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快樂是一種選擇
俞敏洪:快樂是一種選擇
隨著新年的到來,同學們緊張忙碌了一個學期之後,2012年寒假即將向同學們張開雙臂,寒假的“幸福時光”令人無比興奮和期待。
把握當下,追求幸福感
幸福和當下的快樂是兩個概念。比如說,一個人好幾天沒吃肉了,吃到一塊肉,好幾天沒吃水果了,吃到一個蘋果,這是人的當下的快樂,並不構成一個人幸福的全部,只是一小部分。人是這樣的一種動物,有時候為了未來更大的幸福,會把當下的快樂犧牲一部分。例如:那麼多學生寒假來到新東方學習,部分意義上就是犧牲了寒假回家團聚、輕鬆過節這樣的快樂時光。為什麼要來新東方學習?大家都明白,因為通過一個寒假的學習,可能未來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就會變得更加容易。
人經歷某一個過程是幸福的一部分,未來達到預期的結果也是幸福的一部分。這意味著什麼呢?一個在寒假學習的學生,他不能以痛苦的心態來學習,如果以痛苦的心態來學習,就等於把現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快樂給消弭了。這樣的話,即使為了達到某個目標,他依然感到自己很痛苦。大部分新東方的學生實際上都有這樣一個本領,就是他們能把現在這種艱苦的學習本身轉化為一種快樂,因為他把這種艱苦學習與自己的進步以及未來的目標結合起來,構成巨大的動力和氣場,讓自己能夠沉浸在這種感覺中,最後變得喜歡學習了。
當一個人喜歡學習並願意沉浸進去,那麼,學習本身就構成了巨大的快樂。所以,一個學生要完成寒假的某一個目標或者是未來的目標,不應該僅僅是為了目標去奮鬥,而是要與現在的快樂結合起來,就是把當下的快樂和未來能夠帶來成就感的快樂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人不斷走向前、走向未來的一種幸福感。很多新東方寒假班的學生是有這樣的能力的,他們大部分是自己願意放棄寒假的休息,選擇來學習的。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是被父母強迫著來學習的,對於這一部分人來說,他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轉化”。既然被強迫來學習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行為,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本來以為是痛苦的學習,通過自己的主動努力,調整心態,變成一個快樂的學習過程。
設立目標,快樂去實現
目標設立要注意兩點:第一點是不能設立自己完不成的目標,因為這個目標的大小跟你的能力是有關係的。人往往會犯一個毛病,就是會設立一個自己可能達不到的目標,例如:有的人說寒假我要背一萬個英文單詞,或者是說背上百篇文章,或者說是讀幾十本書,這些都是達不到的目標。如果達不到目標,即使你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也會給你帶來一種挫折感。人在生活中挫折感太多了,動力就會相應減少。就像爬山,一上來就說要登珠穆朗瑪峰,一般來說肯定是有去無回的。
寒假如果要學習,首先,設立的目標應該是經過了精確的時間計算和對自己的能力評估以後,確實是能夠達到的一個目標。寒假結束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達到這個目標了,心情也會比較愉快。我不主張學生在短時間內,比如說寒假,給自己定一個超級有壓力的目標,因為這種壓力到最後慢慢會給自己帶來緊張和焦慮。
實現大目標需要分階段,要有明確的時間概念。我認為劃分目標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五年,三年就已經很好了,把每一年應該做什麼事情計畫好,再分解到每一個月,最後可能是分解到每一天,也可能是分解到某一個階段。比如學習,如果你把目標分解好了,把時間計畫好了,這個寒假即便不學習也沒有關係,寒假本身就是人休息的時間。我並不主張學生365天每天都學習,這就像一個弓一直張著,從不放鬆,過了幾年,你會發現再給它放鬆的時候,已經回不來了,原因是這個弓已經失去了彈性。
