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東
· 文學進入當代以來,文學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以往文學的生產者是高高在上的社會精英或文化人,他們和社會大眾是屬於不同階層的,而現在文學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並不是相互對立或分離的傳統社會階層,而是由相互轉化和滲透的階層組成。也就是說,文學的生產主體和消費主體是交叉重疊的,是模糊化的。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是當代社會生產效率的快速提高,教育和科學技術的普及,以及電子媒介信息的迅速流通,使得各個階層的生存能力普遍提升,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其文化知識的差異日益模糊或消失,於是,文學與文化不再是某一個獨特階層的專利,而變成了大眾共享的精神財富。
· 進入新世紀,整個文學涌動著時尚化、娛樂化的潮流。這與文學傳播和接受的結構發生變化有很大關係。從具體的層面來看,今天的兒童文學作家很多已經自覺地調整了自己的寫作方式和價值追求,把以娛樂化的方式爭取讀者放到了第一位。
· 我期待社會給予娛樂化兒童文學以理性的審視。我相信作家們會在娛樂化形式下進行藝術的探索,進行人心的建構,相信在任何時代裡,作家都不可能是墮落的一個群體。如果說,以往幾代兒童文學作家是在充當兒童的引導者或老師的話,那麼今天的新生代兒童文學作家在做兒童的朋友,他們發現了兒童,也發現了兒童文學在這個時代的位置。
· 兒童文學理論批評的重建確非一日之功,它不但依賴於理論批評界同仁的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而且還依賴於創作界給予支持和理解,也依賴於整個社會對兒童文學的重視,這樣兒童文學內部的創作和理論批評形成良性互動,兒童文學界和其外部環境也形成良性互動。
· 文學創作與接受雖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根據接受美學的觀點,文學創作只要作品到了讀者的手裡,得到了讀者的肯定,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但這並不否認創作過程中作家主體的獨立性,很大意義上來說,作品的優劣取決於作家主體的創造力、創新精神、感悟力和文學素養、知識結構,而與讀者關係不大。
· 無論是兒童文學創作,還是成人文學創作,其目的和動機都不可能是唯一的。我個人覺得文學創作至少有四種:一種是為自己而創作,有些文學作品作家在寫作時絕對沒有考慮過讀者的,比如許多作家寫的童年時代的回憶性文章,基本是作家的「童年情結」的反映,作家寫作是為了滿足一種回歸心理,一種戀舊情結。 —— 譚旭東名句
· 從文學發展史來看,有些文學作品就是為少數人寫的,沒有必要得到大眾的廣泛喜愛,它本來就不屬於廣場藝術,而是屬於少數人的藝術。這一點,已是一個文學常識,無須例證。
· 兒童文學商業化寫作本身也需要美感或審美品質來支撐,沒有美感的力量,沒有較高的審美品格,一時跟風,滿足兒童追求時尚的心理,是不可能獲得長久的認同的。
· 如果我們的兒童作家一方面高呼回歸兒童,回歸文學,追隨永恆,一方面又極力要追求碼洋,堅定地走商業化道路,這難道不是主體性迷惘嗎?也許兒童文學本來就悖論重重!?抑或兒童文學永遠站在十字路口徘徊?!
