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事跡材料

農村優秀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跡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英雄壯舉,——這位山下普普通通的農村黨支部書記,懷揣一顆一心為民的熱心,投入滿腔的熱情,引領民眾調整產業結構奔小康,使村成了全區產業結構調整示範村和遠近聞名的致富村。這位52歲的農家漢子,他用真心、真情與大愛,譜寫出一曲動人的奮鬥與奉獻之歌……
競選村乾勇挑重擔
村位於縣鎮東部,離縣城18公里,公路穿村而過,交通條件優越。長期以來,由於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民眾思想落後等原因,該村發展一直滯後,民眾增收困難。

那時候的村不僅窮,且治安混亂,民事糾紛多,是遠近聞名的「爛桿桿村」,村幹部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調解民事糾紛上,計畫生育、產業調整等工作難以推動。村民們長期延續著傳統的種植方式,生產效率極低,守著一壩好田土,過著貧困的苦日子。

看著這樣的狀況,沒有在村里擔任任何職務的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富不能只富自己,要帶領大伙兒一道奔上致富路。堅定了這樣一個信念的在毅然拋開了跑運輸和經營預製板廠年10多萬元純收入的事業,競選為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如何讓本地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轉化為村民增收的經濟優勢?這是上任伊始擺在他面前的首要問題。經過一番苦苦思索,最後,他得出結論:造成村里落後的原因,首先是「人」的問題沒有解決好。

於是,他一上任,就把村班子建設緊緊地抓在手上,嚴格執行「三會一課」、黨支部和村委會學習、黨員議事、民主生活會、黨風廉政建設、黨員一對一幫扶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支部班子整體合力不斷增強。村黨支部先後制定了村務公開、黨支部和村委會聯席會議等20多項村級管理制度,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和老黨員組成的村務、黨務監督領導小組,定期聽取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匯報,避免了以往各項制度貼在牆上得不到落實的現象。

同時充分發揚民主,實行村民自治。讓民眾有充分的知情權、發言權;嚴格按照《村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辦事,實行村民代表議事制度。村裡的土地發包、建設工程的立項和發包、救災物資發放、特困戶等重大事情都是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後,由村委會具體落實。由於工作公開、公正,增強了民眾對村幹部的信任,密切了幹群關係。在上級黨委的指導下,把有經濟頭腦、敢闖敢幹、年輕有為的能人吸收到黨組織中來,進入村兩委班子。短短几年,先後發展黨員13名,湧現出了楊新明、馬銀萍等一批覺悟高、觀念新,帶富能力強的黨員。

調整產業謀富路
班子力量增強了,人的關係理順了,接下來,就該是如何帶領民眾增收致富了。

該如何帶領民眾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心中有個明確的思路。他決定,要從改善本村生產生活基礎條件做起。於是他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215萬元,組織村民投工投勞,連續實施了陰溪、廣寨、毛坪、邊江等4個村組的人畜飲水,新修和維修農村水利溝渠2200米,修通3條通組公路,2條機耕道,硬化6條村主幹道,全村實現了組組通公路、組組喝上自來水的目標。

致富「道路」打通了,因地制宜,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到浙江台州市,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和磋商,成功引進台州市一位客商前往本村投資60餘萬元,建成了110畝大棚西瓜基地,當年創收50多萬元。

引進外商種植大棚西瓜,為村民致富找到了突破口。民眾不但有了土地租金收入,還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願望。更重要的是,部分農民在大棚西瓜基地打工學到種植技術後,主動發展西瓜產業。大棚西瓜成功後,民眾的視野得到進一步開拓,對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信心十足。

