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計畫 > 其它工作計畫

2013年建立文明單位工作計畫


為把我局文明單位建立工作不斷引向深入,達到以建立活動促人員綜合貭素的提升,促稅收各項工作發展的良好氛圍,力爭現有文明單位再上新檔次,按照區文明委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求,結合區局實際,現製定2005年建立工作計畫
一、強化思想武裝,加大幹部職工教育力度
開展文明單位建立活動,要堅持立足以人為本,強化思想武裝,加大教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幹部職工思想理論水準,培養一支高貭素的稅務幹部隊伍。
1、加強幹部職工的思想教育。按照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要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主線,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推向深入,不斷提高幹部隊伍的綜合貭素。一是以抓黨組中心組學習為龍頭帶動全局,珍惜區局「十佳黨組中心學習組」榮譽,發揚成績,繼續努力,重新製定和認真落實中心組學習計畫;二是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安排好中層領導幹部和一般幹部的學習,創新學習形式,深化學習內容;三是以「青年學理論示範小組」為載體,根據青年的特點廣泛開展學理論活動。通過學習,統一全局幹部的思想和行動,增強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工作事業心和責任感。
2、扎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按照區委和市國家稅務局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的部署,結合我局實際,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開展好此項工作,要周密部署,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抓好學、查、評、改、建五個重點環節,圍繞稅收工作,著重解決問題,在促進工作上下功夫,做到「兩不誤、兩促進」。開展教育活動著重解決部分黨員進取精神不強、工作作風不實、黨組織軟弱等問題,強化宗旨意識、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創新意識、學習意識。
3、做好幹部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幹意見》,區局定期研究和分析幹部職工的思想狀況,緊緊抓住幹部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深入開展「三觀」教育。在幹部職工中深入開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三觀」教育,引導幹部職工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培養大家強烈的工作使命感和責任感。二是堅持在幹部職工中開展好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幹部職工樹立遠大的理想,堅定的政治信念,正確對待金錢、名利、地位、苦樂問題。三是開展法製教育。教育幹部職工認真學法,懂法、知法,正確貫徹執行國家的稅收政策法規,做一名嚴格守法,秉公執法的稅務幹部。
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稅務人員工作水準
按照全市國稅系統「千名稅幹進課堂」的要求,以「科教興稅」的戰略思路,在幹部職工中廣泛開展稅收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全員的崗位技能和綜合貭素。
1、繼續深入學習《征管法》。進一步加強《征管法》的學習,熟練掌握好國家的稅收政策法規,進一步規範執法行為,全面提高稅務幹部的執法能力和執法水準,提高辦稅工作質量和辦稅效率。
2、開展稅收專業知識學習。今年稅收業務學習的重點內容包括:所得稅匯算清繳政策及申報審核方法、新的《小企業會計製度》、稅源分析和管理及相關報表編製工作、市局修訂後的考核辦法和考核軟體、網上申報和財稅庫行聯網操作及管理、《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等,以增強稅收業務工作能力。
3、開展電腦操作技能培訓。微機操作技能是今年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WIN98的作業系統、網路設備維護及配置、網頁維護、ORACLE資料庫維護、印表機維護,CTAIS1.1版系統與相關電子表格的查詢和運用,推進區局信息化建設穩步發展。
三、以建立促稅收,全面實現稅收任務目標
建立文明必須扣緊稅收中心工作,以建立促稅收,增強建立效應,突出自身特色,全面完成收入任務。
1、嚴格目標考核製度。進一步完善「八率」綜合目標考核指標,把考核與稅收收入結構、稅收征管和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數量和質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人人有任務指標,個個有工作壓力的局面,確保全年稅收任務目標的實現。
2、努力提高征管質量。繼續深化征管改革,理順工作環節,推進征管業務流程重組,完善征管質量考核機製,進一步提高稅源戶監控管理水準,加強日常稽核,強化稅務稽查,嚴格落實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3、提升信息化建設水準。加強CTAIS的套用管理,完善金稅二期工程,提高運行質量,搞好網路管理與服務。
四、培育民族精神,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
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在全體幹部中努力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弘揚時代新風尚,培養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增強單位凝聚力。
1、重溫《公民道德手冊》。大力開展「講道德、做文明武漢人」活動,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自覺遵守「十不文明規範」的要求,嚴格規範幹部職工的言論和行為,從社會關註,人民民眾關心的身邊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向一切不文明的行為和現象展開鬥爭,弘揚中華優良傳統,樹立文明新風,共同促進社會風氣好轉。