· 從上個世紀五四時期以來,中國兒童文學經歷了幾次重要的藝術轉型,五四時期的兒童文學的「兒童本位」到三、四十年代的革命主題,到五、六十年代的現實主義和童心主義的合流,再到新時期的「兒童本位」的復歸,兒童文學基本上擺脫了政治意識的控制而成為藝術化的創造。
· 近幾年來,大部分作家堅持嚴肅的人文寫作姿態,他們的創作以關注兒童的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為立足點,以古典主義的情調、浪漫主義的語言、現代的兒童觀來建構自己的文學世界,極力張揚作家的理想主義和個性主義,把幻想的、唯美的、純淨的兒童本質還給兒童,讓兒童在符合自己思維和想像力的空間裡尋找快樂。 —— 譚旭東語錄
· 走都市青春流行路線的「時尚寫作」是當下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兒童文學的時尚寫作並不奇怪,它的出現與一批具有中產階層經濟地位的作家的出現有關,與小資情調不謀而合,與都市少年的浪漫閱讀需求緊密結合,它看似沒有價值判斷,看似缺少傳統的「教育主義」兒童文學創作的思想高度,也沒有人文主義寫作者的高雅的精神姿態,實際上「它在拒絕陳腐價值和尋找新的價值之間躁動不安地掙扎」。
· 商業寫作是一種非常看重市場贏利的寫作,往往是先有市場,然後才有「創作」,一般來說,商業寫作是作品尚未出世,宣傳廣告已經先行策化並已出場。
· 「低齡寫作」是近年來不單成了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新話題,在整個社會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論。所謂「低齡寫作」,說白了,就是少年出書。它主要有這樣幾種情況:一是受家庭薰陶。
· 「地域寫作」在兒童文學界也是值得注意的現象。地域寫作與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是密切相關的。從文學發展史來看,地域文化一直是作家難以擺脫的情結,故鄉、故園的自然風物,鄉俗人物、歷史遺蹟、文化傳統從作家的童年、少年時代起就感染著作家,薰陶著作家,日積月累,這就逐步形成了作家的「鄉土依戀」。而這「鄉土依戀」情結又是兒童文學創作的情感之源並自然形成兒童文學作品的重要母題。
· 網路寫作的流行在成人文學界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現象引起許多評論家的注意,網路寫作依託的就是網路媒體——網際網路作為傳媒,它與傳統大眾媒體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互聯性,它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憑藉計算機的互聯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共享同樣的信息。 —— 譚旭東語錄
· 實際上隨著文化價值觀的多元化取向越來越明顯和作家對寫作目的的定位越來越分化,兒童文學寫作還可能出現更多的路徑與方向。但多元化的寫作使人們看到了兒童文學寫作的繁榮氣象,人們沒有理由懷疑中國兒童文學會在新世紀的取得更加驕人的成績。
· 百年來中國兒童文學取得輝煌的成績,從創作到出版,到理論批評,都湧現出了一代代人,一批批好作品。不過兒童文學理論批評在當下勢單力薄,與熱鬧的創作和出版相比,確實顯得有些寂廖。
· 治史很難,這幾乎是所有學人的看法。做文學研究,特別是要做好理論批評,必先做史料整理。但對文學發展階段的作家作品、文藝思潮和文學運動做系統的梳理,是需要花很大功夫和精力的,尤其需要研究者要有耐心和韌性,要有耐得住寂寞,甘於坐冷板凳。當代學人中,舉凡學問紮實、見解精深者,都是從史的梳理開始的,都是首先占有了第一手的文學資料,才獲得文學的發言權,才敢於對文學系統的每一個部分作出準確的藝術判斷的。
· 當前兒童文學理論批評確實滯後,老一代的理論工作者都在以急切的心情呼喚理論批評新一代的成長。年輕的批評工作者和愛好者本來就缺少理論的功底與批評的才華,更何況受到商業文化和消費文化的影響,年輕的作家尚不能潛心於精品,批評家即使有一番熱情,也無可奈何地陷入了「無米可炊」的尷尬境地。
· 也正是作家們詩人們在新世紀來臨的文化轉型期及時調整了創作心態和方向,所以近兩三年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重大成就就是實現了與世界兒童文學的國際對話,一批作家和詩人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了現實主義、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藝術的有機因子,將自己的創作與全球化的文學話題與焦點結合起來,與兒童的本質和兒童文學的本質結合起來,突破民族性、地域性、私人性的局囿,建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兒童的公共文學審美空間。 —— 譚旭東名言佳句
