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大全 > 讀書筆記

理想國讀書筆記


 理想國讀書筆記

先哲有言:“真理愈辯愈明”。我對此話雖存質疑,並對辯論本身所固有的偏執尚存戒心,但柏拉圖的《理想國》卻是我們所必讀的一本書。

我懷著畏懼的心理捧著《理想國》,一次次的啃下那晦澀的文字,終於把《理想國》讀完了,但此時我對辯論所固有的偏執的戒心不由的消失了,間或是《理想國》中那精彩的辯論與一般的辯論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蘇格拉底之論幾乎不存在偏執的問題,難道這是助產術所產生的效果?

讀經典的書猶若製作和品茗我們雲南的“功夫茶”,不經過一遍遍的“泡”是出不了“原味”的,《理想國》就是這樣的書。

經過三五遍的“泡”,我寫下了這一點讀書筆記,膚淺一讀而形成的井蛙之見,自然還是很不成熟,但我把它發上來,也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品茗《理想國》。

一、作者與作品

先附上一則柏拉圖小傳:柏拉圖,男,出生於希臘,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柏拉圖從師於蘇格拉底,一生至於鑽研哲學,並 遊歷了埃及、西西里等地,一手創辦了“柏拉圖學院”。他一生忙於研究、教學和著述工作,與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學基礎。

柏拉圖一生著述頗豐,《理想國》是他的代表作,此書成書於他不惑之年,被稱為是哲學家的宣言書和哲人政治家所寫的治國計畫綱要,它以辯論對話體裁寫成,書中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有趣,語言流暢明晰,論證嚴實細緻,內容深刻豐富,達到了哲學、文學、政治學和邏輯修辭學的高度統一。在讀書時我選用了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這個版本一是思想全面,二是語言簡單明了,雖不華麗,但意境表達到位。

同時,書中是蘇格拉底與辨友的辯論。蘇格拉底盛名已久,勿需介紹,但有一點必須說明,蘇格拉底一生未留著作,其思想精髓是通過柏拉圖之筆得以傳承,僅存19篇,《理想國》一書觀點是蘇格拉底或柏拉圖思想尚待考證,亦無從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本書應是兩者思想的融合,是蘇格拉底之語,又是柏拉圖之筆,但更多的人則傾向於是柏拉圖把自己的治國理想滲透於其中。下面就得品鑑這本 “震古鑠今”之書的魅力了。

二、“論財產與老有所福”淺析及現實意義

書的開篇是論“財產與老有所福”。這一節概述了柏拉圖對財產的態度,特別的闡述了老人與財產的關係。正如最後那句話:“錢財固然能給人帶來許多好處,但對於一個有理智的人來說,明白事理才是最重要的。”柏拉圖集中的論證了老人除了財產以外,還要擁有一個和平的精神世界,同時每個人獲取財產的手段要是正義的。

正如中國那句古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樣,柏拉圖認為一個人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富有了,身上卻充滿了邪惡,邪惡的富人老了是得不到安寧的,因為人老了就會反思自己一生所為,並對上天堂和下地獄產生想法,於是生前做了壞事的老人得不到安寧,“人老了,應該多一份寧靜與自由感。”因為一切欲望都消退了。說到老人問題,與中國恰恰相反,中國老人老了得到的是長者之尊,而西方老人卻相反的擁有迂腐之年的孤獨,了解了這一點,書中的“年老不是問題,真正會出現問題的是人的性格因素,一個樂觀的、心境淡泊的人是不會因為年歲的增長而增加壓力的,反之那些具有相反性格的人,即使年紀在輕,他活著也是負擔。”這段話就更加容易理解了,老了以後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最關鍵的是在於你的態度

對於今天的中國而言,柏拉圖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在於:對所有人而言,我們不要僅會把一生用來忙忙碌碌的追求錢財,而更要會構建一個自我的精神世界;對於老人而言,你應當處理好你和金錢的關係;又告誡每一個人,你應該對你的一切行為負責,到老來不要因為生平的錯誤而產生恐懼和自責,但這對中國人來說效果是不怎麼明顯的,因為中國人是徹徹底底的無神論者,由這一思中國也該是宗教精神回歸的時候的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中國人不會有多少反思與畏懼,相對而言,財產於老人的關係,中國人做得不錯,早就傳承到下一代人手中,但現實中中國人又太經世致用了,太世俗化了。當我們每每看到那些女孩填寫“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的問卷時,她們會毫不猶豫的寫下“金錢”,我們的心就不由的寒了起來,中國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精神世界,中國人需要“真性情”,而不是“奴才樣”。

三、理想國與理想政治

柏拉圖構建了自己的理想國家模式,並宣稱理想的國家應該是有著學家萊領導的,在這一章節中他具體的論述了理想國家的模式,從尋求正義出發,來闡述了幸福國家的模型。

首先,談到了生產者應自覺的、全心全意為國家生產糧食服務;其次談到了商人的貿易;最後闡述了戰士應當勇敢的保衛自己的國家;同時也談到了每個人應該掌握好自己行業的技能。歸根到底,各個行業的人都應當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從而使生活在這個國度的人感到幸福,運用各個行業與國家的關係及國家發展的角度來說明:國家大於每一個個人和家庭,為了國家和政治的建構,我們應該服從於國家的需要。

這一章節更多的是具有政治學意義,馬克思的國家觀也頗近似於柏拉圖,但時代不同,這種國家觀產生於城邦之間分散的時代,而今我們的國家過於膨大、強盛,對於個人的壓制太多,我們國家需要的是怎樣在當下尋找強大的國家下的解放人性,這就使得本章節對中國的現實具有了深刻的意義。