2、加大塑造文明形象力度。深化建立「最佳辦稅服務廳」、「最佳巾幗文明示範崗」「文明示範崗」、「青年崗位能手」以及「青年文明號」活動,深入開展「新風杯」 競賽工作,鞏固原有建立成果,推進向高層次發展,結合區局實際製定實施方案,扎實開展工作,做到內強貭素外樹形象,端正服務思想,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樹立國稅部門的社會形象。
3、創新節日紀念活動形式。利用「三八」、「五四」、「七一」、「十一」、「元旦」和新年春節等大型節日的機會,以各種形式搞好慶祝和紀念活動,組織幹部職工參觀學習,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評選表彰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開展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等,豐富大家的工作生活內容,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增強單位凝聚力。
五、最佳化稅收服務,構建和諧辦稅工作環境
今年要推進「改軟」工作和行風建設,拓寬「改軟」思路,以最佳化稅收服務環境為突破口,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準。
1、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完善「一窗式」管理模式,通過整合崗位職責,歸並視窗功能,使納稅人基本上在一個視窗把涉稅事項辦完;推行「一站式」辦稅,確保納稅人需要辦理的所有涉稅事項在一個辦稅廳辦結;實行「一戶式」管理,依託信息技術建立統一的電子稅源檔案庫,對所需資料實行一次性採集,一戶式儲存管理,實現內部信息共享,同類業務進行歸口管理;倡導「一次式」檢查,對同一戶納稅人在一年內不進行兩次以上的稅收檢查,切實減輕納稅人的負擔;推進「一網式」完成,納稅人的涉稅信息都入網,實現辦稅、辦公運行網路化。
2、進一步減化辦稅程式。要最佳化業務流程,減並辦稅環節,規範機構設定和業務分工,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節省的服務,有效滿足納稅人的需求。全面推進「陽光辦稅」,增加辦稅透明度,進一步完善全程服務製、首問責任製、服務承諾製、限時辦結製、掛牌上崗製等監督製度,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
3、加大硬體建設投入。投入資金,加強辦公環境硬體建設,對辦公場所進行改造和整修,按照建立規範化基層稅務所的工作要求,重心向基層所傾斜,為納稅人辦稅和幹部職工工作學習提供整潔、優美、方便的條件。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全局,以「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為指針,以建立教育發展和諧環境為重要手段,緊緊圍繞實施「小縣大教育」的戰略目標,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艱苦奮鬥,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水準,實現教育事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識貢獻。

二、整體目標
經過三年艱苦奮鬥,我縣教育要實現「一個提高」、「兩項發展」和「三大突破」:
「一個提高」即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和水準。加大教育投入,學校硬體建設再上新檔次,所有國中、上規模聯辦國小和民辦學校的校舍、圖書、教學儀器設備和文體設施基本達到省定一類標準,其餘學校全部達到省定二類標準。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鞏固率穩步提高,國小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到100%,國中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達到100%和99%。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0%以上。教師隊伍的整體貭素明顯提高,基本實現國小教師專科化、中學教師大學部化,相當一部分高中教師接受研究生學歷教育。穩步推進中國小布局調整,調整後的中學服務人口達到20000人,規模達到1200人以上;聯辦國小服務人口達到10000人,規模達到達800人以上;農村一般完小服務人口達到5000人以上,規模達到400人以上。上規模學校全部實行封閉式、寄宿製管理。基礎教育質量要在全市繼續保持先進位次,中考綜合率穩居全市前5位以上,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實現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基礎教育水準穩步向高層次、高質量發展。
「兩項發展」即幼教事業和民辦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加快鄉鎮中心幼稚園和村辦幼稚園建設,新增鄉村幼稚園38所,基本形成以鄉鎮中心園為示範,輻射村辦規範化幼稚園的幼兒教育網路,農村學前三年在園幼兒達到5000餘人,入園率達到90%。民辦學校要在辦學機製、辦學層次、辦學規模等方面實現新的發展。逐步對民辦學校實行改製,民辦公助學校比例達到50%。辦學條件上檔升類,按省定一類標準建設13所民辦中國小,在校生達到9000人,其中外縣籍學生約佔3500人。民辦國中辦學水準綜合排位達到全市前4位以上。同時,積極鼓勵民辦幼稚園發展。
「三大突破」即縣一中、職業教育中心和教師進修學校建設與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縣一中在高水準完成省級示範高中建設的基礎上,要繼續推進「23515」工程建設,至2007年建成20軌高中,在校生達到3000人,聯考成績綜合排位達到全市前5位以上。職教中心要以完善省級示範性職業教育中心建設為重點,以就業為導向,建立與現代職業崗位相適應的專業設定體系,不斷擴大對口升學高中班規模,各種形式的高中階段教育和高中後、國中後職業培訓形成規模,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程」,廣泛開展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舉辦各種各樣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短期培訓班,至2007年在校生要突破1000人,各類人員培訓要達到8000人次,培訓後就業率達到96%以上,辦學水準綜合排位要在全市前5位以上。縣教師進修學校是教師培訓的主渠道,要加大投入,辦學條件達到省定標準,建設一支高水準師資隊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類教師培訓特別是骨幹教師培訓要有計畫、上規模、求實效,辦學水準在全市綜合排位達到前5位以上。

