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調查報告

武隆縣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調查報告


武隆縣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調查報告 

市經管站: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由從事同類產品生產經營的農戶自願組織起來,在資金、技術、信息、購銷、加工、儲運等環節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以提高產品競爭力、增加成員收入為目的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它的發展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之上,不改變現有的生產關系,適應了農村的改革與發展。因此,建立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了農業集約化水準和農民專業組織化程度,是適應我國入世後農業和農村新情勢的迫切需要,他對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按照市經管站《關於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全面調查的通知》檔案要求,我縣認真開展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認真落實
由於這次調查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把這次調查工作開展好,我中心統一了職工的認識,精心組織,落實了兩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選擇了長壩鎮蠶桑專業合作社和木根鄉蔬菜協會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調查方式採取聽匯報,走訪會員的形式。
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概況
我縣是國家級山區貧困縣,自然環境惡劣,農業基礎條件薄弱,農民市場經濟意識不強,農業的科技化和組織化程度不高,導致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起步晚,發展較慢,規模小,隊伍還不夠強大,發揮的作用不大。目前,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涉及奇異果、蠶桑、蔬菜、苧痲、生豬、豆腐幹、黃豆、花椒等產業。全縣共有17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其中:專業合作社15個,專業協會2個。涉及11個鄉鎮、121個村,741個農業社,共有會員31722人,佔全縣農戶的31%。帶動農戶65000戶,佔全縣農戶的64%。其組織形式主要是會員型、入股型、協會型。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產業劃分,種植業有15個、畜牧業1個、加工業1個;從社員所在區域劃分,村內2個、鄉內15個;從興辦方式劃分,農民牽頭興辦的10個、企業牽頭興辦的3個、農技部門牽頭興辦的4個。從登記情況看,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的有13個,在民政部門登記的有4個。全縣農產品行業協會1個,即武隆縣奇異果生產發展技術協會,該協會是由縣農業局牽頭興辦和管理的一個行業協會,主要負責全縣奇異果的生產管理和產品的銷售,共有會員56人,會費5000元,縣財政撥款5萬元。
三、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存在的問題
由於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還處於初始階段,從總的情況看,還存在規模小,發揮作用不大,發展不平衡,管理體製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農民認識不足等問題。
1、發揮作用不明顯。我縣18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隻局限於生產,多為自產自銷,沒有形成共同體,多為初級農產品生產者,本身不從事加工,產品在此未實現增值。未將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納入社會統一的大市場中。比如發展較好的豆腐幹協會,基本上是一家一戶生產銷售,協會根本沒有在生產銷售上統籌安排和協調。有的專業合作組織的行業加工未跟上,使得這些行業的產品銷售困難,農民收入較低,效益不高,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自身的發展。
2、組織內部機構不規範,組織化程度不高。一是全縣大部分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內部機構不規範,鄉鎮行政領導任職較多,以至行政幹預較大,在生產計畫、銷售計畫等方面並未召開各股東大會,而隻是幾個組織負責人說了算,內部機構的監督製度、民主製度不健全。二是組織化程度不高,表面上是合作組織,而實際上是農戶分散經營為主,難以在技術上、服務上、利益上形成真正的聯合。
3、認識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由於農民的市場意識不強,一家一戶生產經營已成習俗,對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缺乏認識,加之各級各部門對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不夠,因此發展緩慢。
四、對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意見。
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產生和發展,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進程中擔當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滿足了農民致富的需要,增強了農民市場競爭能力。它是聯系農民走向市場的紐帶,是連線農民與科研、教學、農技推廣單位的橋梁,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一支新生力量,已經成為「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一種新的組織載體。但從我縣的情況看,發展還處於初始階段,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要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順應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在此除了農業部門的技術指導、信息提供,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自我建設、自我強大以外,急需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扶持。1、用現代企業觀念建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將組織公司化、機構規範化、運作合理、合法化。現代企業觀念要求政企分開,把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納入社會市場經濟的大範疇,以需求為導向,並不斷完善自身的機構設定和組織規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一定要在自身運作上嚴格監督製度,組織的重要決定要集思廣益,註重民主。
2、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興辦經濟實體。在業已形成的主導產業中,圍繞加工、銷售等環節興辦經濟實體,是增強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服務實力的有效途徑。興辦小型銷售或加工實體可充分利用會員的分散資金設備和剩餘勞動力,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減輕組織原材料供應不穩定、成本高的困難;又增加了積累,改善了條件,提高了服務能力和服務水準,使服務由生產經營中的某個環節,逐步向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延伸,實現全方位、系列化服務。
3、建立健全利益機製,激發組織活力。利益驅動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農業微觀經濟組織的建設是農業市場化的主要內容,多元化組織的參與主體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目的而來的。所以必須處理好諸多參與主體的利益分配關系,形成一種相輔相成、互相有利的利益機製。這種利益機製還要擴展到組織內部,比如把組織的產品銷售量與各成員的利益聯系起來,按銷售額提成,多銷多得,調動廣大成員的積極性。
4、要強調「堅持一個基礎,保障『三民』原則」
政府在引導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過程中,始終要把它作為廣大農民在自願、互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濟合作組織,農戶入會自願、退會自由、管理民主。按「民辦、民管、民受益」的「三民」原則,製定符合廣大農民實際特點和需要的一些管理製度,使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既有凝聚力和活力,又增強其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6、製定其他優惠扶持政策
一是在土地承包方面。鼓勵農戶間進行合理的土地流轉,使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鼓勵農戶用土地入股成為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一員;二是人力支持。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產業、組織都必須加大自身的科技含量,要有現代行銷的觀念。政府鼓勵廣大專業人士置身於農村合作組織組織的建設中。專業人士不僅要有農業科技人員,還應有高級管理人員、行銷策劃人員、有超前意識的人才。建立工作補償製度,並把對這種專業人員的補償或獎勵與其業績相掛鉤;三是稅收支持。1994年我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已對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化等作出了規定:「對其提供的技術服務或勞務所得的收入……,暫免徵收所得稅。」,鼓勵一部分有條件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興辦了一批小型經濟實體。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正在起步,就更需要縣財政在稅收這一方面的支持、優惠;四是資金支持。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國家扶貧資金、項目資金、貼息貸款等優先安排給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使用。各金融部門也要積極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在貸款上給予優惠和照顧。
7、正確處理好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各級政府的關系。
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與引導,這和民辦原則並不矛盾,這種扶持與引導需要把握住幾點:①政府要製訂必要的扶持政策,予以正確引導;②政府部門切不可包辦代替,把農村專業經濟組織搞成官辦組織;③當地政府領導不要在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擔任實職;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可以自主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兼職或任職;⑤充分尊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經營自主權和財產所有權,不能搞「平調」,不能加重其負擔。

                            武隆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2003年7月21日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武隆縣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調查報告@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