四、國家力量與法律、教育問題

上一章節僅僅是理想國的開始,這一章則繼承了上一章對理想國的論述。進一步的闡述了理想國家的幸福觀,這種國家的模型是全民性的,而不是零敲碎打的為極少數人打造幸福,正如書中寫到:“不要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去接是受為我們稱幫的人的幸福觀,否則他們就不是什麼守衛者了?”我們應該勸導其他職業的人以國為榮,這樣一來,整個國家將得到有序且和諧的發展,並且整個國家各行業的人都將得到自然賦予他們的每一份幸福。正是:整整的幸福觀與國家幸福融為一體。

為了國家的發展,每個人應該加強本行業得技藝。有趣的是柏拉圖發現:貧窮和財富使人的技藝退化。“人因為財富而奢侈,卻因為貧困而懶惰”。同時就以衛士為例,說了軍事科學和素質方面的問題,並從政治學的角度說明了國家的本質,即:國家施工民的集合體。

進而,就是一場精彩的關於教育問題的論述:“國家用人要因人而異,全國公民無一例外。每個人的天賦適合什麼,就應該派他去完成什麼任務,以便大家都能發揮所長。”這段話與今天的“因材施教”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更近似於馬克思的“人的解放”和“自由人的聯合體”得論述,這些足於說明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也是很“摩登”的,“如果我們的我們的民眾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家都是成為明辨事理的人,那麼他們處理所有這些事情還沒有現在我們還沒有談及別的事情都能得心應手”。又“一個人從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響他的發展方向,這就叫做‘同林鳥效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柏拉圖認為改造社會應從教育入手,把每一個公民教育成為明辨事理的人、國家的棟樑之才,那麼,我們的國家也就強大了。

下面則是法律問題,柏拉圖認為法律應該更多的參考以往的藍本來制定,並在很多方面給人們的行為做了一個限定,凡違反法律的人應當受處罰,法律是正義的,違法必然是非正義的,“任何公民有違反國家制度的行為都要被處於極刑。”可見柏拉圖對於法律的作用是贊成的,並認為在政治井然有序的還是雜亂無章的國家裡法律都是必須的,柏拉圖在政治學上的法治思想不言而喻。

柏拉圖關於教育及法律的觀點至今還是經典,雖不可以全套照搬,但這些思想對今天的中國也是十分有益、有用的。

五、論“安邦定國”和中國穩定

這一節的辯論更為經典,開篇就是一句:“對於一個欲求安定的國家而言,能有什麼比團結更為善,比分裂更為惡呢?柏拉圖認為:國家要存在和發展,必然欲求穩定,而穩定必須團結並結束核打擊分裂。

他首先論證了國家與個人唇亡齒寒的關係,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公民遇到任何一種遭遇,不管是好還是壞的,他的國君都會說:“受苦的都算是國家的一分苦,有福的自然也是國家的榮耀。”柏拉圖如是說,同時柏拉圖認為國家不應有私心,而應竭盡全力的為國家做貢獻,領導者應該善於團結,這樣城邦才會穩定。

中國向來是:“穩定壓倒一切。”這是我們國家的政治基調,我們首先求得了穩定,所以我們才可以發展的很好,我們追求的是和諧的發展。總之,一個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都是:有穩定才有存在和發展。

六、論希臘內訌與戰爭

這裡柏拉圖說明了國家內部不能發生內訌,在對外上則要有戰爭的實力和準備,這樣才能守衛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排除一切外憂內患,使理想國家得以生存和發展。

衛國者使國家的每一個公民幸福,柏拉圖寫到:“守衛者是要求他們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守衛者,以確保整個國家公民的幸福,而不是為謀求一個特殊階級或特殊階層的幸福。”從中可以看出柏拉圖的一個信念:為了我們的理想國,每一個人應該恪守本職,為國效力。而且為了保衛好國家,應該用勇敢的精神來激勵或影響下一代人,同時,那些勇敢的英雄還應該得到下一代的敬仰。倘有人在戰場上犧牲就應該為其設烈士墓,以供後人瞻仰,這樣也就能夠保證公民會為國家而儘自己的本職,推而廣之,每個行業都這樣,那希臘就會強大,也就不怕戰爭的到來,希臘的一切生活才會有保障,希臘才會強盛。

內訌問題旨在說明:希臘人必須團結起來,齊心協力抵抗野蠻人入侵,自己的同胞不應相互爭鬥,“希臘人不應當巴西拉人當作自己的奴隸,並把這個積極願望成為希臘人的各城邦之間共同遵守得法則。”這是柏拉圖構建的希臘民族在關係上的合理規則,他認為希臘人與希臘人之間的事屬於民族內部的事,是內部,就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對付外族的入侵,這樣外族也就不容易入侵希臘了,那麼,不管什麼是希臘人總會協調。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回顧一下中國近代史,在近代中國受列強入侵,內有各種勢力間的鬥爭,正是按柏拉圖所說:內訌沒有了,外族的入侵就不容易了,國共合作就是消除了內訌,即便這是暫時的,但我們的確是推翻了小日本的入侵;說到當代,內訌又起,台獨、疆獨、藏獨勢力興盛一時,一霎間,國家又面臨了內訌,只有中華民族內部消除內訌,一個強大的中國才會崛起。

七、從寡頭到無政府的政體形勢

震撼,絕對的,這一章節讓我明白了很多,因為我也發現自己有些無政府主義的傾向,通過這一章,我的觀點也潛默化得改變了。

柏拉圖首先說明了寡頭政體的弊病,很形象的把寡頭政體下的人形容為“叫花子”。進而通過對金錢追求例子來展開辯論,最終確定為:那些吝嗇無比的、只想攥錢而不花錢的人,和國家的寡頭政體相類似,寡頭政體應該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專政政體,在這種體制下,只有這個寡頭會擁有的愈來愈多,他的任何方面都沒有限制,從而對國家產生危害,於是我們必須消除寡頭政體,並找到一種適當的體製取而代之,那麼,我們應該用何種政治體制呢?

