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故事

你那麽拼,為什麽還是沒有回報?


在我床頭的書桌上,刻著一行英文:If you can not do,teach.做老師以來,我一直把這句話當作警鍾。這是對那些可以把道理講得頭頭是道,自己卻做不到的人的莫大的諷刺。

我有一個朋友,江湖人稱“道理王”,在引經據典、講道說理方面,堪比東方不敗。從古埃及文明到比特幣他都能分析得頭頭是道,對娛樂八卦和婚姻人生也可以娓娓道來。加上他不俗的外表,讓每個和他聊天的人都如沐春風,女生更是恨不能以身相許。

當時,我和他一起在北京漂泊,蝸居在中關村一個十幾平米的小屋裏,這裏是北京最繁華的地帶之一,盡管屋小,每月房租卻不低。

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坐在窗邊。他右手兩指夾著一支煙,猛吸一口,再緩緩吐出一個大煙圈來,“艾力啊,我最近認真研讀了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你說現在存在銀行裏的錢每天都在貶值。要成功,要在北京混下去,混出個模樣來,靠在公司做一個小職員,就算每年漲一點工資,五年升一次職,這輩子也沒什麽前途。要想出人頭地,一定要不走尋常路!咱們湊點錢搞貴金屬投資吧……”

後來,因為工作的關系,他搬走了。但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打電話告訴我,又換了工作,進入了新行業,或者又發現了短時間掙大錢的方法。但無論是新行業或是新投資方法,沒有一個他最終堅持下來的,他也成了後悔葯的長期服用者。出於朋友之情,我也曾嘗試提醒他:“除了那些道理、分析,實際有效的方法和行動是不是更重要?”他愣了一下,繼續很有底氣地說:“你看我上次說的那個股票真漲了吧。我要是當時買了,現在就有套房了。”事實是,到現在為止,他換了4次工作,月薪漲了1050元,職位從小職員升為一個5人小項目的組長。也許他真的有一天會被好運砸中吧,那時我也會絕對厚臉皮地說“苟富貴,無相忘”。

這個世界上有愛講道理的人,更有愛聽道理的人,總會有許多追隨者們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得自己想要、需要或者覺得自己不得不要的道理。

可是,這些道理真的那麽有用嗎?聽完英語學習講座,立刻發誓半年拿下GRE、托福,一年拿到美國名校Offer,可每年拿到獎學金的人永遠是少數;聽了知名企業家的演講,甚至隻是看到一個勵志的金句就熱血沸騰,開始幻想自己好好拼一把也能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看了情感專家的微博分享,就決定做個“不忘初心,歲月靜好”的女子,等著高富帥駕著七彩祥雲來拯救平凡的自己……

隻靠讀道理,就妄圖懂人生,這就意味著,大多數人實現不了自己的幻想。甚至,你要明白,有些成名成家的人,會在自己上樓之後抽掉梯子,再告訴想要努力向上爬的你:我當初就是通過努力飛上來的,你也可以。

一年過去了,你依然沒能去留學,甚至畢業成績都不是優。面試工作時,才發現拿著四六級證書、電腦證書、當過學生幹部的競爭對手太多太多。你幻想過的白馬王子出現在海天盛筵上,或者被你認為是“綠茶婊”的女生圍繞。盲目辭職,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之後,回到原點,還要從底層做起,而以前的同事已經升職成為你的上司。

有多少人把性格交給星座,把努力交給雞湯,把考試交給錦鯉,然後對自己說“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年輕人總想和世界談談,可這世界並不想和你談談。哪怕你技能點全部升滿,生命值和魔法值滿槽,依然抵擋不住這世界深深的無情。年輕人很容易懷疑自己,進而懷疑人生,然後走上了那條平庸的路。但生活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為總會有奇跡出現。關鍵是,你要掌握開啟奇跡的鑰匙——正確的方法。