三、分年度目標
2005年——
1、結合學校布局調整,改造農村薄弱學校,建設標準化學校15所。
2、農村國小由137所調整為86所,新增聯辦國小9所,利用閒置校舍建鄉村幼稚園20所。
3、26所學校建立微機室,11所學校建立語音室,6所學校建立校園網。中國小生均圖書分別達到30冊和23冊。
4、高中教師研究生學歷達到4%,國中教師大學部學歷達到40%,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到45%,其中大學部學歷達到11%。
5、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65%,國小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到100%,國中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達到100%和98.5%,高中在校生達到2500人,職教中心在校生達到400人,各類受訓人數達到6000人次。
6、普及提高英語教學,鄉村國小從二年級起開設英語課。
7、進一步開展課改通識培訓和學科教材培訓,穩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8、完成河北省中國小普及國語達標縣建立工作。
9、實驗中學實施整體搬遷,主體教學樓9月份投入使用;曙光中學實施整體搬遷,完成1200平方米教學樓建設;梁二莊中學完成1200平方米教學樓建設;縣一中新增教學圖書樓;青少年文體活動中心竣工。全縣學校後勤社會化引資達到1000萬元,15所學校實現寄宿製、封閉式管理。
10、民辦學校在校生達到7000人,其中外縣籍學生達到2000人。國中1所、國小3所達到省定一類標準。
11、中考綜合率由2004年的全市第12位升至第9位,聯考成績綜合排位由2004年的全市第9位升至第8位,職教中心辦學水準綜合排位由2004年的全市第13位升至第9位,教師進修學校辦學水準綜合排位由2004年的全市第9位升至第7位。
2006年——
1、農村國小由86所調整為60所,新增聯辦國小6所,利用閒置校舍建鄉村幼稚園18所。
2、31所學校建立微機室,20所學校建立語音室,13所學校建立校園網。中國小生均圖書分別達到35冊和25冊。
3、高中教師研究生學歷達到5%,國中教師大學部學歷達到65%,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到60%,其中大學部學歷達到13%。
4、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0%,在全縣完成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工作,並高水準通過省驗收。國小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到100%,國中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達到100%和98.8%,高中在校生達到2800人,職教中心在校生達到700人,各類受訓人數達到7000人次。
5、普及提高英語教學,鄉村國小從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縣城幼稚園實施雙語教學。
6、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大培養、選拔力度,培樹一批能夠適應課改要求的學科帶頭人和教學標兵,並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7、實驗中學、教師進修學校、曙光中學分別完成整體搬遷,縣一中教學圖書樓竣工。全縣學校後勤社會化引資達到1400萬元,20所學校實現寄宿製、封閉式管理。
8、民辦學校在校生達到8000人,其中外縣籍學生達到2800人。國中2所、國小6所達到省定一類標準。
9、中考綜合率由2005年的全市第9位升至第6位,聯考成績綜合排位由2005年的全市第8位升至第7位,職教中心辦學水準綜合排位由2005年的全市第9位升至第7位,教師進修學校辦學水準綜合排位由2005年的全市第7位升至第6位。
2007年——
1、農村國小由60所調整為50所,新增聯辦國小5所。
2、40所學校建立微機室,30所學校建立語音室,20所學校建立校園網。中國小生均圖書分別達到40冊和30冊。
3、高中教師研究生學歷達到7%,國中教師大學部學歷達到80%,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到75%,其中大學部學歷達到15%。
4、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0%,國小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到100%,國中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達到100%和99%,高中在校生達到3000人,職教中心在校生達到1000人,各類受訓人數達到8000人次。
5、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著力點,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推出一批高質量的研究課題並取得一定成果。
6、籌建3所高標準體育場館。全縣學校後勤社會化引資達到1800萬元,30所學校實現寄宿製、封閉式管理。
7、民辦學校在校生達到9000人,其中外縣籍學生達到3500人。國中3所、國小10所達到省定一類標準。民辦國中辦學水準在全市綜合排位達到前4位以上。
8、中考綜合率由2006年的全市第6位升至第5位,聯考成績綜合排位由2006年的全市第7位升至第5位,職教中心辦學水準綜合排位由2006年的全市第7位升至第5位,教師進修學校辦學水準綜合排位由2006年的全市第6位升至第5位。

四、主要措施
統籌全縣教育資源,最佳化教育發展環境
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堅持「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保障經費投入,推進全縣農村義務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按照上級要求由教育主管部門統籌全縣教育系統人、財、物的管理,做到全縣上下一盤棋,充分實現教育資源最佳化配置。明確縣、鄉、村各級在教育發展中的義務和責任,進一步最佳化教育發展環境。
