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實習報告

最新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


本文目錄1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2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3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

沙湖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 一、實習成效 這次實習,我們學習到了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通過現場參觀,對一些工藝和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對污水處理的各個環節也有了更深的體驗。 二、實習經過 l 實習時間: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l 實習地點:武漢市沙湖

沙湖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

一、實習成效

這次實習,我們學習到了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通過現場參觀,對一些工藝和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對污水處理的各個環節也有了更深的體驗。 學生報告網 二、實習經過

l 實習時間: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l 實習地點:武漢市沙湖污水處理廠 1、 污水廠概況

A. 地理位置:武漢市沙湖污水處理廠位於武昌中北路391號,占地125畝,其中一期約63畝,二期約25畝,三期約37畝,匯水面積16.9平方公里,服務範圍為沙湖以南、武珞路以北、東湖以西、大東門以東的地區,服務人口25萬。 學生報告網

B. 工程情況:該廠總設計處理規模為15萬m3/d,整個工程分三期建成。一期工程由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院設計,設計處理規模為5萬m3/d,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二級處理工藝,於1993年正式投入運行。二期擴建工程由武漢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設計處理規模為5萬m3/d,採用常規一級處理工藝,於2001年開工,2003年元月竣工投入運行。三期工程由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院和武漢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主要工程內容是將一期的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改造為倒置A2/O工藝;將二期日處理5萬m3的一級處理工程擴建改造為日處理10萬m3的A2/O二級處理系統,三期工程於2005年底完工,使該廠總處理規模達到15萬m3/d。該廠一、二、三期工程總投資約1.6億元。 C. 組織結構 武漢市沙湖污水處理廠隸屬於武漢市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二期、三期工程隸屬於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上級主管單位為武漢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該廠現有職工62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6人,大專學歷以上34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5%。廠內目前共設4個科室,分別為綜合辦公室、生產技術室、財務室、化驗室。 2. 處理工藝

沙湖污水處理廠採用以葉輪表面曝氣為主體的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全部使用國產設備。污水處理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淨化。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A2 O

. 倒A2 O

活性污泥法工藝是套用最廣泛的廢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主要由曝氣池、二沉沉澱池、曝氣系統以及污泥回流系統等組成。

廢水經初次沉澱池後與二次沉澱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通過曝氣,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並與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和膠狀物質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營養,代謝轉化為物質細胞,並氧化成為最終產物。非溶解性有機物需先轉化成溶解性有機物,而後才能被代謝和利用。廢水由此得到淨化。淨化後廢水與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澱池內進行分離,上層出水排放,分離濃縮後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其餘為剩餘污泥,由系統排出。

2 活性污泥反應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 BOD負荷率,也稱為有機負荷率. 水溫. PH值. 溶解氧. 營養平衡.有毒物質 2 曝氣裝置:

n 鼓風曝氣裝置

微氣泡曝氣器中氣泡曝氣器水力剪下型空氣曝氣器水力衝擊式空氣曝氣器 n 機械曝氣器

豎軸式機械曝氣器臥軸式機械曝氣器 n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運行方式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分段曝氣活性污泥法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高負荷活性污泥法 淺層曝氣、深水曝氣、深井曝氣活性污泥法 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 氧化溝工藝 序批活性污泥法

用傳統的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工業廢水是一種即經濟、淨化效果又好的方法,缺點是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會發生變化,特別是一些有抑制作用的污染物對細菌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在傳統法的基礎上,馴化好氧活性污泥,馴化後的活性污泥可以抗拒高濃度污染物的抑制作用,例如用馴化後的混合菌可連續降解有毒有機氯化物,有效地提高了淨化效果。另外,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的污泥產生量比較大,這也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個比較大的缺點。 3. 處理流程

該廠工藝流程見圖1—1:

沉砂池——厭氧池——缺氧池——曝氣池——二沉池 ü 一期工程——倒A2O

平流沉砂池:50°角漏斗狀;分為兩格,每格長9米,寬1.6米;去除污水中比較大的無機顆粒

:除P、N,底下有活性污泥和推進器,利用葉輪反轉 :表面曝氣,除有機物

:出水達標為溶解氧200mg/L

:葉輪轉動緩慢40min—92min一周,把水與活性污泥分離,防止水缺氧

:直徑達30米的輻流式沉砂池,高4米,沙湖擴建曝氣處理後的活性污泥在此一曝氣處理後的活性污泥在此一部分被在利用,一部分被丟棄部分被在利用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學生報告網整理髮布