· 世紀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兒童小說、童話,還是兒童詩、幼兒文學的創作都呈現出了良好的勢頭,特別是兒童小說、童話的創作隊伍顯得更為整齊,更為強大,而兒童詩也開始走出了上個世紀90年代的低迷,開始新的探索。可以說,新世紀的兒童文學創作,展示了新世紀中國文化的一片獨特風景。
· 新世紀的中國兒童文學充滿著生機與活力,作家詩人們不甘寂寞的進擊姿態和走向更為深廣的審美世界的執著精神,讓人看到了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繁榮的可能。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兒童文學在新世紀裡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迎來新的輝煌。
· 藝術自覺性與商業欲望的矛盾。即作家在商業化寫作與出版語境裡無法保持自己的藝術自覺性,陷入主體迷失的困境,致使作品缺乏藝術作品所應有的價值尺度與精神境界。
· 語言的探索與封閉的知識系統的矛盾。即一些青年作家一方面試圖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但由於其缺少基本的知識積累和文化素養,特別是缺乏大量中外文學經典的閱讀經驗和對藝術理論的不消化,而且其創作的範本基本是兒童文學圈內的少數作品,缺少對東西文化的精髓的領悟,因此其創作實際上是刻意的模仿,有的甚至是粗糲的搬用。
· 新生代兒童文學不應是兒童通俗讀物,更不應該是作家完全為追名逐利而寫作的文字,兒童文學不是誰都可以操持的語言遊戲,是「難度寫作」,是靈魂的舞蹈,是一種高尚精神的建構!衷心希望,21世紀的兒童小說是不斷走向金字塔頂的藝術行為! —— 譚旭東名言佳句
· 作為年輕一代的兒童文學創作與理論批評工作者,我覺得有必要就楊鵬的「十七問」給予一一回應,一來算是對楊鵬胸懷的建設熱情的肯定和贊同,二來也可以表達本人對中國兒童文學未來建設的觀點。同時,希望藉此回答來呼籲更多的人來參與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建設。
· 中國圖書出版進入WTO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挑戰。說它是機遇,是因為與世界接軌是一種發展的必然,而且有利於中國圖書出版走出舊體制的臼巢,有利於激發中國圖書原創力。說它是挑戰,是因為入世必然帶來西方文化垃圾不可避免的進入,這不但會傷害中國現有的出版環境,而且會消解優秀圖書出版對優秀文化傳遞功能。就兒童文學引進而言,近年明顯是升溫的,而且差不多成了少兒出版的基本策略。
· 所有的文學作品都面臨著時間的考驗,面臨著一代代讀者的不斷地淘汰。所謂的經典,就是在時間的淘洗中仍然熠熠生輝,煥發生機和魅力的作品。但經典可能在一個時間段不是屬於大眾的,是難以進入主流閱讀視野的。對這樣的作品,我們不能因為一時不暢銷而否定它,讀者喜歡不是唯一的標準,因為讀者的閱讀趣味和欣賞水平是可以培養的。不過,我贊成兒童文學作家不斷充電,不斷地學習。
· 我覺得面對市場化、商業化浪潮,兒童文學作家,甚至每一個作家都應該堅持「難度寫作」。「難度寫作」是我在幾年前新詩批評中所用的一個辭彙,這裡重用一下。所謂難度,其實就是堅持一種藝術標準,就是創作語言下面沉潛著一定的文化,包含著一定的精神,甚至是帶有永恆真理性的精神,是傳達人類基本人性和道德的力量。
· 我覺得作家應該具有「歷史情懷」。我這裡所說的「歷史情懷」,不是指作家對歷史的緬懷和對往事的迷戀,而是作家應該具有歷史的眼光,歷史的意識。要用歷史的眼光和歷史的意識來審視過去的創作、現在的創作和指導未來的創作,要善於看到前輩的優勢,堅持和繼承前輩作家高蹈的藝術操守,而擯棄那些不符合兒童心靈需要,與藝術相背離的應時應景性寫作。 —— 譚旭東名句
· 兒童文學不但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而且是卡通、網路藝術、遊戲、影視等的重要資源。傳媒時代也是讀圖時代,文學與圖像聯姻是必然的趨勢。文學與影視的聯姻雖然有人認為是影視對文學的收編,是文學借了影視的光,我覺得這只是一個側面看問題得出的結論。
· 我對兒童文學的前景非常樂觀。在少兒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長和良好人格及全民素養的形成方面,兒童文學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兒童文學關涉民族的未來,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在發出「救救孩子」呼籲的同時,就積極投入現代性兒童文學的奠基與建設。