上中學時,父親就告訴我,“懂一百個道理,不如懂一個方法重要;一百次的感動,不如一次行動有幫助。”到目前為止,我那一點小小的成功很大程度就是緣於對這句話的領悟。

幾乎所有人都害怕公眾演講。和很多人一樣,我從小就特別渴望在眾人面前出色自如地表達自我,但無論我怎樣嘗試似乎都無法達到預期。我又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性格裏有些怯懦。後來,我進入新東方當老師,不得不面對數百數千,甚至上萬的學生。為了練好當老師的必殺技,我幾乎看了所有能找到的講解演講之道、演講技巧的書籍。曾經有那麽一陣,我甚至變成了自己講不好,但能教別人講好的神人。

有一天,當我又一次在空無一人的教室裏模擬演講時,一位同事走進來,看了一會兒說:“你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了嗎?如果沒有,這樣講一萬遍也沒有用。”

在他的建議下,我採用了“刻意練習”的方法。“刻意練習”是佛羅裏達大學心理學家K.AndersEricsson提出的一套練習方法,方法的秘訣在於重復與反饋。

首先,練習者需要建立對正確方法的認識和熟悉。以演講來說,必須真正去了解什麽是好的演講,而要想達到這一點,僅靠抽象的書籍是不夠的。因此,我找來了幾乎所有名家的演講影片,反復觀看、揣摩其中的精妙之處。有機會我還會去現場聽一些名人的演講,現場感受那種萬人歡呼、掌聲雷動的氛圍。

接下來,我進行了練習—反饋—練習的迴圈訓練。刻意練習,是以錯誤為中心的練習,練習者必須建立起對錯誤的極度敏感,一旦發現自己錯了會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練習到改正為止。

無論模擬練習,還是上課講課,我開始有意錄製自己演講的影片。回到家,再反復觀看這些影片。一開始,看到影片中的自己會很不習慣,而且會發現很多之前自以為表現良好的地方實際卻並非如此。像大多沒有受過播音、形體方面專業訓練的人一樣,講到激動處,我會使勁揮舞手臂,幅度大到在鏡頭上看不到我的臉,隻看到一隻手揮來揮去,身子也隨之搖晃,沒有力量;我還會經常重復“這就是說,也就是說”等口頭禪,英語中就是“so…so…that…that…”;對於熟悉的內容,我會習慣性講得很快,節奏感不強。而最要命的是沒有鏡頭感,無法讓聽眾感覺到我在註視著他們,在關心他們的反饋。

我把這些需要改進的問題用本子記錄下來,不斷進行糾正練習,並且與下一次的公眾演講影片進行對比,直到某個問題完全不再出現時,我才會把這個問題從本子上劃去。

無數次的“刻意練習”之後,我不但對於新東方的課堂演講駕輕就熟,而且還成為了一名演講師,站到了擁有成千上萬觀眾的新東方“夢想之旅”系列演講的現場。

暢銷書《異類》的作者格拉德威爾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隻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我自然算不上天才,對於自己通過一番辛苦,取得的這一點進步,我的感觸就是,世界上哪有什麽成功獨門秘籍,當你學會把最簡單的事做到極致時,成功自然也就離你不遠了。

這一路走來,盡管我對聽“那麽多的道理”有成見,但這並不代表著對此我不學習、不懂得,或者不care。而是我明白,道理聽得再多,也是別人的經驗,隻有通過方法的轉化,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帶我前行的始終是那個看似渺小,埋頭苦幹的我。

有時候,道理懂得越多,給自己的束縛也就越多。不同的道理之間又常有矛盾,不同的建議之間也會有沖突,心靈雞湯吃多了,味道也不同:有的鹹,有的甜,有的辣。吃多了,肚子會壞,步子會慢,腦子也會亂。有些時候,把雞湯和道理放在一邊,先邁出一步,然後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修正。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成為那個懂的很多,會的卻不多,最後幾乎沒有任何改變、一事無成的人。

這本書也講道理,但更講方法。我希望書裏的每一章,都能幫助你邁出堅實的一小步,這樣一步一步地,你就能走得更遠,離自己的夢想更近。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你那麽拼,為什麽還是沒有回報?@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