於是,人們轉向了無政府主義,冰過上了他們的自由生活,那真的自由了嗎?言論也好、行為也好、都可以隨心所欲了嗎?這樣的日子不是很美好?於是每個人隨心所欲的過上自己鎖認為的美好生活,自由成為這個國家的總稱,他包括了一切制度,於是一切就將混亂,本來的罪犯會成為可愛的代名詞……柏拉圖對這些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從表面上看是很迷人的,很快樂的,很自由得,殊不知因此也充滿了變化和混亂。因此可以說這是無政府狀態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它無法區分人的平等與不平等。由此可見,這種制度雖然有寬容精神,但缺乏建設理想國家得原則,這種狀態是人類社會的倒退,因此,寡頭政體和無政府主義都不是我們的追求。

對中國而言,我們得政治文明還不夠高,我國自古皆專制,偶有民主,卻終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那在今天中國政治面臨了一個大的變革瓶頸,我們的政體是人民民主專政,今天的西方民主已是今非昔比,中國只有在原有的框架下積極探索,最為主要的還是學習西方的政治文明,中國一點會追尋到適合我們自己的政體,同時,也希望我國政治文明能夠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

柏拉圖《理想國》到處是經典,特別是在其中篇,但因為上篇經常翻到,故斷章取義,僅寫了上篇的讀後感,讀後感寫完了,我卻打算用一輩子來讀這本書。

這並不是結束,恰恰相反,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間或是尚未開始。

 

理想國讀書筆記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文化,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寶。這個學期,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誌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啟發又有異議。

看這本書,會被蘇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詭辯不僅教對手難以招架,也讓讀書的人難以跟上他飛快、機智的思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辯論一步步將自己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完整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城邦的哲學、道德、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爭論,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並在辯論中不斷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國”的藍圖,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國》傳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實質應該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這個國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在這個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為三等:掌握哲學思想的貴族統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階層,還有奴隸身份的廣大平民。柏拉圖認為國家權力應掌握在哲學家的手中,哲學家必須是有護衛國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時也是一些真正關心國家利益的人,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城邦的正義。而代表勇敢的武士應努力維護城邦的安全,並維護統治者的任何決定。同時,他認為掌權者和被統治者間應保持和諧、團結的關係,被統治者要服從統治者的所有政策,這樣,才做到了節制和正義。柏拉圖描繪的這一理想藍圖,滿懷著憧憬,被後來的空想主義者所嚮往。

而讀到這部分,我卻覺得很多說法都似曾相識,早在中國的夏商周時期,就有用系統的禮制來約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隸服從統治,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勞動所有,但有義務向君主定期朝貢、納稅,君王號召時要集合軍隊保護君主。而在中國傳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與柏拉圖的許多主張有著相似之處。君主對全國的思想專制、用道德和禮儀約束人民行為、武力全部收歸中央掌權者所有……通過一系列的比較和思考,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的專制統治的需要,這一系列的教育灌輸、道德約束、假借神意,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維護封建統治,愚弄人民。所以,通過書中的政治辯論,我發現了很多我並不認同的柏拉圖的觀點。例如:為維護統治,掌權者可以用假話欺騙民眾,甚至編造所謂的“腓尼基人的傳說”,假借神意來證明人生來就有貴賤之分,“老天鑄造他們的時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黃金,這些人因而是最可寶貴的,是統治者。在輔助者的身上加入了白銀。在農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鐵和銅。”這些都體現了柏拉圖所倡導的“理想國”的實質——封建貴族專職的奴隸制國家,特權橫行、等級森嚴,壓迫沉重,人與人之間嚴重不平等。我認為,柏拉圖生在那樣一個時代,他已經是具有創新意識、目光深遠、有改革思考的智者。但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以及階級的局限性,柏拉圖代表的是封建貴族的利益,這決定了他的政策主張都是為封建貴族服務的,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客觀性和公正性,有很多的主張都不見得是正確的,他的主張也不見得是真正正義的。

《理想國》展現了作者超凡的教育理念。柏拉圖非常重視教育問題,他為理想國設定的很多規矩、禮儀、道德,都沒制定成法律,而是寄希望於通過從小時候開始的教育來引導人的行為和方向。正如書中所說:“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柏拉圖認為理想國的教育應從人小時候開始,包括質樸的音樂教育和體育教育,“樸質的音樂文藝教育則能產生心靈方面的節制,樸質的體育鍛鍊產生身體的健康。”他希望監督詩人、強迫他們在詩篇里培植良好的形象,同時監督其他的藝人,禁止描繪邪惡、卑鄙的精神。他希望通過這樣,讓城邦的護衛者遠離罪惡的形象,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受到薰陶,從童年時,就和優美、理智融合為一。這些從小抓教育的理念,無疑是有遠見的,並抓到了問題的關鍵之處。從一個人的童年開始施加影響,將服從統治的信念根植於心中,必然是最徹底、最有效、最穩定的統治方法。這些教育理念,對後世的教育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與前面一樣,讀到這裡,我又有了一些和柏拉圖相左的見解。柏拉圖覺得:為加強思想統治,應該不惜控制所有藝人,阻止他們不論在繪畫或雕刻作品裡,還是建築或任何藝術作品裡描繪邪惡、放蕩、卑鄙、齷齪的壞精神,“哪個藝人不肯服從,就不讓他在城邦中存在下去”。但是,我認為:世界上善與惡、美與醜、正義與邪惡,都是相對應而存在的。因為有惡,人們才可以感受到善;因為有醜,人們才能體會到美;因為邪惡的存在,人們才追求正義。摒棄一切反面的食物只保留正面是不可能做到的,追求極端只會適得其反。無論是藝術還是思想,都只有豐富、全面、博大精深時才是最有利於人才培養、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所以,或許不應該過分去追求社會思想的統一和單調,人的思想是不可能長期永遠的被壓制的。