· 營造良好的兒童文學生態環境,使政府重視兒童文學,社會重視兒童文學,教育界重視兒童文學,出版界和傳媒界重視兒童文學,在這種情形下,兒童文學作家和理論批評家執著耕耘,努力創造。簡言之,創作、出版、理論與批評和教學同步發展,才是兒童文學的可持續發展。
· 從上個世紀五四時期至今,中國兒童詩的發展已歷近百年,這百年的道路,風風雨雨,曲曲折折,兒童詩在社會的艱難跋涉中書寫了自己的輝煌。就當代兒童詩而言,雖然社會形態的急蘧變革和文化的快速轉向,使它曾經迷茫和困惑,但其豐厚的積澱和詩人們真誠的姿態卻是文學史、詩歌史無法抹殺的。
· 兒童詩不可能直接給社會帶來經濟效益,但它卻能起到振奮精神,鼓舞鬥志的作用,它是當代少年兒童不可缺少的精神財富。可以說,兒童詩不僅僅是詩,它還是屬於大眾的,屬於人民的,屬於祖國的未來一代的營養品。我真誠呼喚新世紀會有更多優秀的兒童詩出現,呼喚有更多的執著於兒童詩創作的年輕詩人出現。 —— 譚旭東名言佳句
· 兒童詩並不是一個令人尷尬的名詞,雖然兒童詩創作不像兒童小說與童話那麼熱鬧,各出版社和雜誌社的編輯也沒有像對待少年小說和童話那樣去熱心地為兒童詩發表與出版勞心費里,但這絲毫沒有減低廣大兒童詩詩人們創作的熱情。在兒童詩這片園地里,仍然不乏優秀的堅守者和耕耘者,仍然不乏令人驚喜的收穫。
· 建構少兒詩的全新審美空間是當下中國兒童詩詩人所面臨所思考的一個重大藝術課題,它關涉到新世紀中國兒童詩的發展和繁榮,也關涉到新一代少兒的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這一藝術課題的解決需要分兩步走:首先是實現兒童詩由傳統到現代的藝術轉變,然後是實現兒童詩的國際對話,走向世界。
· 時代在變化,兒童詩也應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這是兒童詩詩人必須具備的認識。王宜振是一位早已進入藝術自覺境界的詩人,從他以往的兒童詩創作就可以看出,他一直不斷地進行藝術探索,對兒童詩的創作、發展和兒童詩的本質等進行了多維的思考。
· 應該說,在實現兒童詩由傳統到現代的藝術轉變的過程中,王宜振少兒詩創作是邁開了堅實的一步的。從他的近期的少兒抒情詩可以看出,他力圖用自己的詩歌架設一座跨越兒童和成人的美學橋樑。
· 長期以來,我國兒童詩創作不僅題材狹隘,視角變化不多,缺乏抒情個性,而且在表現手法上也缺少多樣化。特別是一些詩人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識,幾乎沒有自覺地進行藝術淘洗,完全是憑藉童年經驗和一點藝術直覺寫作,導致了詩語言傳統呆板,缺少空靈的藝術魅力,於是難免給少兒讀者一種藝術上的狹隘感。 —— 譚旭東名句
· 眾所周知,近年來,商業文化、電子媒介文化、通俗文化和其它各種社會亞文化紛紛衝擊文學藝術創作,兒童文學也深受影響,作家的心態浮躁,有些人乾脆把嚴肅的創作當成了兒童速食品的製作,或者乾脆以市場碼洋和商業利益為第一標桿,因而創作墮落為商業時代的文化媚俗,作家自我墮落為商業社會的文化勞工。
· 如何將現代的、科學的、符合人性的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在優美的童話中,恐怕值得每一個童話創作者關注。對於有責任感的作家而言,童話在優美的文字,精妙的想像和濃郁的愛意中,無形中完成了對讀者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兒童文學是未成年人的文學,是成長文學,是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的精神對話,因此兒童文學作品無法迴避成人對兒童的教育。
·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接觸到童話,如何能讓孩子在長大後仍然記住自己讀過的童話,理解童話作者的人文主義的關懷,而不是懷疑童話的價值,否定童話的意義,我想,這就是我閱讀白冰童話的感想,而這一點,我以為也值得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作家深思。
· 兒童意識中的「泛靈論」是與原始意識中的「萬物有靈論」同構對應的。作為生命黎明時期的兒童,他們的思維對外在物理世界的把握與原始人一樣處於模糊的混沌狀態,分不清物理世界與心理世界,分不清思維的主體與思維的對象,所以也分不清現實的與想像的東西,這就導致了兒童的泛靈觀念。
· 我們千萬不能憑著主觀臆斷,就對童話作出無征的推測,兒童的生命哲學與童話的世界是同構對應的,從兒童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童話世界的神秘和空靈,從童話的世界裡我們又看到了兒童世界的神秘和空靈。 —— 譚旭東名句
· 總之,對於安徒生的評價,我覺得還是理性的好,既不能過分誇大神化,也不必故意貶低,更不能惡意污衊。而是要以新的視角,新的方法重讀安徒生,全面理解安徒生,吸取安徒生童話的精髓,為建設具有本土精神的兒童文學而努力!
