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知識 > 會議發言

圍繞中心發揮職能為「三大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司法


圍繞中心  發揮職能
為推進「三大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巴中市巴州區司法局   肖  斌

近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綠色經濟強市,民營經濟富市,旅遊經濟新市」的發展戰略,巴州區司法局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踐行「三個代表」,積極推進「六個集中」,為實現「三個轉變」和「三大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收到了成效。因此,局領導班子被區委命名為「四好班子」,區司法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單位」稱號,連續兩次被省司法廳榮記集體三等功。
一、立足本職,為「三大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巴州區是一個農業山區,只有大力發展民營、綠色和旅遊經濟,開發本地資源,才能使經濟發展躍上一個台階。迄今為止,全區民營企業達331家,個體工商戶39525戶,共培育種、養、加、運各類重點專業大家29000多戶,行業涉及食品、紡織服裝、藥品開發、生豬養殖、水果土特產等,作為司法行政部門,只有為他們搞好法律服務,提供法律幫助,在全社會營造一個良好法制環境,才能推動其向前發展。
1、抓依法治理,為「三大經濟」發展掃清障礙。
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方略。只有堅持依法行政,才能為招商引資、發展本地經濟提供優良的軟環境。巴州區司法局堅持抓依法治理,為黨委政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出謀劃策。一是在全區推廣「五合一」運作機制,使普法工作和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等合署辦公,提高辦事效率;二是在各地建立了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由黨委一把手任組長,將這項工作納入黨委、政府重要工作來抓;三是大力推行部門執法責任制,配合人大在全區各行政執法部門建立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公示行政執法程式,嚴格執法行為,清理各部門規範性檔案23個,杜絕向企業、個體工商戶亂伸手、亂攤派;四是舉辦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班,近年來,共舉辦《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複議法》、《行政許可法》等大型培訓班5次,培訓行政執法人員3000餘人次,派出司法行政幹部為各地、各單位培訓人員達2500餘人次。通過抓依法治理,幹部執法責任心增強,依法辦事能力顯著提高,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行政執法投訴明顯下降。
2、抓法制宣傳,為「三大經濟」發展鳴鑼開道。
經濟要發展,法律為保障。企業的發展更離不開法律這塊「護身符」。區司法局從抓法制宣傳入手,積極為民營企業提供法律保障。開展了「兩深入」活動:一是組織幹警、律師和法律工作者深入農村,廣泛開展「我為民營經濟作貢獻」活動,向民眾講解發展民營經濟的作用以及國家積極發展、扶持民營經濟的相關政策,大力宣傳《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近年來,共印發關於發展「三大經濟」方面的法制宣傳資料10餘萬份,辦板報、專欄210處,利用逢場天搭設諮詢台接待民眾諮詢6萬人次。如去年底,組織恩陽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工作人員在恩陽場鎮搭設宣傳台,向居民、民眾講解古鎮開發與保護的相關法規、政策和現實意義,配合有關政協委員發放防火宣傳資料,講解《消防法》。通過宣傳,在民眾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深入企業,開展專題法制講座,組織專門法律培訓。2002年以來,我局共為150餘家大小企業的3000餘人進行了法律培訓;培訓各類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300場次。一方面讓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知法、守法,同時提高其法律意識,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而不是遇事找政府,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如某食品加工站工人因下崗經濟補償問題,經法律工作人員對其宣講法律知識,果斷地採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而不是上訪,讓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同時也為政府分了憂。
3、抓法律顧問,為「三大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做好法律顧問工作,使企業在法律、政策的範圍內規範經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這也是為經濟發展搞好法律服務的重點。巴州區司法局通過「明思路,定任務,做表率,深挖掘」等措施,為民營企業出點子,想法子,解決實際問題,發揮了參謀作用。一是將顧問工作作為為「三大經濟」服務的重頭戲,寫進了全局的工作要點。要求律師、法律工作者要面向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向招商與引資、商貿洽談、城建開發等領域拓展,積極為當地經濟服務。二是在年初目標任務中,要求每一位律師、法律工作者每年必須擔任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法律顧問2家以上。迄今為止,共為2125個個體工商戶和企業擔任法律顧問,為他們在經營管理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諮詢、建議。三是區司法局派出兩位律師為區政府分管民營經濟的領導擔任法律顧問,激勵了廣大律師和法律工作者參加到這項工作中來。如某藥業公司因與別人的欠款糾紛導致其周轉困難,生意陷入兩難境地,其顧問劉律師為其提供了意見書,並通過發律師函和親自前往協商處理此事,終於收回了一筆欠款,使其擺脫了經營困境,同時,該公司也深深意識到了法律顧問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們將法律顧問作為公司正式員工對待,凡遇經營上的事情,均要向法律顧問諮詢。通過抓顧問工作,2002年以來,全區共規範企業、民辦學校章程58個,建立了安全生產、依法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1080個,草擬、審查經濟契約近2000份,涉及金額達3000餘萬元。
4、抓人民調解,為「三大經濟」發展排憂解難。