《理想國》詮釋了柏拉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柏拉圖認為理念社會和現實社會構成我們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會真實存在而且處於永恆不變的狀態之中,但人類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會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實。人們感受到的世界由現象組成,時刻在時間、空間的作用下不斷變化。以這個理論為基礎,柏拉圖提出了與眾不同的一種認識論,囊括理念論和認識論,以此來指導他的哲學教程。柏拉圖作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書寫並流傳了豐富的哲學著作,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對後世哲學影響尤甚。《理想國》幾乎是一部“哲學大全”,大部分由對話體寫成,文體之優美,思維縝密。柏拉圖認為我們我們生活的世界分為可感世界與理念世界,只有有知識的人才能將具體事物與理念事物準確區分開,因為他們能真正認識到美。柏拉圖覺得善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我始終覺得世界是唯物的,一切都互相聯繫的處於發展變化之中,人能主觀能動的認識世界上的事物,但人的認識會受立場、知識、世界觀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雖然我和柏拉圖的世界觀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對於善、對於美,我們都是心懷感恩並敏銳感受著的,對於它們的歌頌我們有一顆同樣的心。

 

看這本書,不僅能了解古希臘的政治制度、經濟狀況、風俗人文等,還能跟著蘇格拉底的辯論培養一些哲學思維,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哲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對待生命的態度,同時也能學到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小的啟迪。讀這本書,我收穫良多。

 

理想國讀書筆記

讀《理想國》的過程中都是隨手做的筆記,它的內容太過豐富,我並未選出一個特定的點來討論,姑且做一次系統的梳理並同時寫出感悟。

第一卷的對話主要圍繞著色拉敘馬霍斯與蘇格拉底關於正義的探討展開,色描述的是歷史的實然,他認為“正義不是別的,就是強者的利益”。歷史是成功者書寫,正史和野史中的王權該怎樣評判?他認為凡是對政府有利的對百姓就是正義的,那麼此處就涉及到一個公權與私權,國家自由與個人自由的關係的問題。色認為法律是統治階級制定的,不為被統治階級考慮,也即公權完全取代私權,國家自由完全取代個人自由。而蘇格拉底揭示的是歷史的應然問題,他認為“在任何政府里,一個統治者,當他是統治者的時候,他不能不顧老百姓的利益而只顧自己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在蘇那裡,正義應該由道德原則來審定,法律是要整合社會各階級的利益,將正義最大化。蘇的這種看法實際上為立憲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對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都加以承認,然後最大程度地妥協。

色作為詭辯派的哲學家,認為“不正義的生活比正義的生活更好過”,這實際上是一個義利之爭,色追求實然層面的物質利益,但又試圖用道德上的的正義予以解釋,在辯論的過程中用超驗、普遍的正義與經驗的事實相結合必然會產生矛盾。

第二卷首先就三種善進行了探討,從有用到好到善,這是一個從物質層面到去實體到終極先驗探索的過程,之後又繼續就個人正義與城邦正義探討,並提出對神的一些看法。在世俗利益層面上,人都是會行不正義的。而柏拉圖想要探討的是人的精神層面,在他看來,實然的、物質的世界是一個虛假的世界,真正的世界應該是一個應然的世界。把這個與東方文化中追求世俗利益,成為“帝王之師”的儒術做一下對比,即可見西方神學的根基。從個人正義過渡到城邦正義,在城邦在各個組成成分中,柏拉圖重點談到的是護衛者,他將衛士與狗作比喻,認為“兩者都應該有敏銳的感覺…昂揚的精神鬥志…對敵人兇橫,對朋友溫和。”這些強調的是他們的天賦品質,同時柏拉圖也注重後天教育,“體操鍛鍊身體,用音樂來陶冶心靈”,這種教育方式不是把人教育成為某個目的對象,並非技藝層面的工具,而是一種真正的自主人格完善。音樂中包括的故事,而這是對兒童教育的第一步。在西方,科學、制度、法律、語言都有一個超驗的層面,這也得益於柏拉圖的世界由語言建構,尋求世界的本質。柏拉圖認為兒童故事應該審定,《荷馬史詩》中把神混同於人,這實際上還是一個關於歷史的實然與應然的問題,歷史的價值在於為今天和未來的行動提供借鑑,很大程度上歷史不是是什麼,而是應該是什麼,這就是希臘神話成為歷史的原因。

在談到神的時候,柏拉圖談到“神只是善的原因,而不是所有事物的原因。”這與基督教的神學不同,基督教認為神是全能的,世界的一切都由神創造,且在柏拉圖的理論中,世界是本來就存在的,神不過是賦予了世界以理性、秩序。他對於惡的產生給予的解釋是,靈肉結合過程中激情慾望掩蓋了理性層面,或是善的缺乏導致了惡。柏拉圖需要構造一個全善的神,以供衛士遵從。