ü 沙湖擴建——A2O :除去小顆粒雜質

:曝氣,除去大塊雜質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學生報告網整理髮布

:水下放氣

三、 實習總結

此次沙湖污水處理廠的實習,使我在學生階段能夠深入學習活性污泥法的處理工藝的一個契機。活性污泥法是目前處理城市和工業污水普遍採用的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工藝流程較為簡單.處理成本低.而處理效果好

第2篇: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

本次實習通過參觀水廠和電廠要我們初步接觸專業知識的實際套用,建立專業知識的整體輪廓,使得以後學習專業課時能聯繫實際,理解更深入,學的也更紮實。提高學習興趣,在實踐中感受團隊的力量,感受知識的魅力。

實習內容

本次實習周二參觀了太原市呼延水廠,周四去參觀了國電太原第一熱電廠。

一.太原市呼延水廠位於太原市北郊汾河西岸呼延村西南側,是太原市第一個大型面水處理廠,也是全國少有大型面水處理廠之一。該廠以汾河水庫黃河水為水源,從汾河水庫能重力輸水至淨水廠,採用機械混合、豎流式孔室絮凝、斜板沉澱、帶表沖虹吸過濾和氯氨消毒淨水工藝流程,並對濾池反衝洗廢水沉澱池排泥水進行了回收與處理。

水廠水源為黃河水,長途輸送至汾河水庫,再經取水塔,由隧洞和管道重力輸送至呼延水廠。原水水質指標濁度為正常時小於30 NTU,洪汛時小於300 NTU,最高小於1 000 NTU;並達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Ⅲ類水質標準。出廠水水質要達到《城市供水行業200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中第一類水司要求,出廠水濁度不大於1 NTU。水壓工程服務範圍內60%區不低於0.28 MPa。水廠自用水量按設計規模6%計。

按工藝流程由西向東、由高到低,將整個水廠分成輔助車間區、淨水車間區、清水池區及廠前區4個不同高程台。該場處於濕陷性黃土區,局部還靠近斷裂帶,故水廠設計中採取了一些適用於濕陷性黃土區特殊處理措施。

我們參觀的主要設備有:

1.原水進水管

原水經一根直徑DN 3000毫米總管由廠外連線井進入廠區,由三通分為兩支,一支DN 3000接遠期,一支以DN 2600進入近期廠內管廊,然後分為兩支DN 1800鋼管進入配水井。控制進水流量和壓力,兩根進水管上各設定了一個DN 1800電動調節蝶閥,由配水井水位信號控制閥門開啟度。該管路上還設定安裝了 DN 1800 電磁流量儀2台,以對進廠原水進行計量。

2.配水井

配水井按近期規模80萬m3/d設計,共1座,分獨立2格,停留時間2 min,採用自由式溢流堰配水。為使配水均勻,配水井設有穩流區;底部積泥採用小斗並設池底閥排除。為清除來水中漂浮物,共設有4台折板式旋轉濾網,寬度B=2.0 m,孔眼尺寸為4 mm ×4 mm

3.混合池

混合池每組按20萬m3/d規模設計,每座淨水車間內設兩組,停留時間2 min。採用垂直軸機械攪拌混合,一組設2台攪拌機。 4.絮凝池

絮凝池採用豎流式孔室絮凝,每組按10萬m3/d規模設計,共8組,分設兩座淨水車間內,停留時間T=40 min。絮凝池分格逐級放大;進口端流速0.5~0.7 m/s ,出口端流速0.10~0.15 m/s;G=30~60 s-1,GT=104~105。

季節變化,原水水質差異較大,為使絮凝池能適應原水水質變化,特設閘板控制超越渠,使水流池內能以20 min,30 min,40 min 3種停留時間運行。為防止積泥,絮凝池底部布置有穿孔排泥管,管道末端設定新型排泥角閥,所有排泥閥分為兩大組分別排隊依次排泥,排泥周期可原水水質變化情況靈活設定。 5.沉澱池