有了這樣的基礎,「第二步」走得順風順水。11月,他組織、提紅、沙壩河等村68名欲從事果林種植的民眾前往貴陽市烏當區參觀萬畝桃園、萬畝梨園和萬畝楊梅園。這一行動大大激發了民眾發展果蔬種植的熱情,紛紛放棄了傳統農作物的種植。全村種植西瓜達600畝,甘蔗160畝,蔬菜200畝,草莓20畝,民眾靠西瓜、甘蔗、蔬菜和從事銷售工作純收入達750萬元,人均增收元以上。
顧大家忘小家,當村里急需人才時,毅然拋開了自己幹得紅紅火火的事業,放棄了年10多萬元的純收入,勇挑支書、主任這一重擔,一心一意投入到村里工作中去。

當年,他貸款20萬元率先發展生薑,實現了豐收。但由於村務忙,沒有更多時間跑市場,他錯過了銷售的最佳時機,結果10多萬斤生薑全都爛在地窖里。

是個膽大的人,但也是個心細的人。他有個習慣,就是將平日裡做過和該做的事情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當然,這些做過和該做的事情無一不是圍繞民情展開的。如:「11月13日今天天氣很冷,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太早,氣溫突然就降低了,為防止大棚蔬菜被凍壞,鎮裡來了48名幹部和我們村『兩委』幹部一起幫助邊江組的大棚蔬菜種植戶搭建大棚。從中午12點開始,大家冒著寒風和冷雨,在僅有2℃的低溫環境連續工作了6個小時才把大棚全部搭好。看到大家一個個滿腳泥巴,冷得手腳僵硬,嘴唇發紫,鼻涕直流,但沒有哪個叫苦喊停,只是在賣力地搭棚,民眾很感動,我也很感動,同時心裡的一塊石頭也放下了,民眾的大棚蔬菜有救了,眼前的這片田野又有希望了。高鴻書記臨走時,吩


咐辦公室工作人員送給我一些『黨群連心服務卡』,發給種養大戶,今後有什麼困難,隨時可以撥打上面的電話號碼求助。今天雖然很冷、很累,但是很充實,我們幹部就要這樣心繫群眾,隨時為民眾做好事解難事,做民眾的『貼心人』……」這樣的「民情日記」,記了滿滿幾大本。

6年來,他一心撲在村裡的工作上,在每一個項目建設中,都可以看到他不知疲倦、揮汗如雨的身影,有時逢年過節都不能呆在家裡與親人吃上一頓團圓飯。妻子經常心疼地戳他的頭:「你還要不要命?你不為自己著想,還得為我們幾娘崽著想啊!」說起那一次的經歷,兒子楊濤至今感到後怕。

去年冬天,為了幫村里廖業順、姚釵妹等幾個獨身子女戶、特困戶建西瓜和蔬菜大棚,父親與村幹部一起頂風雪,冒嚴寒,連續奮戰了半個多月。一次,剛立起的鐵架子突然向一邊傾斜,眼看就要倒下來砸傷地里的兩個村民,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正在旁邊綁鋼絲的飛身而起,高喊:「閃開!危險!」一個箭步跨到兩村民跟前,用自己的身軀挺住倒下來的數百斤重的鐵架子,保護了兩個村民。「楊支書完了!」村民們含著淚將他送到醫院。兩天後,他醒了過來,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除了內傷,脊背還被刮傷一大片。

上任6年來,楊再練經常往返於省、地、縣之間,向各級爭取到各項發展、建設資金500多萬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援,加快了發展的步伐,也大大減輕了村民們的負擔。雖然爭取到大量的建設資金,幫助民眾辦了不少實事,但他卻從來沒有要過一分報酬,也沒為自己報過一分錢的出差費,甚至,在修建村辦公用房時,他多方籌措並動員家人拿出修房子的9萬元錢來解決建設資金缺口,建成了一座540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在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出來的土地時,他先讓其他承包人挑選地塊,最後他承包的是耕作條件最差的低洼地;83歲的母親按照村規民約應該享受低保,他卻主動把名額讓給了其他的困難戶。