第三卷開篇談到死亡與地獄的哲學,蘇格拉底之死也證實了一種精神文化,死亡是肉體的朽壞,他們起初都是有罪的,猶太人在動亂中殺死了摩西,從托爾斯泰《復活》中也可以看出西方強烈的罪文化。之後又談論到詩歌的韻律,之所以音樂處於如此重要的地位,也許是因為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時間一過去,音樂就沒有了,音樂無處不在,耳朵關閉不了,而像美術就是空間的藝術,閉上眼睛就看不到了。對音樂的研究是理性的反思,對於生活層面的事柏拉圖是一概不管的。然後又談到酒,在柏拉圖那裡,“喝酒與萎靡懶惰對護衛者來說都是不合適的”這裡其實又表現了柏拉圖的一個重要觀點,所謂情感觸發是人體內的動力系統,這是非理性主義者所看重的;而自識、反思、評價才是制動系統,是理性主義者所看重的。通過柏拉圖對音樂等藝術教化作用的闡述,可以發現傳統的藝術有肩負道德倫理的責任,但道德又容易被意識形態化,導致虛無與空洞。這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爭了,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道德的監護人作為父母姐妹應該怎麼做?而後柏拉圖又對美的問題作了辯論,蘇說道“心靈有內在的美,形體上又有一種與之相對應的協調的美---這樣一個既有外在美又有內在美的人,在能沉思的鑑賞家眼中,豈不是最美的景象嗎?”這句古老的話在今日又重新見到其作用,和諧從人與自然的層面上升到人與人之間到現在的人的內在關係的和諧。決定外在關係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市取決於人的個體心靈的內在健康與內在體驗。最後柏拉圖提出了一個“noble lie”,金銀銅鐵的品質是天生就有的,但只有在後天實踐中才能顯現出來,柏拉圖提出了一個階級可流轉不僵化的理論,這是直至今日社會和諧的一個必要條件。中國目前的貧富差距、貪污腐敗、法制缺失就使階級流轉成了一個大問題。這個noble lie雖然高尚,但依舊是謊言,他可以使人心平氣和,為最高的真理服務也許說服了柏拉圖講出這個noble lie。

第四卷開篇柏拉圖就強調了全體公民的幸福才是整個國家的幸福,在古希臘“公民”身份是一種榮譽,柏拉圖強調“整體國家的幸福”,這實際上體現了一個公平與效益問題,政治倫理考慮的是公平問題,正如現在的西方代表是各個階層的代表,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質上只是特定階層的代表。柏拉圖特別注重中產階級這個群體,“富有和貧窮,窮則驕奢、懶散貧則粗野、低劣,他們都要求變革”,中產階級代表了大多數,這也是目前西方拉票的一個主要對象,當然這個也是技術層面的一些問題。緊接著柏拉圖又提出了有關城邦規模大小問題,第一要便於統治,第二社會的等級是以自身的能力調節的,不是僵死的,但是具體的法制涉及也是沒有的,從這裡可以看出一點希臘城邦制度轉而民主的原因,規模一般比較小不至於無法管理。而後柏拉圖又談到不讓音樂翻新,因為音樂是用來陶冶心靈,而社會制度、思維模式、風俗習慣必須保持穩定性,這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東西,也是今日很多人所困擾的尋根必要性的原因,沒有傳統意識與歷史意識是很可怕的,人找不到自己的根,沒有穩定的精神寄託也許會陷入恐慌或無聊。之後柏拉圖又談到城邦法律的問題,首先,規則意識問題,柏拉圖強調“不是所有的細節都得制定成法律”,這就涉及到公德中的潛規則與明文法律,其實現代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這兩者的關係協調,法的神聖性是以政治的公正性與神聖性作為基石才可避免落入利益全套的任意性,這就體現了柏拉圖以“德”來奠基“法”的一個法理學基礎。

在第四卷最後,柏拉圖提到了城邦正義的四種美德:智慧、勇敢、節制、正義。智慧不是技術,而是知識,是理性支配之意;勇敢是意志支配實踐行動;而節制“是一種好秩序或控制了某些快樂與欲望”,它上承和諧,下承中道,是對於某些發自自身的向外的能量的克制,也順此引出了靈魂三分,理性需要控制非理性部分的欲望與激情;最後一點即正義,“每個人必須在國家裡實行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正義就是擁有自己的東西做自己的事情”,用幾個簡短的字來說的話,即是“各安其分、各盡其能、各司其職”。統治者是腦,以理性支持;衛國者是胸部,尋求激情、愛、恨;工匠、勞動者是腹部,受欲望支配,不容易受到理性控制。但柏拉圖並沒有否認欲望,他認為人的精神動力在於欲望,但欲望不應超越欲望的範疇,城邦正義、個人正義導致的是美德、理性。五種靈魂高度對應了五種政體,這將在後面被詳細講述。

