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三年成長規劃:為人師,圓我夢
從11年的9月,帶著滿腔的熱情和些許的興奮,我走上了我的三尺講台,構築起我的教師夢。
儘管大學所修的專業也是師範類的,但畢竟學校注重理論學習,在實際的工作中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老師」,在自己的第一步上看來不是那麼的得心應手。
重新審視自己近半年的工作過程,似乎一直在不停地忙備課,「抓」學生,「盯」學生……可是,結果卻差強人意。這一切在警示我,我的工作中存在偏差。與其說今天寫下的是我對自己今後近三年的規劃,不如說這是重新認識和調整自己的一次深思。
辛苦的工作,不盡如人意的成績;課堂上的熱烈的氣氛,作業不夠完善的答案;學生口口聲聲喜歡語文課,卻沒有很大的進步……這種種的矛盾讓我發現了自己教學中的一大忌:教而不實,我的教學缺乏系統性。語文學科的學習,需要的是細水長流,水道渠成。我恰在這點上做得不夠穩紮。我想我的三年規劃就該從這裡入手吧。
為了能有效的「對症下藥」,我仔細地閱讀了二期課改的內容,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記錄下自己在語文教育和教學的規劃安排。
一.更新教學理念,重新確定教學目標
在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聲聲呼喚中,語文二期課改新教材應運而生。二期課改語文教材的特點是:從材料的選擇到體例的編排上都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正確清醒的在頭腦中確立人文素質教育的理念,把它作為相對穩定的精神力量,影響我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籌帷幄。如何巧妙地利用教材所蘊藏的人文因素,如何藝術地處理教學中的種種矛盾,為學生打好語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這是我要把握的教學方向。
二. 變革課堂教學,貼近學生心靈,倡導全面對話
「深刻理解了語文學科的特性,在先進理念的引領下,以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變革語文課堂教學,使人文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作為語文教師應該變革語文課堂教學,通過語文教學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摒棄居高臨下包辦式的教學,要摒棄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講解;要摒棄機械的題海訓練,真正以人文素質教育理念指導我們進行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和促進學生主動求知。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放飛學生的心靈,為他們鋪設全方位、立體的交流渠道,為他們搭設經驗分享、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引導學生開展平等、真摯的全面對話。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注重「七個方面的對話」。這「七個方面的對話」是:與文本的對話,與作者的對話,與生活的對話,與自己心靈的對話,與老師的對話,與同學的對話,與網路媒體的對話。
如果真的是這樣去做了,那麼,我相信,學生必將從那些文質兼美,凝聚著人類智慧,流淌著人類高尚道德、美好情感的文章中不斷汲取精神營養,以此喚起自己內心美好而崇高的情感,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珍愛生活,珍視一切美好的事物,「能在學業之餘認真而持續地向自己追問『如何做人』這一終極命題。」
通過語文教學,引領學生走出原先較為狹隘的個人世界,去關注社會的風雲變化,去領略人類文明的豐富多彩,去感悟人生的千姿百態。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生活。也許這才是進行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和目的所在。
三. 規劃細則
提高我的「語文」能力
中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的語文能力主要包括:語文教學口頭表達能力、語文教學書面表達能力、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和語文教學所知、思辨能力。
1.要保證天天都要進行的閱讀:鑽研課文,看參考書,看學生的各種作業,讀報刊,學習各種檔案和專業進修材料等,還要指導學生閱讀,教給他們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從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實際出發,準確地辨文字、釋詞語、析句子、解句群、分段落、理篇章、歸主旨、探文法,能運用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思想方法,恰如其分、切中肯綮地對文章思想內容、藝術形式、風格特點等方面進行鑑別、欣賞和評價;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根據需要把貯存的各種知識靈活提取使用。
2.鍛鍊自己的說話能力。語文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至關重要。不善於口頭表達,不能掌握教師語言,儘管滿腔學問也當不好教師,語文教師尤其需要較高的說話能力,因為語文教學有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任務,而且,不善於口頭表達的人是很難指導好學生的口頭表達的。
