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

紐約三兄妹放棄優渥的生活,來到香格里拉開創事業


2003年,當來自紐約的馬利克家三兄妹第一次踏上香格里拉的土地時,他們被這裡的美深深震撼。但是,這些生活在偏遠山區農民的貧困卻令人揪心——大多數家庭年收入僅在300美元左右,他們忍不住想做點什麼。為此,他們放棄了美國的舒適生活,來到香格里拉,開啟了蜂蜜和咖啡的甜蜜事業。

緣定香格里拉,放棄美國舒適生活

「我們那時正在香格里拉觀光,同時為非盈利組織做一些服務。一杯咖啡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停下腳步來詢問當地人這個咖啡是從哪裡來的。」——沙莎

三兄妹的父親馬和勵·馬利克,曾擔任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代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小時候,三兄妹因為父母的工作地點不斷轉移,停留過數個國家,對他們來說,家就等於全世界。但是,2003年踏上香格里拉,他們被這裡的美所深深吸引,一家人決定留在中國。

2005年,三兄妹的母親馬利克夫人在香格里拉創辦了雲南山地遺產基金會,並建立了香格里拉手工藝品中心。三兄妹那時經常去香格里拉參觀和服務,很快就熟悉了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特色農產品,同時也了解到,雲南雖然生物多樣性豐富,卻是中國第二大貧困省,人均年收入僅2000元。

一次,全家人在香格里拉觀光時,一杯咖啡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從此踏上了探尋中國本土咖啡之旅。原來,雲南除了盛產菸草和茶葉製品,還是全球五大咖啡豆種植地之一。

2009年,沙莎、阿里亞創辦了香格里拉農場,後來,弟弟馬三飛也加入進來。香格里拉農場是一家社會企業,他們奉行「公平交易」的信條,以每一高質量產品高於市場收購價2-5元的價格從農民那裡收購雲南當地特產——高質量的咖啡豆、蜂蜜等,包裝以後投入市場,收入的20%通過雲南山地遺產基金會回饋給香格里拉地區的農民,支持當地發展。

蜂蜜與咖啡豆,開啟甜蜜艱辛的事業

「我始終相信,商品化經濟是處理貧困問題的強大武器。」——阿里亞

在父親的提議下,沙莎和阿里亞把蜂蜜作為香格里拉農場最早最重要的產品。由於技術難度低、對環境影響小,世界上很多國家把養蜂作為提高貧困地區居民收入的方式之一,但賣蜂蜜並沒有她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找到蜂蜜養殖戶並不容易。

與香格里拉農場合作的養蜂人大約有兩三百家,有的是只有一兩個蜂箱的散戶,有的是有100多個蜂箱的專業養蜂人,農場給出的收購價比市場批發價高至少50%。如今,更多的農民回歸到了養蜂行列,蜂蜜產出量相比傳統方法提高了15%-30%,而後通過香格里拉農場的公平貿易購買機制,給每戶蜂農基本可帶來每年6300元的額外收入。

除了蜂蜜,香格里拉農場的另一特色產品是雲南產的有機咖啡。

在國內市場,進口咖啡是主流,但其實雲南是全球五大咖啡豆種植地之一。香格里拉農場的咖啡是由合作的咖啡種植農戶在海拔800-1200米的自然保護區種植的,那裡的環境、土壤對咖啡種植來說非常合適,咖啡樹長勢也非常好。雲南本地咖啡是小粒咖啡,但香格里拉農場有許多不同的咖啡,兄妹三人從世界各地的咖啡發源地進口咖啡樹,然後在農場種植。有機種植出來的咖啡,經過手工挑選和水洗加工之後,精心烘焙,生產出四種口味的咖啡。

兄妹各施專長,共創甜蜜夢想

「我們做這些的目的不是致富,而是最終為了幫助當地的人們。我們也將香格里拉農場視為一項支持貧困地區增加收入和保護生物多樣的項目。」——沙莎

大姐沙莎身為農場創始人兼總裁,參與企業建設和運行的所有事務。她堅持企業的初衷並仔細選擇那些承諾生產高品質和天然產品的合作夥伴。此外,她設計了品牌和所有產品的視覺標識,而這些靈感都來自於香格里拉的美麗風光和民族特色。她曾被提名2009年度中國商界婦女創意總監獎。

妹妹阿里亞負責農場的商業運作模式和企業社會責任。阿里亞在香格里拉附近的蛤哈瑪谷與五個家庭合作,免費為他們設立了20個蜂箱教他們用現代技術養蜂。同時,她保持著發展經濟學者的視角,推進科學養蜂法,期盼這種生產可以規模化並最終建立一個可持續的行業生態,讓更多的農民受益。

26歲的弟弟馬三飛在大學時踏上了發展有機農業的事業,大學四年,他往返於溫哥華和中國之間。在溫哥華,他與兩位同學建了一個650平米的溫室有機大棚;在中國,他和兩個姐姐一起幫助香格里拉推廣生態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避免使用農藥及化學製品。他還鼓勵實施其他環保措施,如活力農耕、提高土壤質量以及養蜂業。如今,馬三飛正積極投身雲南乾旱地區滴灌系統、城市陽台種植和城市養蜂項目。

如今,香格里拉農場的有機蜂蜜和咖啡已經實現了生產銷售的良性運轉,而馬利克夫人的手工藝品店也在幫助當地人增加收入的同時,增開了免費圖書館,定期還會有志願者來這裡,給孩子們教授英文。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紐約三兄妹放棄優渥的生活,來到香格里拉開創事業@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