人情,痛哭大罵不已。
這件事始終留在我的記憶中,至今想起那考生血肉模糊的額頭仍覺得悽慘無比。我並不覺得那位老師做得有何錯誤,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他只是履行職責而已。如果他一時心軟,反而會對不起那千千萬萬按時抵達的考生。
高考是人生大事,想來那一次遲到雖不至改變那位磕頭考生的命運,卻也必然影響甚大。不知道這一場教訓,是否讓他銘記終生。
後來工作,關於“遲到”的話題更是每天上演。北京是名副其實的“堵城”,朋友聚會、工作會面大多會因為交通問題而遲到,我不算苛刻的人,每次哪怕自己早到也願意多等一會兒並無怨言。
只有一種情況我會變身成“絕不通融”的鐵面人——應聘的遲到。
曾有一位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的應聘者,卻比約定好的時間整整遲到了一個小時。那天我微笑著聽他講完他的工作經歷,然後把他送走,在簡歷上打了個大大的叉。我給人事部門的反饋是:連自己最重要的事情都可以遲到,公司無法把工作放心交給他。
明知今天是關鍵行程,交通可能會出現擁堵,就該做好準備,早早出門。臨到最後才發現時間晚了,氣喘吁吁地奔跑,不停道歉……對不起,這不會得到同情。
如果分不清輕重緩急,說明你根本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更難以在這個殘酷社會立足。遲到與否,不僅僅體現一個人細心與認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體現一個人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