針對自己的條件,我要這麼做:
①啟發性:循循善誘,激發興趣,語言精闢,能舉一反三,言簡意賅,留有思考餘地。
②科學性:概念準確、判斷正確、推理符合邏輯、能簡單明晰地表達客觀事物。
③流暢性:語言應該是流暢的,「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抑揚頓挫,讓人聽起來悅耳;不結巴,不隨便夾字,沒有口頭禪。這樣,學生不僅願聽,而且樂於模仿。
④生動性:能自如地運用語音、語調、語氣來表達思想感情。在講授過程中,能靈活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時而用樸實的說明性語言,時而用繪聲繪色的描述性語言,有時還要用演說家的雄辨性語言和相聲藝術家的風趣、詼諧的語言,只有使自己的語言錯落有致,生動活潑、有聲有色,才能上好語文課。
⑤自控性:說話要掌握分寸,程度深淺,語量多少,聲音高低,音量大小,語速快慢,都要適當。在表達過程中自己邊說、邊想、邊聽,隨時調整。
3.強化我的書面表達能力。要教會學生寫作文,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豐厚的寫作素養,必須掌握寫作規律,通曉訓練程式,精於執教之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語文教師只有會寫、善寫,用自己的寫帶動學生去寫,才能體會寫作的甘苦,向學生提出恰當的要求,才能切實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才能在批改、講評寫作時,抓住關鍵,批在點子上,改在關鍵處。
對這方面我對自己的規劃:
①能夠掌握各類文章的寫作要領,會寫各類文體的文章。
②能運用豐富的詞語、流暢的文筆表情達意。
③有良好的寫作習慣,隨時記錄材料,經常練筆,在學生練習作文時,自己也能按照要求較快地寫出來,供學生觀摩學習。
④書寫格式正確,字跡工整、美觀、合乎規範,堪為學生效仿。
改進我的「教學能力」。
1. 研讀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構成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學內容的裁體,是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紐帶。一個教師,能否深入地鑽研教材,直接影響著他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研讀教材,就是要把握教學大綱,熟悉整套教材,剖析各類課文,做到明確大綱要求不「離譜」,掌握教材體系不「亂套」,吃透每篇課文不「擱淺」,具體地說,應該做到「了解整套」、「熟悉當冊」。循序操作則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第一步,了解整套。
接到教學任務以後,就要抓緊時間,瀏覽乃至通讀整個國中階段的語文教材,明了整套教材的體系,各冊教材的重點,單元設定的特點,文體安排的規律,各類範文的特色,語文知識的系統和語言訓練的序列。這樣,才能清醒地把握所教一冊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教育和教學的任務。
第二步,熟悉當冊。
第一學期所教的一冊教材應是鑽研的重點。要通過深入閱讀和分析,對這冊教材的主要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及數量、單元組合的方式,讀講課文與自讀課文的配合、知識教學與能力訓練的比重、重點基本篇目與寫作聽說活動的聯繫瞭如指掌。
第三步,精讀單篇課文。
教學時多以單篇課文為單位,單元教學也多以單篇課文為基礎,因此離開了認知單篇課文這個基礎,教學時就會「擱淺」。為此,還必須逐一認知和把握每篇課文,做到從形式到內容疏通教材,從整體到局部熟悉教材,從現象到本質吃透教材。循序操作則可採用以下「三步法」。
①求「通」——認真通讀,從形式到內容疏通教材。疏通教材有三個要求:一是在語言上讀通,要掃除閱讀中的一切障礙,能順利地讀課文,二是在結構上理通,要弄清課文的結構脈絡對整篇課文有一個全面地了解,三是在材料上想通,要弄懂課文中每一個語言材料所包含的觀點,檢驗這一步鑽研效果的標準,體現在朗讀上,應能正確的朗讀課文。
這一步的主要工作有:審題解題、正音正字、解詞品詞、理句析句、分層劃段等。
②求「熟」——細讀熟練,從整體到局部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有三個要求:一是教材要點要熟,通過鑽研,對內容要瞭如指掌,對注釋要全面掌握,對重要語句和段落要能熟讀成誦;二是教材背景要熟,通過鑽研,對寫作意圖和來龍去脈要清楚,對編寫意圖要明確,對與相關的知識材料要熟悉;三是教學要求要熟,通過鑽研,對教材在單元中所處的地位要清楚,對教學任務要明確,對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要掌握。檢驗這一步鑽研效果的標準,體現在朗讀上,應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這是深入探求教材真諦的較高層次,這一步的工作主要有:熟讀成誦——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反覆地默讀和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對教材規定學生應背應默的課文,我首先要能背出和默出,對雖不要求學生背誦和默寫的精短課文和長篇課文的重點段落,我也應能吟誦如流,甚至順利背誦,對於注釋,則應銘記在心,以便融匯於詞句篇章教學之中。
③求「透」——精讀味讀,從現象到本質吃透材料。