沉澱池為側向流斜板沉澱池,每組按10萬m3/d規模設計,共8組,分設2 座淨水車間內。沉澱池停留時間60 min,水平流速16 mm/s,斜板長度為1.2 m,斜板傾角60°,板間間距1 00 mm。

每組沉澱池分配水區、穩流區、沉澱區和出水區。各區池寬相同,長度不同。配水區設有配水花牆,使水流沿寬度均分;穩流區設刮泥機2台;斜板沉澱區上部設懸掛式斜板,下部設4 台直徑15 m刮泥機;出水區分設18根集水支槽和1根總槽,水流經出水花牆進入集水支槽,再匯入總槽。所用刮泥機為中心傳動式,排泥方式為重力強制排泥。

6.濾池

濾池為帶表沖虹吸濾池,每組按20萬m3/d規模設計,共4組,每座淨水車間設2組。每組濾池分為8格,單格濾池面積為148.8 m2。8格濾池採用雙排布置,中間為集水渠、出水渠等,兩側為排水系統。

濾池設計濾速7.5 m/h,最大過濾水頭2.0 m。

進水採用虹吸管和溢流堰,反衝排水採用虹吸管、排水支槽和排水總槽。

濾料採用雙層濾料:石英砂濾料,有效粒徑為0.6 mm,厚度600 mm;無煙煤濾料,有效粒徑1.2 mm,厚度200 mm。承托層粒徑2~20 mm,厚度200 mm。

濾池反衝配水系統採用雙層濾磚,反衝水強度為12~15 L/,反衝時間為7 min 。

每格濾池內設有固定式表面沖洗系統,用噴嘴布水,每個噴嘴服務面積為0.32~0.36 m2。表沖水由專用水泵供給,表沖水強度為2.5~3.0 L/,表沖時間為4 min。

二. 國電太原第一熱電廠創建於1953年,屬"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

五十年來,經過六期擴建,逐步發展成為擁有裝機容量127.5萬千瓦的現代化大型熱電聯產企業。至2003年底,為國家發電1020.53億千瓦時,供熱2.63億百萬千焦,負擔著太原市1000萬平方米,80萬居民的集中採暖供熱和部分工業熱負荷,為省城清潔生產和全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它由下列5個系統組成:

①燃料系統:完成燃料輸送、儲存、製備的系統。燃煤電廠具有卸煤設施、煤場、上煤設施、煤倉、給煤機、磨煤機等設備;燃油電廠備有油罐、加熱器、油泵、輸油管道等設備。

②燃燒系統:完成燃料燃燒過程,使燃料化學能轉化為蒸汽熱能的系統。主要有燃燒器、爐膛、送風機、引風機、除塵器、除灰設備等。

③汽水系統:完成蒸汽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系統。主要有鍋爐的汽水部分、汽輪機及其輔助設備,如凝汽器、除氧器、回水加熱器、給水泵、循環水泵、冷卻設備等。

④電氣系統:完成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系統。主要有發電機、主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母線等。 ⑤控制系統:完成生產過程中的參數測量及自動化監控操作的系統。 在上述系統的所有設備中,最主要的設備是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它們安裝在發電廠的主廠房內。主變壓器和配電設備一般是安裝在獨立的建築物內和戶外;其他輔助設備如給水系統、供水設備、水處理設備、除塵設備、燃料儲運設備等,有的安裝在主廠房。

燃煤火電廠生產電能的流程如下:

火力發電的基本生產過程是,燃料在鍋爐中燃燒,將其熱量釋放出來,傳給鍋爐中的水,從而產生高溫高壓蒸汽;蒸汽通過汽輪機又將熱能轉化為旋轉動力,以驅動發電機輸出電能。

像太原第一熱電廠這樣的大型燃煤的火電廠,一般採用煤粉爐,其生產過程是:將進廠的原煤經碎煤機破碎、磨煤機磨成煤粉,用熱風吹送,噴入鍋爐爐膛,通過煤粉燃燒生成的高溫煙氣,首先加熱爐膛內的水冷壁管與過熱器管,然後經過煙道內的再熱器、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而進入除塵器,在清除煙氣中的飛灰之後,通過煙囪排入大氣。