人民調解是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是經濟發展的「保護神」。無論是在土地流轉、工程建設還是在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矛盾層出不窮,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糾紛,如勞資、企業員工之間產生的糾紛,導致「家不和,則事不興」的局面。人民調解既能有效化解糾紛,又能減少行政成本,因此被譽為「東方一枝花」而被外國所借鑑。巴州區司法局把調解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一是協助20餘個企業建立了自己的調解組織,合理搭配人員,充分履行職能。二是將調解組織網路延伸到村、組、居委會、樓、院,這些組織負責對自己轄區內發生的糾紛進行調解。如恩陽老場居委會自設立調解組織以來,每年調處糾紛幾十件,為恩陽古鎮開發與保護提供了「人和」這一條件,對外樹立了團結和睦、勤勞禮貌的形象,為發展當地旅遊經濟作出了不少貢獻。二是開展調解人員培訓,讓調解人員及時了解新形勢下調解工作的新特點,掌握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性質、地位、作用,熟悉調處矛盾糾紛所需的法律、政策和技能,有效防止企業、個體工商戶之間矛盾激化。三是直接調處企業重大疑難糾紛8件,及時化解了矛盾,維護了經濟循序的穩定。
5、抓公證質量,為「三大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代表國家對公證事項行使監督權,它能有效避免許多法律風險的發生。在經濟發展中,公證發揮了許多重要作用。我們通過抓辦證質量和服務質量,積極為「三大經濟」服務。我們建立了「三項制度」,推出了「六項措施」:一是建立執業公示制度,在辦公場地醒目處公示《公證服務收費標準》、《公證人員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執業公證員和輔助人員名單、投訴電話等便於社會監督;二是建立公證監督員制度,在人大、檢察、法院、各群團組織、人民民眾中聘請行風監督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公證執業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三是建立公證質量監督檢查制度,每年舉辦一次公證質量評析會。同時,特別是為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涉及當地經濟建設上,區公證處還特別推出六項「便民措施」,更快捷、更優質地提供公證服務。每年,共辦理涉及土地流轉、商貿契約等公證100餘件。同時,區公證處還在12個片區中心鎮設立公證協辦室,以方便當地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理公證事項。如茶壩法律服務所在引導當地黃姜生產中,為全片區上千農戶辦理契約公證,有效避免糾紛的發生和經營風險。
二、拓展思路,積極推動「三大經濟」向前發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不斷探索促進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巴州區司法局在乾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推進「六個集中」,發展當地經濟做出了貢獻。
1、搭建勞務中介平台,為務工人員撐起「法律保護傘」。
巴州區是一個勞務輸出大區,每年輸出勞務30萬人,在外出民工學到技術、掙到錢的同時,一些民工的合法權益卻屢屢受到侵害。為切實保護外出民工的合法權益,2002年,我們依託全區7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法律服務所成立了勞務協會分會,在廣元、廣東兩地設立了勞務協會聯絡站。經過近兩年的運作,各法律服務所在為外出民工維權索賠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僅今年1—6月,全區法律工作人員為外出民工維權索賠81次,索賠金額達798餘萬元。今年2月,柳崗兼職司法所長楊正成功為一在外因工死亡的民工家屬索賠16萬元,在當地產生了強烈影響;5月,梁永法律服務所主任李松為在西安市鐵二局務工而受五級傷殘的巴州籍民工程某索賠42.3萬元,讓上有老下有小的程家解決了後顧之憂……,在索賠過程中,法律工作人員用自己的法律知識和智慧,為巴州民工爭取著每一分的利益,受到當事人一致好評,他們稱這些人為「務工人員的保護神」。實踐證明,建立協會,有利於整合資源,最佳化配置,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降低行政成本,推動了「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源」的轉變。此種做法被法務部簡報推介後,全國各地司法行政機關來電來函取經。
2、積極引資立項,為活躍當地經濟建功立業。
在工作中,我們引導全系統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發揮聰明才智,不僅要把工作往外做,還要把外面的引進來。南陽法律工作者喻衛東一次在外縣出差,獲知一個老闆想投資天痲生產,他迅速出擊,力邀他到巴州區投資。經考察論證,投資方決定聘請喻衛東擔任法律顧問,通過出售種籽、技術指導和回收品種的方式與當地農戶簽訂了種、養、收協定,還請法律服務所辦了見證。經過正確引導,當地農民積極參加到天痲的種植中來,去年已發展到6個鄉鎮的成片種植,取得了良好收益。武勝縣胡某曾有意在茶壩開辦頁岩磚廠,茶壩法律工作者袁某知道後,主動上門為其提供法律服務,幫助進行可行性論證,提供當地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胡某經再三考慮後,終於在當地投資,並聘請了袁某擔任法律顧問。該廠投資後,收益可觀,也為當地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通過引資,實現了土地逐漸向有經濟項目的業主集中。
三、總結經驗,為「三大經濟」發展再謀策略
理論指導實踐,又來源於實踐。經過近幾年的工作實踐,在推動巴州區的「三大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得到了以下啟示:
1、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只有更新工作思路,創新發展機制,最佳化發展環境,增添發展措施,加強產業導向,突出發展重點,奮力實施「民營創業工程」,巴州區的經濟才能更上一層樓。而作為政府部門,只有圍繞全區「一盤棋」來開展自己的工作,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把工作做得最好。
2、要找準切入點,使本職工作與中心工作接軌。只有認真研究區委、區政府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中心,讓本職工作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潛能,有所作為。如陳思隆書記在經濟工作會上的講話指出要「積極發展勞務產業,建設勞務強區」,我們結合自身職能,搞好為勞務人員的法律服務工作,就找準了切入點;在政府的城建拆遷、招商引資,通過法律建議,使政府有效避免法律風險,降低行政成本,這樣,既做好了本職工作,又為中心工作服好了務。
3、要振奮精神,盡職盡責。我們不因自己的職能軟就工作無幹勁,相反,我們積極探索自身發展的新路子,努力為經濟工作服務,才做到了有為有位。

[1]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圍繞中心發揮職能為「三大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司法@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