吃透教材有三個要求:一個語言與內容的關係要吃透,弄清教材用什麼樣的語言反映了什麼樣的內容,為什麼反映這樣的內容要採用這樣的語言;二是結構與思路的關係要吃透,弄清教材用什麼樣的結構體現了什麼的思路,為什麼體現這樣的思路要採用這樣的結構;三是材料與觀點的關係要吃透,弄清教材用什麼樣的材料表現了什麼樣的觀點,為什麼表現這樣的觀點要採用這樣的材料,檢驗這一步鑽研效果的標準體現在朗讀上,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總之,鑽研單篇教材按「通」、「熟」、「透」的要求,循著認讀通讀——細讀熟讀——精讀味讀的路子,就要以從現象到本質吃透教材,既能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又能解決「怎樣寫」的問題,這就為進行教學設計,指導學生理解教材,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就有可能正確地處理教材,編制教案,順利地實現教學目標。
2.編寫練習的能力
練習是學生把教學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用於實踐的訓練,也是學生將知識的轉化為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徑。通夠編制質量較高的語文訓練題,也是語文教師的基本素質之一。設計好練習必須反覆鑽研。
練習設計要做到如下幾點:①明確目的,啟發自覺。必須明確每一次練習所要達到的目的、要求,努力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學生對所做的練習產生一定的興趣,並樂於完成。但也有些訓練是不大可能使學和平生直接興趣的,必須嚴格要求,勉勵學生熟練掌握所學內容。②授之以法,舉一反三,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所學方法,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③循序漸進,系統訓練。熟練掌握複雜的技巧依賴於在簡單技巧的基礎上有系統的進行練習。所以設計練習,應針對學生實際,循序漸進,進行系統訓練,以求得良好的效果。④講求實效,因人而異。練習要從實際出發,注意效果,要因人而異。⑤讀寫聽說,形式多樣。練習要兼顧讀寫聽說四種能力的全面訓練,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但不能顧此失彼。
如上是自己在教學中的要求和標準,我想落實這幾點以改進自己的業務水平,爭取一年轉換角色,兩年站穩講台,三年在業務上小有名氣。
儘管大學所修的專業也是師範類的,但畢竟學校注重理論學習,在實際的工作中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老師」,在自己的第一步上看來不是那麼的得心應手。
重新審視自己近半年的工作過程,似乎一直在不停地忙備課,「抓」學生,「盯」學生……可是,結果卻差強人意。這一切在警示我,我的工作中存在偏差。與其說今天寫下的是我對自己今後近三年的規劃,不如說這是重新認識和調整自己的一次深思。
辛苦的工作,不盡如人意的成績;課堂上的熱烈的氣氛,作業不夠完善的答案;學生口口聲聲喜歡語文課,卻沒有很大的進步……這種種的矛盾讓我發現了自己教學中的一大忌:教而不實,我的教學缺乏系統性。語文學科的學習,需要的是細水長流,水道渠成。我恰在這點上做得不夠穩紮。我想我的三年規劃就該從這裡入手吧。
為了能有效的「對症下藥」,我仔細地閱讀了二期課改的內容,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記錄下自己在語文教育和教學的規劃安排。
一.更新教學理念,重新確定教學目標
在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聲聲呼喚中,語文二期課改新教材應運而生。二期課改語文教材的特點是:從材料的選擇到體例的編排上都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正確清醒的在頭腦中確立人文素質教育的理念,把它作為相對穩定的精神力量,影響我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籌帷幄。如何巧妙地利用教材所蘊藏的人文因素,如何藝術地處理教學中的種種矛盾,為學生打好語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這是我要把握的教學方向。
二. 變革課堂教學,貼近學生心靈,倡導全面對話
「深刻理解了語文學科的特性,在先進理念的引領下,以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變革語文課堂教學,使人文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作為語文教師應該變革語文課堂教學,通過語文教學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摒棄居高臨下包辦式的教學,要摒棄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講解;要摒棄機械的題海訓練,真正以人文素質教育理念指導我們進行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和促進學生主動求知。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放飛學生的心靈,為他們鋪設全方位、立體的交流渠道,為他們搭設經驗分享、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引導學生開展平等、真摯的全面對話。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注重「七個方面的對話」。這「七個方面的對話」是:與文本的對話,與作者的對話,與生活的對話,與自己心靈的對話,與老師的對話,與同學的對話,與網路媒體的對話。
