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 農村農業工作總結

依靠科技促進地區新農村建設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筆者就依靠科技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了如下思考:

一、****農村發展現狀

****農村經濟底子薄,農業「造血」功能差,加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低,經濟總量不大,工業反哺農業和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極其有限,城鄉差距突出,統籌城鄉發展難度大,農村人口多,勞動力總體素質偏低,培養新型農民的任務重,農業基礎設施和經營方式落後,調整農業結構和提供公共服務的任務更為艱巨,這就決定了****新農村建設任務的緊迫性、艱巨性和長期性。

~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3241元,要實現「xxx」期末城鎮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標,必須使科技深深紮根於廣大農村,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讓農民從科技進步中得到實惠;必須突破生活環境的制約,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不竭的動力和強大的支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二、依靠科技進步,促進新農村建設

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民文化素質、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地區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

三大目標

1.強化技術集成套用。加強新農村建設技術的綜合集成,開發成套技術、設備,初步建起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等技術體系。

2.強化技術轉化和推廣。轉化套用一批成熟、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增加糧食單產量,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特色優勢產業明顯發展,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農村資源節約取得顯著成效。

3.強化技術綜合示範。大力扶持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科技示範村,新農村推進村發展科技示範戶,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努力促使農民增收。

六大舉措

1.建設現代農業。繼續實施好「豐收計畫」和「兩新項目」等,重點推廣套用水稻現代化生產技術、小麥玉米兩熟優質超高產技術、玉米優質高產高效技術和地區糧食安全預警系統。發展金橋大米等優良品種,精心包裝和農產品深加工;有效利用旅遊景區的資源優勢,用工業發展手段經營農業經濟,發展觀光農業和綠色農業。

2.培育特色產業。推廣農村資源節約和生態科技,培育一批農村資源節約和生態環保產業,提高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跟蹤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套用,延長農業產業鏈。以「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一民一技」為方向,培育一批農村資源型特色產業,如金橋的蠶桑、叢林的花卉苗木、黑山的獼猴桃和方竹筍、青年的茶葉和水果等,促進農村生產經營的專業化。

3.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支持有條件的農業企業從事技術研發,增強行業帶動能力,形成一批名牌產品。指導獼猴桃系列產品的加工,鼓勵山藥系列產品的開發,扶持山地雞和生豬的產業化經營等,支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開展規模化經營。

4.完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以科技特派員制度和農業專家大院模式為重點,推廣一批農村科技服務創新模式,把各種科技要素引入農村一線。通過「村村通」等信息服務模式,推進農村信息化,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以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為重點,培育一批農村科技服務中介。

5.培養新型農民和最佳化科技人才隊伍。引導開展「十百千萬農民科技培訓」,培訓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造就一批新型農民和種植業能手。以鎮科技助理、村科技員、農村科技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等為重點,不斷提高農村科技服務人員的素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科技服務人員隊伍。

6.開展試點示範。選擇不同區域、不同產業發展水平、不同文化民俗背景等各具特色的農村,有針對性地篩選成熟技術,開展集成技術與典型農村的耦合研究,從鄉村、城鎮等層次開展示範,引導建設科技示範村、科技示範鎮。

三、紮實推動農村科技事業健康發展

加快建立覆蓋農村的公共財政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落實財政新增教育、科技等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規定,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廣大農村。有條件的村鎮,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步子可以更快一些,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加快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事業管理制度。合理劃分政府與市場的責任,形成以政府為主導,政府、社會和市場多主體參與、協同提供農村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發揮政府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的主導性作用。另一方面,要為社會和市場組織參與農村公共品供給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民間資金和社會資本以各種形式進入農村社會事業,滿足農村對公共產品和服務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推動農村科技事業健康發展,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社會服務。

加快建立城市人才對農村的支持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完善城鄉之間、鄉鎮之間的對口支援機制。通過行政協調、政策引導,形成城市科技教育系統對口支援農村科技教育系統、農村科技教育資源富裕地區對口支援農村科技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良性關係。鼓勵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深入農村,為農民服務,開展送科教下鄉等宣傳活動。繼續實施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公共事業人才培訓活動。

加快推動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協同發展。開展農村節水灌溉、沼氣等建設,加大鄉村校舍危房改造力度,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強區職教中心建設,提升職業教育質量,開展大規模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發展遠程教育工程,並把三大工程有機結合起來,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村文教事業蓬勃發展。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依靠科技促進地區新農村建設@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