· 兒童文學關涉民族的未來,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在發出「救救孩子」呼籲的同時,就積極投入現代性兒童文學的奠基與建設。新時期兒童文學作家更是把兒童文學與塑造未來民族性格聯繫在一起。
· 「當代文學」概念的提出及當代文學史的寫作實踐開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當時,隨著「現代文學」概念的提出並取代了五四時期就已提出並沿用至50年代前期的「新文學」概念,現代文學史的寫作實踐與當代文學的寫作實踐幾乎在同一時期展開。
· 當代文學史寫作是與「當代文學」的合法性的確立密切相關的。它是在「新文學」概念退場,而「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 連袂登場且「當代文學」需要形成自己的學科話語以後,而走進文學史研究的知識分子的視域的。考察當代文學的進程,分析當代文學發展的內外因素,不難看出,當代文學寫作是非常有意義,其重寫是非常必要的。
· 文學史除了作為文學的「史」的責任外,還擔負著文學知識教育的功能,重寫當代文學史,特別是重寫一部當代大學生的教科書的「當代文學史」,是需要新的眼光、角度和策略或方法的。 —— 譚旭東名句
· 當代文學史的寫作與重寫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期待更為開放自由的心態、客觀公允的立場,期待更為細緻的分析與審視、入木三分的判斷;它需要重寫者站在學科建設的高度,給予合乎歷史邏輯的歸納與清理,需要總結經驗和教訓,給讀者以開闊的視野。
· 文學批評在當下確實面臨著尷尬的生存處境,一方面文學批評失去了學界的認同,另一方面文學批評也面臨作家和讀者的質疑,就是文學批評家本身也對文學批評的社會功能和價值產生了懷疑。
· 文學批評應該力戒浮躁,求真務實。只有求真務實,文學批評才能有益於推動文學朝著健康有益的方向發展,文學批評才能走出當下困境而在整個社會的精神建構中發揮重要作用。
· 我覺得與科幻文學創作的封閉性格局有關。近年來,科幻文學雖然隊伍在擴大,但科幻文學的創作格局還是相當封閉的,還沒有形成一個開放的生態環境。
· 如果,讀者從科幻文學裡不但得不到這一點,而且還陷入邏輯混亂的、迷惘的、焦慮的生存空間,那我就覺得這「科幻文學」作品是偽科幻文學,至少也應該稱之為失敗的科幻文學。 —— 譚旭東名言佳句
· 我相信科幻文學創作會走出封閉的領地,相信科幻文學創作會建立起自己的話語空間,形成自己的批評格局。我也相信文學界會給予科幻文學一個位置,會大度地接納科幻文學。
· 文學的自然書寫並非是一種新的現象。從古至今,詩人作家對自然的山水和景物的描述早已司空見慣,特別是浪漫主義文學對自然的書寫與謳歌,更是留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篇章。
· 現代的生態文學的出現是伴隨人類對工業文明和商業文化的批判而出現的。二十世紀始,隨著現代文明的膨脹,工業化與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對自然榨取的惡化,人們開始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心靈上的生態問題。
· 中國校園文學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像一支不甘寂寞的銅號,在一大批校園「歌手」的吹奏下,於物慾橫流、市聲喧囂中保護住了他們純淨的聲音。校園作者們以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姿態抒寫著孩童般天真無邪的詩歌,向世人展示著他們求真、向善、愛美的心靈。
· 校園文學之所以稱之為「校園文學」,一是因為其寫作者主要是大中校園裡的學生,教師雖然也是參與者,但不是主體成分,二是因為其表現的內容是校園的生活。 —— 譚旭東語錄