寒假的時候可以學習,但我也建議學生有幾天時間,例如春節,就要完全放鬆,在家裡玩、問候父母、拜訪朋友,或是躺在床上睡懶覺都是沒有關係的。讓整個心情全部鬆弛下來幾天,然後再回去學習,其效率和效果往往是更加好的。
持之以恆,培養思維習慣
目標設立的一個基礎是理性,就是說人要理性地設立目標,而不能感性。一旦目標設立了就不能隨意更改,不能放棄,甚至要超越目標去完成。比如說,你的目標是一天背100個單詞,不能說最後我背了10個就很開心,說100個就是100個,而且你要背到110個,這樣你會感覺到自己不僅是達到了目標,還超越了目標,心情會很愉快。這就是為什麼定目標的時候,不能定超越自己能力、根本達不到的目標。另外,在完成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因為方法的好壞和完成目標的效率高低是密切相關的。有的人兩個小時背100個單詞,有的人40分鐘就能背完,這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一個人的習慣分成思維習慣和日常習慣。思維習慣就是一個人要習慣于思考生命中哪些事情是大事,就是哪些事情對自己最重要,儘可能排除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的事情。人一旦進入瑣碎狀態,眼光就會只盯著那些瑣碎的事情,不會看更遠的地方。所以,思維習慣上一定要學會思考自己大的事情,比如說,我在大學四年到底應該做什麼?大學畢業後應該做什麼?目標是什麼?我做什麼事情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每天都要過一遍,警告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想小事、做小事。
一個人如果過分地關注小事,一輩子就會被這些小事給扼殺了,最後變成一個庸庸碌碌的人。但是,一個人如果能夠關注大事的話,儘管有些小事沒有做完美,但因為大的方向是對的,肯定會走得更遠。所以,思維習慣要往遠的方面想、往遠走,而行為習慣要往踏實方面走。
學要學得有效,玩要玩得開心
我經歷的寒假有幾種類型。有一種類型的寒假就是特別開心地玩耍,那都是在童年時代。學校放寒假,準備過年了,等著爸爸媽媽做年糕、做豆腐、包包子,等著爸爸媽媽用家裡有限的錢去買幾斤肉回來,跟著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打撲克,特別開心地過年,不會想學習的事情。這些都是小時候特別美好的回憶。
還有一種寒假就是雖然特別苦,但特別有成就感的寒假。這種寒假是我在考大學的那三年里經歷的,因為自己一心想考大學,幾個寒假都沒有好好過,基本上都是在拚命學習。到了第三年的時候,即便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我每天都要學十多個小時,根本就不出門,在家裡背課文。那一年的大年初一,我從上午6點一口氣背到晚上6點,背了整整六篇課文,而且背得滾瓜爛熟,特別有成就感。
進入了大學以後,第一、第二個大年初一我是回家過的,但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因為寫論文等事情,有一年寒假我就沒有回去,在北大校園裡過了一個特別孤獨的寒假。後來想想這也是成長中的一種經歷,就像現在很多學生寒假就留在學校或者來到新東方學習,舉目無親,每天上五六個小時的課,內心是有一種“悲壯”感的,但這種悲壯是人成長的一部分,我覺得特別重要。
工作了以後,我對寒假就比較淡漠了。結婚以後,就是跟家人一起過,拿幾本書看一看。但自從有了新東方,寒假就又不一樣了。有了新東方以後,大概從1995年開始,新東方就有全國各地的學生來北京報班,我一般寒假都要去上課,中間也就休息三四天。這期間的大年三十通常還會跟學生一起過,唱歌、跳舞,一般要鬧到大年初一凌晨,大年初二好好睡一覺,大年初三又背著書包給學生上課去了。那段時間就是跟學生打成一片,到現在新東方還有大年三十慰問學生的傳統。
寒假學習就要學好,玩就要玩好。如果你想寒假努力一把,那就在寒假學出成就來,將來回顧的時候會覺得這個寒假過得值得;如果你就是想玩的話,也不要在乎這個寒假“浪費”一些時間,讓自己玩得開心,回來後以愉快的心情更加努力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