提高「普九」水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抓住機遇,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普九」的層次和質量。大力度抓好學校布局調整,科學規劃布局,採取政府投一點、上級資金爭一點、閒置資產換一點、抓住開放跑一點、多體製辦校集一點等多種方法突破資金瓶頸。積極發展規模在4軌製以上的全日製農村國小,創造條件大力發展規模在1000人以上的全日製寄宿製封閉式農村學校。特別是要把建設標準化視窗示範學校擺在突出位置,在校長任用、招生政策、師資聘用、經費投入、學校管理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鄉鎮國中要根據適齡人口的數量,確定國中建設規模和建設標準,確保學齡人口全部入學。切實加強專用教室和儀器設備的配備,用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建立「控輟保學」機製,確保國小在校生年鞏固率達到100%、國中在校生年輟學率控製在1%以下。結合 「兩免一補」工程,建立和完善特困家庭子女減免學雜費製度,實施「手拉手」工程,關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少年兒童、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等弱勢群體的義務教育,決不讓一個學生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大力推進薄弱學校治理工作,製定轉變薄弱學校、薄弱學科、薄弱年級的工作計畫,註重發揮城鎮學校及名優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促進農村中國小管理水準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均衡化發展。
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加快普通高中發展步伐
加快普通高中發展步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升學率,這是創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也是今後幾年我縣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為此,要有計畫開展以下工作:按照市《教育質量監測意見》,配合縣委、縣政府加強對高中教育質量的監測,將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教學成績的好壞直接與學校管理者的業績考核掛鉤,實行教育質量一票否決製。繼續加大與外地名校聯姻結親力度,進一步增強辦學活力。選派中、青年幹部赴外地名校掛職鍛煉,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面向社會招賢選才,為縣一中充實高貭素師資。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教師系統學習、借鏡外地名校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堅持「科研興校」方針,積極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提升教科研工作的層次和水準,有效指導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集中財力加強現代化裝備建設,提高教師運用現代化裝備進行教學的能力,推動聯考成績綜合排位在全市大幅度上升。
以就業為導向,拓寬職業教育辦學思路
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職業教育工作的精神,針對我縣職業教育水準偏低這一實際,結合縣域經濟發展需要,以促進就業為目標,大力推進我縣職業教育改革。加大職業道德、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綜合貭素,打造一支適應縣域經濟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找準職教發展與服務縣域經濟需要的結合點,緊密結合我縣經濟發展實際,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標,最佳化學校專業設定,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短、平、快」培訓班,重點為「兩白一綠」主導產業、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用人才。擴大「訂單式」培養與培訓規模,走校企合作之路。建立職教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重點是舉辦國中後和高中後未升學人員培訓班,為其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同時,要加大對農村幹部、農村青年和致富帶頭人等的培訓力度,切實為「三農」發展服務。
以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目標,加快鄉村幼稚園建設步伐
抓住目前中國小布局調整有利時機,以建設規範化鄉村幼稚園為中心,充分利用學校合並後的空餘校舍改建幼稚園,加快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的進程,逐步在全縣形成「以公辦幼稚園為骨幹和示範,以社會力量興辦幼稚園為主體,公辦與民辦、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發展格局。充分調動鄉、村兩級辦園的積極性,增加園舍建設投入。推行辦園體製改革,鼓勵民辦幼稚園發展。強化幼稚園管理,不斷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按照「幼兒教育活動化、幼兒活動遊戲化」原則,改革教育模式,扭轉學前教育國小化的傾向,提高辦園層次和辦園水準。有計畫選拔和培養具有相關特長人員,充實鄉村幼兒教師隊伍,促進全縣幼兒教育質量提高。