第五卷主要有三個方面:1、同職同教2、婚姻家庭問題3、相論。首先柏拉圖主張給予兒童以同等的教育,無論男女。在格勞孔提到教授時會遇到裸露問題時蘇的回答很有意思“在理性認為最善的事務面前眼睛看著可笑的事物往往會變得不可笑。”在古希臘,裸露與淫蕩完全是兩回事,古希臘人體繪畫比例的要求,神廟不準穿鞋等都體現了對身體的尊重。教育強調的是一個公共性質上的,西方目前的教育也是家庭與公共教育相結合,而在中國古代,大多數人的教育是由家庭完成,就連皇帝也是如此。在婚姻問題上,柏拉圖提出,衛國者妻兒公有,計畫生育同時還要優生,對最好的後代予以培養,最壞的不予以培養,拿到現在來看,這是對於個體權力的侵略;衛國者必須拋棄一切個人利益,不該有私人財產,包括家庭,這樣的評判標準再一次體現了柏拉圖的應然探究,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糾紛的主要原因就是財產、兒女以及親屬的私有”,但他也只是對衛國者這一個階層要求這樣嚴格。柏拉圖作為公有制的奠基人,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此後還有康德、馬克思都是走的這條路;而亞里斯多德就是以經驗主義、私有制為主要觀點,洛克的《政府論》對私有制的強調,為英美立憲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五卷最後,柏拉圖提出了相論與哲學王。他強調的不是認識美的東西而是美本身。他區分了存在的兩種形式:being,是邏輯的,靜止的;existence,是對外顯現的,總是在交付自身與否定自身當中。變化則是在否定自身,而靜止則是在維繫自身,死亡、衰老即是對生命的否定,黑是對光的否定。西方文化的根本特徵是知識本位論,在尋求知識的四種特性:確定性、可分析性、可被言說與傳達性、普遍的必然性。這是對於experience層面流變的經驗的否定,這也是意見與知識的區別。評判一幅畫是通過它本身的美而不是他的現實性,從價值意義上談論他的“相”的理念,從存在論意義上理解相難,但從認識論意義上,只有當感覺用文字、信息確定下來才是永恆的,唯有被記錄下來的信息才能永恆化。“哲學王”代表了哲學家與政治家的兩種品質,沉思與審慎。將沉思的理論理性與審慎的實踐理性相結合,政治哲學史是很高尚的,內聖外王,柏拉圖雖然還是落入了一個理想化的陷阱,但這對西方哲學家的崇高地位,對數學、邏輯學、語言學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六卷探討的問題如下:永恆與實在、真理與正義、教育環境、日光喻與線喻。哲學家的天性里,柏拉圖講到“永遠酷愛那種能夠使他們看到永恆的不受產生與滅亡過程影響的實體的知識”,永恆的實在實體與變化的存在是有差別的,它超越流變,巴門尼德的being、畢達哥拉斯的數、蘇格拉底的定義、亞里斯多德形上學的存在、柏拉圖的idea,這些都是非流變的。生命、記憶是從哪裡產生?肉體消亡、自我又活了,到底是有還是無?人出於本能意圖永生,意識直觀的判斷與人的存在論與認識論相關。在此內知覺領域語言領域時,永恆性就在其中。否定永恆性就是對存在論與認識論的動搖,這種哲學起源於巴門尼德,永恆的being是哲學的基礎,從意識的內知覺里得出了圓、數的being的相關永恆性。唯有being能夠被言說,擁有名稱,當感覺之物消逝時,定義仍有。永恆就是真,真不會自我否定,它保持邏輯一貫性,具有普遍必然性,既符合內在的原則,又可被外在的某個實存檢驗,既是觀念科學向內的求真,又是經驗科學向外的求真。從這個角度來看,相對論的建立使得知識論坍塌,人們不再相信有單一的、純化的實體存在,這也許也可以作為中國人對於一神遲遲不肯接受的原因。“真理的隊伍里倒是有一個健康的和正義的心,由節制伴隨著”,認識真理因而正義。

而後柏拉圖又談到了哲學的非實用性,正是這種非實用性決定了學術高於世俗權力的權威,並且不受它的控制。祭祀、文字記錄的地位是高的,但學術本身的價值意義又常被權力忽略。在西方教皇權力高於皇權的時代,世俗權力被神權壓制,與中國稍作對比,就明白中國政治發展過程中為何出現不了像西方那樣的一個教士階層。理想主義有必要提出一個超越現實的理想狀態,西方的大學,大多數是在神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世主義是中國文化的主流,中國的教育在神聖性取消後就開始強化現世主義,強調技能訓練。神聖性是一種理想主義,放棄理想主義,經濟權力興盛,公平正義真理會被遺失,落入現實主義的極端。人的道德提升是被動的,蘇格拉底的被呼喚,柏拉圖的被提升,因此人民需要被教育。這就是日光喻的一個核心所在,教育實際上就是再添加人後面的光照,光照不同人的能力也不同,前提思維、思維模式、看問題的清晰度就不同,也即柏拉圖的啟示說。光本身不作為認知的對象或認知的主體,只是作為兩者之間的橋樑,就如方法本身所起的作用一樣。眼睛睜開,只有對象沐浴在光之中才能被看見,思想打開,只有對象沐浴在理性之光中才得以通透。“眼睛所具有的能力取自太陽所放出的射流”,這樣的比喻,也即物的存在封閉在自身之中,物的存在因光照而超越自身的封閉性顯現於外。“天上的哪個神的光,使我們的眼睛能夠很好地看見,使事物能夠很好地被看見嗎?”世界的顯現與存在要進入言說就必須有光,而討論光則必須要追溯到光源。“善在可見世界中所產生的兒子就是太陽。太陽跟視覺和可見事物的關係,好比可理知世界裡面,善本身跟理智和可理知世界一樣…知識的對象不僅從善得到可知性,而且從善得到自己的存在與實在,雖然善本身不是實在,他的地位和能力都高於實在。”這段話揭示的善即是終極光源,而後半句即是從知識論和存在論兩個角度來分析善,知識論研究顯現與語言問題,存在論研究超越意識之外的一種實在的終極追求,但容易陷入獨斷性與神秘性。