·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的校園文學作品,不少作者在努力克服囿於校園的缺點,他們敢於將目光投向變化的外部世界,敢於將靈魂的觸角伸向社會文化敏感的神經,因此題材明顯拓寬。如有些校園寫作者開始關注環境保護,在作品中思考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有些校園文學作品還觸及腐敗現象與世界和平問題,有的還將文筆伸向歷史深處,探尋歷史的經驗與教訓。
· 散文之所以受到廣泛的歡迎,是因為人們不再為政治事件而狂熱而進入了冷靜地思考或者科學思辨的狀態,也是因為散文創作在當下已越來越變得更為趣味、性情和藝術,她既不「下里巴人」,也不「陽春白雪」。
· 所謂才氣寫作,就是指作者憑著青春的熱情和天賦的才華來寫作。這種寫作應該是高校多數寫作者的不自覺的選擇。很難說,這些作者有藝術自覺性,很難說他們會有多高的藝術修養、文學積累,但他們筆下的散文卻充滿著活力和靈氣,讓你不得不折服於他們的才情。
· 藝術寫作是高校寫作中一個比較高級的寫作形態。它有一個前提,就是寫作者有藝術的自覺性,因此他會去自覺地、主動地去提高自己的藝術素質和加強自己的藝術積累,在寫作時不但注意挖掘生活經驗,而且會充分地調動自己的藝術才情,運用藝術技巧來創作。高校藝術寫作往往是充滿探索精神和冒險意識的。綜觀新文學的發展,特別是新時期文學的發展,不難發現,高校藝術寫作者的文學實驗和探索一直是中國文學先鋒性、探索性的主力因素。
· 高校寫作者之所以常常給人一種探索的姿態出現,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因為年輕,年輕就意味著敢想敢幹,就意味著敢於衝破舊的文學窠臼,敢於去做藝術的冒險者;二是因為較高的文化水平,這使得他們可能在藝術的天地里遊刃有餘;三是青春浪漫主義的氣質,愛情、理想、希望和憂傷、失落等相互交織的情感世界使得他們善於傾訴,或者非常渴望傾訴。以上幾個方面的綜合作用自然形成了高校文學寫作者探索與冒險的原動力。 —— 譚旭東名句
· 我很喜歡「都市歷煉」和「生命感悟」這兩輯,前者披露了學子們在都市生活的內心文化衝突,後者展露了學子們對生活、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等的哲學思考,向人們證實了當代大學生是有思想的一代人,他們絕對不是徹底的感官主義、感性文化的崇拜者,他們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有自己的辨別能力,他們是值得驕傲的風華正茂的一代新人。也許在許多飽經風霜的、在社會上闖蕩多年的人看來,他們還稍嫌幼稚,可他們的睿智是值得欣慰的。
· 高校散文寫作可以用兩個詞來表達,一是「激情書寫」,另一個詞是「文化敘事」。廣大高校寫作者試圖在傾訴激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情感韻律,敘述自己或溫馨或憂傷或歡樂的經歷的同時,還在試圖表達他們對世紀、人生、青春、自然、親情、友情、愛情等普遍命題的文化觀照,展現他們獨特的文化思考和在文化轉型時期所保持的一種人文關懷和責任意識。
· 當然,這部小說值得肯定的地方還有不少,如它還吸取了幻想小說的對幻想空間的構造,還吸取了童話對詩性語言的重視和對原始思維的表現,而且這部小說也具有神話色彩和科學小說對科學思維的張揚,等等。
· 從五四到今天,新詩發展已近百年,從當初的文化精英到今天的平民百姓,從社會的傳聲筒、時代的鼓手到個人的聲音和私人的獨白,新詩的身份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新詩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有人說,這是詩的常態,是詩回到了其本來的位置,是正常的社會文化選擇。
