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大足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情況的調研報告


大足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情況的調研報告 

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是解決“三農”問題,其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農民增收問題解決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我縣農業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86.33 %,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近幾年,通過認真落實貫徹中共中央、市縣有關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鼓勵和發展農業產業化,最佳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就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來講,出現了土地流轉難、農民收入的成長幅度小,增收難度加大等問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成長5%左右,嚴重製約了全縣經濟的整體發展。為此,按照縣委、縣府的安排,縣人大組織了兩個調研小組,採取以座談會和實地走訪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對我縣的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匯報如下: 
一、我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的現狀
農村土地流轉現狀
1、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24個鎮鄉、50個社區居委、2063個村民小組。農地67萬畝,人均農地面積0.84畝,經過幾年的大膽嘗試,土地流轉的範圍更大,形式更加多樣化。目前全縣土地流轉的面積有4.07萬畝,佔農地總面積的6.07 %,土地流轉方式以轉包和出租為主,轉讓、互換、土地入股為輔。轉包面積有3.2萬畝,佔流轉面積的78.6 %;出租面積0.41萬
畝,佔流轉面積的10 %;轉讓面積2000畝,互換2600畝, 土地入股、轉讓、互換這三種形式共佔流轉面積的11.4%。農戶自發流轉和村組織流轉是我縣土地流轉的主要做法。土地流轉的方向主要有五個:一是流向外來耕作戶;二是流向專業承包戶;三是流向農業企業;四是流向一般農戶;五是流向其他單位。
2、土地流轉的特點?
 、堅持農戶自願、協商、有償原則。全縣流轉的  萬畝農地中,農戶自願流轉的佔98%。                                                          
、土地流轉收益是農民家庭收入的補充。土地進行自發流轉的農戶一般是從事第二、三產業或兼業,家庭收入以二、三產業和財產性收入為主,土地流轉收益是家庭收入的補充。
、村社集體組織流轉的土地基本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土地收益較高。
農戶自發流轉的期限短。
農民增收的現狀
全縣現有農戶21.82萬戶,農業人口79.86萬人,農村勞力41.92萬人。2003年,全縣堅持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使農業綜合效益穩步提高。全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747元,比上年成長5.1 %。
1、農民外出務工是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來源
經濟活躍的龍水鎮等臨街處的農民主要靠手工業,進城打工增加家庭收入。而在偏遠山區的農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如高坪雲頂村12社就有80%的外出打工人員。中敖全鎮也近50%的農民靠外出打工。
2、國家政策扶持農民增收
推進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退耕還林政策給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
3、產業結構調整、引進企業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業主製經營帶動了農民增收。農民將土地轉讓出去,不投一分錢就可以得到每畝700—800斤稻穀的補償,如龍崗明星村、中敖明月村等。
二、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中存在的問題和阻礙
存在的問題
1、土地流轉程式不規範,無序流轉現象嚴重
農村中多數是農戶自發流轉,口頭協定多,無具體的契約依據,長期如此,這樣很容易引起土地糾紛。通過政府協調引進的企業、業主大戶等許多也沒有標準的契約文本,違約責任也不十分具體和明確。
2、修建鄉村公路任務重。
鄉鎮建設鄉村公路既無資金,又不嚴格按照一事一議製度籌資籌勞。不但影響了農民增收,還加重了農民負擔。中敖鎮中塘路屬省道,三百萬元的公路款全部轉嫁給老百姓,而周邊潼南縣的五桂鎮修同一條公路需投資1400多萬元,沒有要農民出一分錢,這樣中敖鎮許多老百姓怨聲載道,既緊張了幹群關系,還影響了農業稅的徵收。
3、農業產值、附加值低下,撂荒土地現象嚴重
農民溫飽雖已解決,但增收幅度不大,收入差異懸殊較大,調查戶中人均年收入最高達3566元,最低人均年收入不到20元,因為農業投資大、周期長、收益低,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這就造成外出務工農民逐年增多,留下的是老弱病殘,田土無人耕種,在偏遠山區尢為突出。中敖加福村五社273人,外出務工的近100人,高坪的月台村,荒蕪土地達三分之一。
4、土地流轉達不到預期效果
部份農民貭素較低,小農意識強,狹隘的自私心對規模經營阻力很大,既不願意轉租給業主,自己又不積極經營,使得很多鄉鎮無法引進企業。
農民增收中的障礙
1、農村科技缺乏
農村文化服務體系較弱,信息不靈、交通不便。加之農民自身技能低,技術欠缺,接受科技的能力弱、依賴性強。即使外出務工,也隻有靠苦力、勞力,不但勞動強度大,還達不到預期的收入。
2、農村基礎設施滯後
農村基礎設施滯後,水灌、電灌設施癱瘓較多,仍然是靠天吃飯。
三、建議
土地流轉是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重要途徑,“土地不搞活,農民難致富”,土地流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關鍵是我們如何引導農民將土地流向專業大戶和農業企業,使土地形成連片種植和規模化經營。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促使農民增收,建議如下:
1、規範和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推進城鎮化進程。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農業企業化經營,使土地向種養殖能手集中,果園、堰塘、水庫和四荒地向專業戶集中,實現土地的規模化經營,引導農民致富增收。
2、加強農民知識培訓,提高農民貭素
農民現實主義嚴重,抗禦市場風險能力差,這主要是因為農民文化貭素差,農業科技水準低。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農村技術的培訓,強化農業技術服務推廣體系建設。搞一些符合實際的短平快項目,拓展農民創業空間,使農村由習慣型、傳統型生產向專業型、技術型轉變。
3、加大農業投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政府應加強對農村公路、電訊、學校、醫療、能源等基礎設施的投入,重點要投到特別需要的鄉村,要扶小扶弱,不要扶優扶強。
4、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
減免農業稅,增大對農村的轉移支付,減少農民對各種公益事業的投資。
5、科學合理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
建立健全專門的服務網路機構,構建互動的服務網路。加大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培訓力度,拓寬農民外出務工的途徑,減勉農民子女在縣內入學的選校費。對外出務工回鄉創業的農民,享受與外來投資企業相同的各種優惠政策。
6、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是農民增收關鍵環節。
在穩定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積極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克服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鼓勵和支持境內外投資大戶和農民大力興辦龍頭企業、批發市場、科技示範園區、發展專業協會、運銷隊伍、農村經紀人隊伍、服務實體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市場中介組織,採用統分結合、股份合作、契約契約、市場中介等多種形式把農民和市場連線起來,把農業生產與科技的推廣套用結合起來,給予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優惠政策扶持。
二OO四年三月十一日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大足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增收情況的調研報告@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