日光喻之後,柏拉圖又談到了線喻,世界分為可見和可知兩部分,可知部分研究的是相本身,是理性與知性,而可見世界研究的不過是影像。在可見世界,“由假定下降到結論”這實際上即為現代所說的演繹,在可知世界“由假定上升到原理”,,也即現代所說的歸納。這些為數學邏輯提供了一個存在論的基礎,數學的大前提是演繹,但對於根的探求,也即假定的探求,需要一個終極的原理來解釋,這時只能上升到可知世界來探求。

第七卷主要講了三個問題:洞喻、更高的教育、辯證法。洞喻是對教育作用的深入闡述,至今仍是哲學界的一大話題,這裡僅僅提出對其中幾點問題的思考。首先,蘇格拉底說到他們“被解除桎梏”、“被迫站了起來”、“逼著他說出那是什麼”,洞穴中人從看到陰影到看到木偶到看到洞外陰影到看到水中倒影最後到直面日光,所有的動作都是被動的,這印證了此前所說的西方文化中的被拯救、被呼召的一面,知識的提升與道德提升都是被拯救的,人的本性是惡的,通往天堂的道路狹窄而崎嶇,自然本能使人在世時生活在“道聽途說”、“閒語”、“好奇”、“沉淪”的環境裡。其次,為什麼一定要走出洞外,在洞穴里大家都生活得很和平,也不知道痛苦啊?對此可以給出的答案是,人性中的本能只能在洞外的世界中才可以被激發出來,追求真理的過程是痛苦的,但對於人性的探求才是真的。且這種痛苦只是肉體上的痛苦,也即靈魂三分中欲望層面的痛苦,但他的理性層面是不斷滿足的,是幸福的。格勞孔說道“他寧願承受任何困苦也不願過囚徒生活的”,這就是西方文化中的使命感。最後,洞內的人會殺了這個醒來之人嗎?人終將獲得勝利,理性教育使得自然靈魂得以提升和轉向。自然環境的薰陶、學校的教育、家庭的薰陶使得人性中的非完成性得以繼續完善。

洞喻之後,又談到了更高的教育問題,柏拉圖將教育分三個層面:1、算術;2、幾何學;3、天文學。數,在柏拉圖那裡,其功能不是為了在現實世界中有所幫助,而是“把心靈引至真理處”,它導向了善的理念,建立了一個純粹思維的世界;但在畢達哥拉斯那裡,數導向了一種實用性,技術性,強化了經驗世界。純粹的數與實用的數是兩碼事,數不同於感覺,數具有公共性、清晰性、永恆性,而感覺只有私人性、模糊性、當下性,因此算術應該作為基礎學問;而後是幾何學,這是一門空間的知識,“幾何學乃是以永恆事務為對象,而非某種有時產生,有時滅亡的事物”,柏拉圖在此處說幾何對戰爭有幫助,他想強調的實際上是由於幾何學能把“靈魂指向真理”,因而它才能對戰爭有所幫助。這與我們今天的趨勢不同,在柏拉圖那裡,學問真而有用;而現在的學問或各學派認為學問有用是最重要的,至於是否為真則可以忽略。最後談到的天文學,“所有抬起頭來仰望天花藻井的,都非用眼睛而是用心靈來學習”,這可以解釋中西建築史上的一個巨大的不同,西方對於穹頂很關注,強調上面的裝飾,強調向上看。

第七卷最後談到的是辯證法,“當一個人企圖靠辯證法靠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覺,以求達到每一事物的本質,並一直堅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的本質時…這個思想的過程稱為辯證的過程”,辯證法即是對話法,首先需要給出一個概念定義、語言定義,其次用邏輯、思想來辯駁,同時用對話推進,最終揭示終極所在,達到善的相。辯證法是實現相論的過程,最終也將達到實在,也即相,辯證法也是唯一一個“能夠不用假設而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以便在那裡找到可靠的依據”的研究方法。辯證法需要有一個終究實在,使不斷的否定擁有意義,否則成為詭辯法,遁入虛無主義,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自古以來不存在一神論反而避免了思想界踏入神秘主義的漩渦。

第八卷談到的是五種政體:貴族政制、榮譽政制、平民政制、寡頭政制、僭主政制。此前柏拉圖已經在第四卷中對於貴族政制給予了討論,“如果是由統治者中一個卓越的人掌權便叫做王政,如果是由兩個以上的統治者掌權便叫做貴族政制”,特點是統治者受過教育培養,且不會更改國之法令。他們具有道德與知識,不可能選舉所有人做決策,只能選舉代表來做決策,這讓人想到代議制民主。

其次是榮譽政制,柏拉圖認為“政制制度的不合全都是由領導階層的不合而引起的”,緊接著他解釋道統治集團的後代不可能永久都是最優的,也即護衛者會墮落,此時他們不關注音樂教育而重視體育教育,導致“銅鐵集團趨於私利,兼併房屋土地、聚斂金銀財寶;而金銀集團則由於自身心靈里擁有真正的財富而趨向美德和傳統秩序”,勞動者占據了統治權,榮譽政治的本質即是知識、道德、名譽的名義來聚斂財富。

等到私產破壞了榮譽制度,寡頭制度上台,政治權力集中在富有的人手中,他們通過法律來確定政治當選者的財產標準。此時道德正義徹底退隱,愛財貪權的本質顯露出來,但統治者既崇拜財富又樸素節制。一些世家子弟由於懶散變為貧民,而統治者的後代養尊處優,財閥政治使得社會不穩定,由於寡頭政治的三個特點:1、有財產的不一定精通政治工作;2、在這種制度下統治者無法組織戰爭;3、造成遊民;這些特徵只能使得內戰四起,平民勝利,轉向民主政制。