如果真的是這樣去做了,那麼,我相信,學生必將從那些文質兼美,凝聚著人類智慧,流淌著人類高尚道德、美好情感的文章中不斷汲取精神營養,以此喚起自己內心美好而崇高的情感,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珍愛生活,珍視一切美好的事物,「能在學業之餘認真而持續地向自己追問『如何做人』這一終極命題。」
通過語文教學,引領學生走出原先較為狹隘的個人世界,去關注社會的風雲變化,去領略人類文明的豐富多彩,去感悟人生的千姿百態。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生活。也許這才是進行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和目的所在。
三. 規劃細則
提高我的「語文」能力
中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的語文能力主要包括:語文教學口頭表達能力、語文教學書面表達能力、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和語文教學所知、思辨能力。
1.要保證天天都要進行的閱讀:鑽研課文,看參考書,看學生的各種作業,讀報刊,學習各種檔案和專業進修材料等,還要指導學生閱讀,教給他們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從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實際出發,準確地辨文字、釋詞語、析句子、解句群、分段落、理篇章、歸主旨、探文法,能運用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思想方法,恰如其分、切中肯綮地對文章思想內容、藝術形式、風格特點等方面進行鑑別、欣賞和評價;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根據需要把貯存的各種知識靈活提取使用。
2.鍛鍊自己的說話能力。語文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至關重要。不善於口頭表達,不能掌握教師語言,儘管滿腔學問也當不好教師,語文教師尤其需要較高的說話能力,因為語文教學有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任務,而且,不善於口頭表達的人是很難指導好學生的口頭表達的。
針對自己的條件,我要這麼做:
①啟發性:循循善誘,激發興趣,語言精闢,能舉一反三,言簡意賅,留有思考餘地。
②科學性:概念準確、判斷正確、推理符合邏輯、能簡單明晰地表達客觀事物。
③流暢性:語言應該是流暢的,「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抑揚頓挫,讓人聽起來悅耳;不結巴,不隨便夾字,沒有口頭禪。這樣,學生不僅願聽,而且樂於模仿。
④生動性:能自如地運用語音、語調、語氣來表達思想感情。在講授過程中,能靈活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時而用樸實的說明性語言,時而用繪聲繪色的描述性語言,有時還要用演說家的雄辨性語言和相聲藝術家的風趣、詼諧的語言,只有使自己的語言錯落有致,生動活潑、有聲有色,才能上好語文課。
⑤自控性:說話要掌握分寸,程度深淺,語量多少,聲音高低,音量大小,語速快慢,都要適當。在表達過程中自己邊說、邊想、邊聽,隨時調整。
3.強化我的書面表達能力。要教會學生寫作文,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豐厚的寫作素養,必須掌握寫作規律,通曉訓練程式,精於執教之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語文教師只有會寫、善寫,用自己的寫帶動學生去寫,才能體會寫作的甘苦,向學生提出恰當的要求,才能切實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才能在批改、講評寫作時,抓住關鍵,批在點子上,改在關鍵處。
對這方面我對自己的規劃:
①能夠掌握各類文章的寫作要領,會寫各類文體的文章。
②能運用豐富的詞語、流暢的文筆表情達意。
③有良好的寫作習慣,隨時記錄材料,經常練筆,在學生練習作文時,自己也能按照要求較快地寫出來,供學生觀摩學習。
④書寫格式正確,字跡工整、美觀、合乎規範,堪為學生效仿。
改進我的「教學能力」。
1. 研讀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構成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學內容的裁體,是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紐帶。一個教師,能否深入地鑽研教材,直接影響著他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研讀教材,就是要把握教學大綱,熟悉整套教材,剖析各類課文,做到明確大綱要求不「離譜」,掌握教材體系不「亂套」,吃透每篇課文不「擱淺」,具體地說,應該做到「了解整套」、「熟悉當冊」。循序操作則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第一步,了解整套。
接到教學任務以後,就要抓緊時間,瀏覽乃至通讀整個國中階段的語文教材,明了整套教材的體系,各冊教材的重點,單元設定的特點,文體安排的規律,各類範文的特色,語文知識的系統和語言訓練的序列。這樣,才能清醒地把握所教一冊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教育和教學的任務。
第二步,熟悉當冊。
