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學計畫
四年級語文教學計畫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42名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孩子們順利進入了國小生活中又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和語文素養,具備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能主動運用查字典的方法解決自己遇到的疑難問題,識字不再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但是仍然是重要的任務。閱讀中能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較清楚地復述文章內容,並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能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在寫話時,樂於表達,大多數同學能藉助積累到的詞語豐富自己的內容,並能較好地使用幾種常用的標點符號。但是學生在詞語和句型的積累上還存在不足,主動性不不夠,需要繼續加強自主積累的培養,拓寬知識面。
大部分學生有了較明確的學習目標,但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有一些差距。
二、發展趨勢:
本期,四年級的教學較三年,在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提高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1、對作品的理解及感受力應提高。
2、從感性認識逐步過渡到理性認識。
3、具備獨立識字、默讀自檢的能力。
4、將零散知識點不斷融合,加強整合能力。
5、在獨特感受的基礎上,逐步過渡到大體共識。
6、適時教給必須的語文知識,讓孩子的學習綜合性更強。
三、教學目標:
生字新詞和句子的學習
1、本期仍需認字85個,學字253個,並結合閱讀,習作的實踐解決錯別字的問題,並提高這方面的權重,書面表達錯字≤2%。
2、結合語文實踐,測試獨立識字、學詞、學句的能力,主要通過學記摘錄筆記的途徑來實現。
3、名言佳句警句、佳作的積累:背誦≥15篇,習作≥12次,綜合性活動≥4次。
閱讀
1、會自己提出比較有質量的問題
2、會處理所提的問題,不受技術問題的羈絆。
3、基本能自行解答提出的問題,並通過討論,糾正或完善自己的認識。
4、對照譯文讀懂古文,學會寫摘錄、主解筆記,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作
a、1、寫日記,使習作與生活緊密結合,全期不少於16篇。
2、寫作和閱讀結合,續寫、仿寫、補寫,寫發言提綱。全期≥12次,每次可隻寫一小段話。
3、寫作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相結合,全期不少於6次。
在列出的題目中進行選擇
練習寫真實生活
b、修改習作
1、教給學生三種修改方法——自讀,請人提意見,冷處理。
2、提出好作文標準——有根有據,有情有意,有血有肉,有聲有色,有條有理
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
a、口語交際
1、做重點發言人
2、做討論的主持人
3、分辨討論中不同意見,與不同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
b、綜合性學習
1、應有明確目標
2、善於發現典型,以典型帶動全體,指導學生評價
要求:
1、活動規模不能太小
2、學生應是活動主體
3、簡化程式,防止形式化
4、就地取材
金鑰匙
抓住課文閱讀和“日積月累”、“筆下生花”、“金鑰匙”等欄目中,丁丁、冬冬對話的形式,從學習策略、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指導學生學習。
自我評價
重點培養自檢習慣,提高自檢水準。
1、個人總結
2、實事求是,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3、善於橫比、豎比
四、實施策略
1、將識字、學詞、學句作為基礎和重點,形式由教師的教到扶,逐步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個性學習。
2、在教學中,教給學生摘錄筆記的方法,通過課前的預習,課中的領悟,課後的思考來逐步完善,從而以這種形式教給學生自讀自悟,最終形成能力。
3、閱讀教學應從理解、感悟、感受上下功夫,幫助學生在自讀材料時,能將個性體會落到實處。
4、習作多以生活實際為依託,採取多種方式練習,並重在習作的修改上下功夫。
五、教學進度安排:
1、師生 10課時 2、明月 10課時
3、民族之花 10課時 4、收獲 10課時
5、橋 9課時 6、方寸世界 10課時
7、地名 7課時 8、尊嚴 11課時
9、音樂 9課時 10、金錢 10課時
11、大與小 9課時 12、風雪 10課時
總計115課時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製教育,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地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的社會關系的互動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別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三、教學要求: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2、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4、初步了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群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懂得和平與發展是人類共同的願望。
四、具體措施:
1、 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 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 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 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在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註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 拓展教學空間,不局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課時安排
一周兩課,其間也可安排一些勞動、參觀、調查等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