· 很顯然,新詩是一門語言藝術,可縱觀新詩發展的道路,我們發現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新詩雖然是漢語藝術,可從一開始,它就患上了藝術上的先天不足之症——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的斷裂。 —— 譚旭東名句
· 詩人們應該有勇氣自省,新詩不能再犯那些輕淺的可笑的錯誤了。回到詩的優秀傳統,回到詩的詩性,回到詩的語言藝術的本質,新詩才可能重新贏得眾多的讀者,才可能重新贏得作為詩歌的聲譽。
·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的詩歌實驗對當代新詩來說固然是無法避免的,英雄主義寫作和 神性寫作對理想主義的張揚和對社會與人的關係的理解以及對人性的關注是值得十分肯定的,但它們有意無意地與政治權力話語的合謀也是有目共睹的。
· 作為一名讀者,我衷心希望讀到有「難度」的詩,有「難度」的詩並不是拒絕閱讀的詩,有「難度」的詩就是詩人建立了屬於自己也包容藝術與大眾的大情懷的詩,詩只有有「難度」才能讓我們都感受到精神的提升的快樂。
· 在中國這樣具有深厚詩歌傳統的國家,新詩是不會消亡的,但只有建立了真正的現代的開放的系統的詩學,新詩就可能重新飛躍,而中華詩歌將贏得世界的親和和人類的愛護。
· 也許對中國新詩來說其探索過程中的分歧本來就是常態的表現。 —— 譚旭東語錄
· 為什麼當下詩歌寫作中「口水化」、「日常化」、「矯情化」會那樣泛濫成災呢?我一點也不排斥詩人對日常生活經驗的重視和描寫,一點也不排斥詩人們使用情緒化語言和口語化語言來抒寫生命體驗。關鍵是,我們該怎麼寫和寫什麼?這似乎又讓我們回到了老生常談的問題,其實「怎麼寫」和「寫什麼」誰也無法迴避,誰也不能不重視。「難度寫作」就是告訴大家:寫什麼和怎麼寫都不是易事!都要考慮一個詩之為詩的「度」!
· 我以為一位真正的批評家,應該是秉承藝術的良知和藝術的標準來進行發言的。藝術之所以稱之為藝術,應該是有它的標準的,或者說,任何事物之所以保持它的固有的「質」,是因為又一個「度」的問題,沒有這個「度」,它就無法保持這個事物的「質」。
· 我不可能對這些詩歌寫作者的作品有過多的解說,因為這項工作最好先由讀者來做,不過,身處其中,我最欣賞他們的是他們執著地追求詩歌女神的精神,在商業化語境裡,眾所周知,許多人把寫作當作一種消極的生活習慣,而不是當作一種內在激情的不可遏制的抒發,不是來自強烈的改變生活的願望,說到底,它是一種迎合時代趣味的寫作,是試圖利用商業時代商業價值取代一切的標桿,來獲取最大商業價值和利益的一種謀略。
· 儘管「民間寫作」與「知識分子寫作」之爭的硝煙已散,但由這場論爭引起的關於新詩的思考卻是深遠的。而當最近持「民間寫作」立場的詩人在網上又起內部紛爭的時候,人們不僅要懷疑,新詩有沒有尋找第三條道路的可能?也許對中國新詩來說其探索過程中的分歧本來就是常態的表現。
· 科學詩是新詩中一個最具有現代精神的品種,它是隨著現代科學思想的傳播和對青少年兒童科學知識教育的重視而發展起來的。科學詩,顧名思義,就是把詩與科學結合起來,用優美的詩語言和意象去描繪科學世界,去傳播科學知識,去表現科學精神,去啟迪科學思維的詩。 —— 譚旭東名句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當下面臨著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龐大的研究隊伍和僅僅「三十年」的歷史研究時段,使得許多年輕的參與者懷疑推陳出新的可能。不少從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年輕學人、研究生,都對現代文學研究空間到底有多大有過疑慮與思考。這是一個資源緊張的時代,一般學術研究和文學研究莫不如此,而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似乎表現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