民主政制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沒有統一的力量,享有充分的自由。這種社會環境有些類似於我們今日若能不加管束的網路環境,在這個環境裡,知識、莊嚴、理想、虔誠在平民那裡淪為泡影,以經濟為中心,喪失正義感,亦無公平,無同情心、無公正性,道德雖不能取代政治,但應指引政治。這樣的狀態用海德格爾的Dasman沉淪狀態可以解讀,喪失理智、缺乏責任,社會這種平均狀態使個人失去了獨立性和自由,神聖、莊嚴的行為成為了遊戲,“明禮義而知廉恥”,“恥”字沒有了,底線就被攻陷了,今天的食品問題,環境問題等等無不歸因於此,政治經濟道德三者必須要共生共榮。在這種社會狀況下,欲望膨脹,柏拉圖用靈魂馬車喻表明欲望必須置於理性的調治之下,天國的光輝被人間的欲望遮蔽後光芒四射出來。從技術到物到欲望到理性又到無聊,物質文化需要有效的生產力,生產力發展轉而又對物質文化產生破壞,從腳踏車到機車到汽車,從平房到高樓到別墅,人何時才會滿足?要實現自我的救贖,在柏拉圖那裡,怕只能依附於一個神,將人的有限性融入到神的無限之中,不依賴人的自然本性,才得以使自由意志表達。無益的欲望使得節制遺失,“極端可怕的奴役,從極端可怕的自由產生”,僭主政制的時代隨著節制遺失而到來。。

自由的前提是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否則自由散漫的結果必然是極權,沒有規則制度保障,必然導致專制。僭主制是智慧節制的逐漸喪失,民主政制中的三類人:社會活動家、富翁、平民中會有人獲得聲望被推舉為“保護者”,他們組織戰爭,使得政治穩定下來。僭主和民眾於是都獲得了短暫的安寧。

第九卷接著提到僭主個人的問題,由於人們在夢中理智的喪失,柏拉圖認為這是人性惡的主要標誌,夢中的世界是私人的,清醒的世界是公共的、有規則的、有秩序、可言傳的,夢時人的自然欲望釋放理性昏睡,而公共生活中人有清晰的理性自制。一個僭主式人物就是“醒著時能夠乾夢中那種事的人”,這種罪惡使他成為了十足的暴君。他的產生過程是“把這人身上的節制美德掃除乾淨,讓瘋狂取而代之”,這裡的瘋狂講訴的就是一種極端的自由,但這種極端體現在欲望的自由而非意志的自由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了。孤獨的統治者欲望極度放縱,沒有朋友,沒有公共生活。在當今社會也存在著這樣一個巨大的矛盾:經濟、文化生活的極端社會化,而個人生活又由於要標新立異變得極端個人主義,喪失了公共生活是很可怕的,這方面美國相對中國就做得好多了,例如美國社會對於組織的放開,同性戀聯盟等的建立排遣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壓力,這樣的公共生活平台構建才可能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建康。

隨後柏拉圖又對靈魂三分做了進一步解釋:理性追求真理,激情勇敢求譽,欲望追求利益的快樂,受到理性引導的哲學家、愛智者們得到了最真的快樂,這種快樂是自足的,不外求的,最善的。由理性引發的快樂是永恆的,與相對的快樂對應,你可以看到當生病痛苦完之後,你才會為你的健康感到快樂,這種快樂即是相對的快樂,它是不穩定的。看亞里斯多德對幸福的理解:自足的、終極的、追求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可知在西方哲學史發展過程中對理念層面、道德層面的探究是它的根基。

全書至這裡對於五種政體的闡述已全部完成,貴族政體對應理智美德,榮譽政體對應激情,寡頭政體對應必要的欲望,民主政體對應必要與不必要的欲望,僭主政體對應無序的不必要的欲望。從整個城邦來看,僭主政體是最不幸的,困惑、欲望不滿足、最不正義。從三種快樂的標準來看,柏拉圖始終在強調哲人王的觀念,這種快樂劃分標準對於哲人是有利的。

至最後一卷,柏拉圖的觀點基本已表達完畢,未經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未經考察的命題是不值得擁有的,柏拉圖考察的是人的信念基礎,不是為了爭論而爭論,為了反諷而反諷。哲學僅是解惑,最根本的信念是難以動搖的,從倫理學或者其他哲學類書籍中得來的品行終是不穩定的,兒時起的經歷、教育才是可積累可深入地付諸生活實踐的。對廣大的人民來說,需要的是常識,有了常識就不至於陷入極端,類似像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的漩渦也許不至於陷得那麼厲害,那時除了內在的恐懼之外,心靈總是會因漏掉常識而被蒙蔽的。

 

柏拉圖對於哲學、人性、政治的探究為西方哲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對真、善、美、正義這些Idea層面的精神追求是《理想國》從始至終不變的話題,對人性的揭示,對政體的剖析使得《理想國》對今日自由民主政治有重要的啟示。正如前面已經分析過的,貴族政制時的統治者的道德德行再進一步擴大成一群人,他們各有所長,各有代表,形成代議制民主。在自由思想缺失的時代和國家,對柏拉圖的閱讀能夠促使每一個讀者更深地了解自由,擺脫未曾思考過的框架的束縛,試著讓這種觀念融入到生活中,結合今日的時代,以理論為基,看清現實,想想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看看自己能為這個時代做些什麼。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理想國讀書筆記@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