第一學期所教的一冊教材應是鑽研的重點。要通過深入閱讀和分析,對這冊教材的主要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及數量、單元組合的方式,讀講課文與自讀課文的配合、知識教學與能力訓練的比重、重點基本篇目與寫作聽說活動的聯繫瞭如指掌。
第三步,精讀單篇課文。
教學時多以單篇課文為單位,單元教學也多以單篇課文為基礎,因此離開了認知單篇課文這個基礎,教學時就會「擱淺」。為此,還必須逐一認知和把握每篇課文,做到從形式到內容疏通教材,從整體到局部熟悉教材,從現象到本質吃透教材。循序操作則可採用以下「三步法」。
①求「通」——認真通讀,從形式到內容疏通教材。疏通教材有三個要求:一是在語言上讀通,要掃除閱讀中的一切障礙,能順利地讀課文,二是在結構上理通,要弄清課文的結構脈絡對整篇課文有一個全面地了解,三是在材料上想通,要弄懂課文中每一個語言材料所包含的觀點,檢驗這一步鑽研效果的標準,體現在朗讀上,應能正確的朗讀課文。
這一步的主要工作有:審題解題、正音正字、解詞品詞、理句析句、分層劃段等。
②求「熟」——細讀熟練,從整體到局部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有三個要求:一是教材要點要熟,通過鑽研,對內容要瞭如指掌,對注釋要全面掌握,對重要語句和段落要能熟讀成誦;二是教材背景要熟,通過鑽研,對寫作意圖和來龍去脈要清楚,對編寫意圖要明確,對與相關的知識材料要熟悉;三是教學要求要熟,通過鑽研,對教材在單元中所處的地位要清楚,對教學任務要明確,對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要掌握。檢驗這一步鑽研效果的標準,體現在朗讀上,應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這是深入探求教材真諦的較高層次,這一步的工作主要有:熟讀成誦——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反覆地默讀和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對教材規定學生應背應默的課文,我首先要能背出和默出,對雖不要求學生背誦和默寫的精短課文和長篇課文的重點段落,我也應能吟誦如流,甚至順利背誦,對於注釋,則應銘記在心,以便融匯於詞句篇章教學之中。
③求「透」——精讀味讀,從現象到本質吃透材料。
吃透教材有三個要求:一個語言與內容的關係要吃透,弄清教材用什麼樣的語言反映了什麼樣的內容,為什麼反映這樣的內容要採用這樣的語言;二是結構與思路的關係要吃透,弄清教材用什麼樣的結構體現了什麼的思路,為什麼體現這樣的思路要採用這樣的結構;三是材料與觀點的關係要吃透,弄清教材用什麼樣的材料表現了什麼樣的觀點,為什麼表現這樣的觀點要採用這樣的材料,檢驗這一步鑽研效果的標準體現在朗讀上,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總之,鑽研單篇教材按「通」、「熟」、「透」的要求,循著認讀通讀——細讀熟讀——精讀味讀的路子,就要以從現象到本質吃透教材,既能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又能解決「怎樣寫」的問題,這就為進行教學設計,指導學生理解教材,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就有可能正確地處理教材,編制教案,順利地實現教學目標。
2.編寫練習的能力
練習是學生把教學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用於實踐的訓練,也是學生將知識的轉化為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徑。通夠編制質量較高的語文訓練題,也是語文教師的基本素質之一。設計好練習必須反覆鑽研。
練習設計要做到如下幾點:①明確目的,啟發自覺。必須明確每一次練習所要達到的目的、要求,努力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學生對所做的練習產生一定的興趣,並樂於完成。但也有些訓練是不大可能使學和平生直接興趣的,必須嚴格要求,勉勵學生熟練掌握所學內容。②授之以法,舉一反三,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所學方法,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③循序漸進,系統訓練。熟練掌握複雜的技巧依賴於在簡單技巧的基礎上有系統的進行練習。所以設計練習,應針對學生實際,循序漸進,進行系統訓練,以求得良好的效果。④講求實效,因人而異。練習要從實際出發,注意效果,要因人而異。⑤讀寫聽說,形式多樣。練習要兼顧讀寫聽說四種能力的全面訓練,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但不能顧此失彼。
如上是自己在教學中的要求和標準,我想落實這幾點以改進自己的業務水平,爭取一年轉換角色,兩年站穩講台,三年在業務上小有名氣。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傷情的句子
- 讀書活動方案
- 高考勵志的名言佳句
- 教師的名言佳句
- 冰心的名言佳句
- 秋季開學宣傳標語大全
- 杜月笙的名言佳句
- 建校90周年校慶活動策劃方案
- 聯歡晚會策劃書
- 太宰治的名言佳句
- qq空間心情短語
- 2014很感人的話
- 罵人的話順口溜2024
- 想對老師說的話
- 聖誕節主題活動策劃
- 讓人堅強的話
- 2013年公司中秋節活動策劃方案
- 熱愛勞動的名言佳句
- 2012幼稚園教學計畫
- 2013年美容院中秋節促銷活動方案
- 英文的名言佳句
- 選美大賽策劃案
- 陶行知的名言佳句
- 形容時間快的句子2024
- 傷感愛情句子2024
- 經典人生格言
- 2013年學校國慶節活動方案
- 韓語罵人的話
- 最新高三勵志格言
- 感謝朋友的話語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