典型帶動,科研興校,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牢牢抓住教育質量這條生命線,堅持以質量求信譽、以質量求發展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學領域改革,向改革要質量、向改革要效益,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水準。繼續實施典型帶動戰略,逐步完善《「五名」工程實施方案》,建設一批在縣內及周邊縣較有影響的名校、培樹一批名校長和名師。以開展校本教研為重點,深入推進教科研工作,積極申報並承擔省、市級課題,提高結題質量,充分發揮課題研究對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大力培樹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總結並引進精品示範課,全縣優質教育資源充分實現共享。進一步開展課改通識培訓和學科教材培訓,穩步推進新課標實施工作。在中心校建立研訓基地,設立二級教研室,完善全縣教科研網路。加大對教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各學校每學期要按不低於雜費總額10%的比例為教科研工作劃撥資金,確保教師使用最先進的教學資料,並為開展教科研工作提供最好的條件。繼續堅持「請進來、走出去」開放式辦學,全面激發辦學活力。
改革中國小考評辦法,進一步規範學校管理
以教育質量評估為核心,以「客觀公正、註重實績、激勵提高、科學易行」為原則,改革並逐步完善對全縣中國小的考核、評比辦法,製定考核細則並科學實施。根據市教育局對縣一中、職教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實施教育質量監測的意見,以教育質量為核心內容,出台《邱縣教育質量監測意見》,建立教育質量監測、評價、發布、獎懲機製,對全縣各學校的教育質量進行監測評價。同時,考核還要包括隊伍建設、軟硬體建設、校園環境、安全綜治、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考核結果在全系統予以通報。連續2年考核成績下滑的,由文教體局對學校領導班子進行調整或建議縣委、縣政府對學校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同時,繼續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大力推進學校管理創新,以科學的教育思想和現代化的手段,構建符合貭素教育要求的學校管理模式,逐步使全縣學校管理走上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的軌道。繼續最佳化育人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搞好學校綜合治理工作,努力建立一批富有文化氣息、具有鮮明特色、在社會上具有良好聲譽的學校,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穩步推進人事改革
以建立教育發展和諧環境為基礎,以剛性製度、柔性實施為前提,進一步推行校長選聘契約製、教師競爭上崗製和校內結構工資製,實行按需設崗、公開招聘、擇優聘用、契約管理,堅持績酬掛鉤,適度合理地拉開分配差距,獎勵有突出貢獻的教學人員,全面激發教師隊伍活力,努力打造一支學歷層次較高、教育教學能力較強、適應教育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製定優惠政策,穩定偏遠地區教師隊伍,同時,鼓勵城鎮年輕中國小教師向農村學校合理流動。根據全面推進貭素教育的需要,按照教師專業化的要求,以縣教師進修學校為基礎,加大高水準師資培養力度,進一步健全教師繼續教育製度,突出抓好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基礎教育新課程、信息技術、外語等方面的培訓,真正做到師德達標、教育能力達標、學歷合格達標和學歷升級達標,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實施貭素教育的能力和專業化水準。
以財政投入為主體,多措並舉突破資金瓶頸
從我縣實際來看,資金不足是製約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障礙,為此,要多措並舉突破資金瓶頸。堅持以財政投入為主體不動搖,不斷增加財政資金投入,確保實現三個成長。用好政策性資金,加大對上級專款的爭跑力度,每年向上爭取資金不低於250萬。推行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走借勢發展之路,利用社會資金提高學校硬體建設檔次,改善辦學條件,三年吸引社會資金累計達到2000萬左右。進一步盤活現有教育資源,充分實現物盡其用。同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廣泛宣傳,多方溝通,努力調動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各方面的力量為發展教育事業所用。總之,要通過多渠道籌資,有效解決教育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學校撤並、新增工作中資金不足的問題,努力提高我縣中國小的整體辦學水準。
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小縣大教育」戰略目標
根據上級有關政策,結合我縣實際,出台一系列指導性檔案,進一步規範對民辦學校的管理,將民辦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納入全縣教育發展整體規劃,盡快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良性競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現有民辦學校辦學條件要上檔升類,逐步達到省定一類標準,否則,一律依法關停。建立並完善民辦教師資格準入機製,凡進入民辦學校的教師必須依法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經文教體局備案後方可上崗。完善民辦學校的用人機製,民辦學校聘用教師必須簽訂契約,並依法為教師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對現有民辦學校進行改製探索,通過向民辦學校選派高貭素公辦教師等方式,建設一批民辦公助學校。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提供一流服務為基礎,打造民辦教育品牌,科學製定並實施吸引外縣籍學生計畫,實現小縣大教育目標。
xx縣文化教育體育局
二○○五年一月十日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2013年建立文明單位工作計畫@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