以前跑運輸的同事打趣他:「你這個支書當得也太虧了,一年十幾萬的收入你不要,偏要累死累活領個幾千塊,還要倒補幾萬塊!」「個人惱火不怕,只要老百姓富裕了就值!」短短一句話,是對家人和朋友的答覆。

無疆大愛暖人心
養兒防老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難解的一個結,總怕無兒無女老來孤苦無依。但這一結對村村民陳長富來說,已經完全解開了。老人活了102歲,晚年衣食無憂,還有專人煮飯洗衣照顧飲食起居,生活過得不但不像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就是兒孫滿堂的老人也不一定像他那樣被照顧得周全。

這全都源於他生活的村子有位好支書,這位好支書,不但每月花300元專門僱請一個村民為他煮飯洗衣照顧其生活起居,在他生日時,還帶領村「兩委」上門為其祝壽。在他100歲生日時,更是熱熱鬧鬧地為老人辦了一場生日酒宴,讓老人高興得合不上嘴。老人去世時,支書又為老人舉行了一個熱鬧的葬禮,並為老人披痲戴孝,了卻了老人一輩子的夙願。村民們見了,十分感動。這個支書就是,他用實際行動,在梵淨山下的一個村落里,演繹了無疆大愛,身體力行推動尊老助弱風氣盛行。

今年56歲的楊臘秀是一名困難黨員,體弱多病,常年需吃藥打針,高額的醫療費使得家裡債台高築。時常拿著自己家裡的米和菜幫助他家,並省吃儉用,共送去了800元的資金幫扶。新寨組楊建發、灣頭組袁昌富是村裡的兩名特困戶,得知兩家沒有電視看的訊息後,馬上拿出1400元為其買來電視,並為其安裝了小型電視信號接收器。

把全村每一位村民的冷暖都時刻掛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對困難家庭,除加大「造血」功能的培訓力度外,還自己掏錢並動員致富黨員捐資,為他們解決當前生產、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對孤寡老人,逢年過節他都自己掏錢買禮品,噓寒問暖,儘可能地讓老人們安享晚年;遇有孤寡老人去世,他甘當孝子按當地風俗跪拜送終操辦後事。對種養大戶,遇到困難時,他隨叫隨到,幫助解決難題。當村里蔬菜種植大戶的產品滯銷時,他冒著嚴寒,幫助種植戶半夜三更將蔬菜運到銅仁市,並親自設攤銷售,同時還為他們做市場調查。

「村幹部要有愛心,把每個村民的冷暖掛在心上!」把全村的民眾看作自己的親人,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也傾其所能盡力幫助。初雪凝災害期間,一輛滿載旅客的班車被凍在村中的省道線上。他得知情況後,燒了一大鍋熱茶,做了可口的飯菜,與妻子一起冒著風雪送到車上。5月15日,在獲知四川省汶川縣地震災情之後,組織村黨員和民眾為災區捐款14833元,他自己捐出了600元,全力支持受災地區重建家園。「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大家幫一把,困難就會小些,痛苦就會輕些。」為了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帶領村「兩委」多方爭取,先後投入1萬餘元購買了電教設備、電教光碟,定期組織村民觀看、學習各類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術知識。積極興建農民文化書屋,配備文化、種養技術、法律知識等各類圖書1000餘冊,給村民提供了一個「充電」、休閒、放鬆的環境,促使村民成為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農民。同時,購置了羽毛球、桌球、棋類等文體用品,促進村民強身健體。組建了3個歌舞文藝宣傳隊,經常舉辦各類民眾喜歡的文藝表演,並將國土知識、計生知識等國家政策寓於節目之中,使村民在娛樂的同時也了解了國家政策。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村民之間扯皮打架、喝酒賭博的事少了,學習健身、唱歌跳舞的人多了,民風得到了極大轉變。

上任6年,用一顆火熱的心,艱苦奮鬥,默默奉獻,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用自己的言行實踐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諾言,為黨和民眾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3》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農村優秀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跡@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