水在鍋爐爐膛內生成飽和蒸汽,通過過熱器時,繼續被煙氣加熱而變為過熱蒸汽,經主蒸汽管送入汽輪機,並在汽輪機內膨脹作功後,進入凝汽器凝結成水。該凝結水經低壓回熱加熱器進入除氧器,再經給水泵、高壓加熱器送入鍋爐。從汽輪機某箇中間級抽出一部分蒸汽,分別送入回熱加熱器和除氧器,供回熱給水和加熱除氧。為了補償蒸汽和水的損失,還須將經過化學處理的補充水加入除氧器,除氧器出來的水才能供給鍋爐使用。為使蒸汽在凝汽器內凝結成水,還必須不斷用循環水泵將冷卻水送入凝汽器中的冷凝管內進行熱交換,這就又形成一個冷卻水系統。冷卻水或直接來自江、河、湖泊並排放入江、河、湖泊,或在冷卻塔式噴水池中與大氣進行熱交換以重複使用。

過熱蒸汽進入汽輪機以後,推動轉子轉動,帶動發電機旋轉發電,再通過一系列電氣設備及輸電線路送至用戶。這就是一般的大中型凝汽式燃煤火電廠的生產過程。有的則是安裝在輔助建築中或在露天場地。

實習心得

經過兩天的實習,雖然有些辛苦,但是辛苦是值得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更深刻的去掌握知識,並且在將來的學習和工作當中學以致用。了解與初步掌握本專業相關產品技術參數等方面的實際知識和相關標準,增強對鍋爐、汽輪機系統及輔助設備的組成及結構的具體知識,為今後專業課程的學習、專業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後,衷心感謝三位老師的辛勞!

第3篇: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三)

一、實習時間和地點

2012年7月6日 唐山市北郊污水處理廠

二、實習目的

1、了解城市水資源情況,水廠水源情況,出水水質要求。 2、了解水廠的規模,工藝流程,平面和豎向布置情況。

3、了解水廠使用淨水藥劑的品種、投量和投加方式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設備。

4、熟悉和了解各單項構築物的型式、構造、工作過程、基本設計參數以及運行管理的內容、方法和經驗。

5、 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範圍,加深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 三、實習內容 1、污水廠簡介

北郊污水處理廠建於2001年,由唐山市利用亞行貸款興建,其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15萬噸。該廠採用外圍泵站提升輸水的形式,收集並處理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工業廢水占70%,生活污水占30%,經過處理水質可達國家一級B標準。自建廠以來,本廠堅持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將人的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關鍵,生產運行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核心,設備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基礎,重視好每一環節,保證了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全部達到設計要求並優於設計規定的國家要求的排放標準。重視和加強技術改造,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北郊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基本流程圖: 1)污水廠整體流程圖: 鼓風機房 ↓

進水→粗格柵→提升泵站→細格柵→沉砂池→厭養池→氧化溝→二沉池→出水 ↑ ↓

外運填埋←脫水機房← 回流泵房

2)污泥處理工藝流程:

剩餘排泥→污泥泵→濃縮脫水機→帶式傳輸機 ↑ 一體化加藥裝置→加藥泵

3、 參觀污水廠

我們先參觀了總控制室,大概了解了整個污水處理的過程。然後開始了環繞整個工廠的按照生產順序的參觀。期間講解員認真的講解了從污水進入處理廠的第一道工序到經過降塵,除泥,氧化消毒變成國家一級B標準的可排水的過程。還有最後的中水回用處理,經過生物氧化和纖維濾池處理的水可直接用於道路灑水,工業用水,景觀用水,養魚池用水,園林綠化以及為提標改造進行混合外排,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節約了資源。

四、實習心得

一個小時的參觀實習很快結束了,我對這次實習機會很珍惜,因為我不但學到了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認識了一些課上不可能接觸到的機器,而且還使我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從而對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開闊了思維。

在我們參觀實習時,使我的知識得以鞏固和完善。在這次實習中,我不單單是了解了環境工程在工業生產中的套用,也懂得了在生產現場要做好安全保護措施,更重要的是把書中的部分內容在生產中的套用聯繫了起來,做到了理論實踐相結合,對生產實際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儘管現在能聯繫起來的東西不是很多,但也受益匪淺。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