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考察報告

新農村建設考察報告


新農村建設考察報告

一周多的時間以來,認真學習了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若幹意見》;聽取了孫立誠教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途徑」的講座;參觀考察了成都、無錫兩市,雙流、錦江、江陰三縣、華西和紅砂等新農村建設的經驗,並進行了座談研討。學員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學檔案聽輔導,聚精會神,耳目一新;學先進,看典型,流連忘返,催人奮進;談體會,講落實,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大家反映,通過這次研討班,對新農村建設有了新感悟,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這個班辦的非常必要,非常及時,雖然時間較短,但收獲很大。

一、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推進新農村建設,這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重大戰略。「新農村」在五十年代就提出過,人們嚮往的是耕地不用牛、鍘草不低頭,點燈不用油;八十年代講的是三轉一響;九十年代講的是住的寬敞、穿著漂亮、吃有營養。盡管「新農村」這個概念在上個世紀曾幾次提出過,但這次提出並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當前農村全面發展的重要探索,既源於實際又指導實際,既來自民眾又造福民眾,既體現全面性又體現科學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二十個字,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綜合概念,既註重發展生產力,又註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既註重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的現代化,又註重推進農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現代化。

二、明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建設內容

通過學習、考察和研討,大家認為,新農村的主要建設內容應體現在「新產業、新農民、新村鎮、新福利、新風尚」五個新上:
一是新產業。就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成都市錦江區三聖鄉以花為媒,巧妙運用景區內的豐富農業資源,大力發展花產業,打造「五朵金花」,形成了春有「花鄉農居」百花爭艷,夏有「荷塘月色」綽姿風韻,秋有「東籬菊園」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花卉主題景區,以及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江南菜地景區」。花鄉農居已成為西南地區著名的花卉生產集散地。2004年錦江區花卉產值達到6168萬元,比2000年成長49.6%。接待遊客收入1.4億元,農民土地畝租金由1500元上漲到2000元,改造後的農房由500元/平方米上漲到1600元/平方米,整個院區農戶資產增值達到13億元。被譽為「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走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路子,從小五金廠、小磨房起家,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鋁型材、銅型材、鋼材、帶管、化工、毛紡六大系列產業,去年銷售額達307.81億元,全村可用財力15億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華西村村莊變新、村民變靈、集體變富、生活變好、環境變美。先進地方的經驗使大家深切感到,加強村莊建設和環境整治,這無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最直觀的體現,但更重要、更本源的內容,是發展農村產業,增強農民經濟實力,這對於我們經濟欠發達地方來講尤為重要,必須牢牢抓住發展生產力這個最為根本的環節,否則新農村建設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是新農民。華西村現在國中以上村民佔村民總數86%以上,其中大、中專生200多人,還有3名青年出國留學。村黨委班子中,大專以上25人,有研究生,也有留學生。近兩年,該村還用優惠措施吸引20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來華西創業。華西外貿公司的職工90%為大學生。成都三聖鄉紅砂村曾光海,今年54歲,雖然隻有國中文化,卻是個精明能幹的農民,他把原有房屋改建為190多平方米的三層小樓,稱為「曾家花園」,成為接待遊人的三星級賓館,大專畢業的女兒當經理,僱3個廚師、5個服務員,食、宿、玩一體,每年接待遊人上千人次,收入相當可觀。他的小女兒也是大專生,在村裏給遊人當講解員,儀表端莊、神態自然,講解起來滔滔不絕、絲絲入扣,令人贊嘆。在農民家中,看到許多尊師崇教的楹聯,其中一副:開天開地莫若開心做人,藏金藏銀不如藏書教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學員們感到,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建設新農村,必須培育新農民,無論是農業的發展,農村的進步,還是農民的致富,都離不開科技文化知識的哺育和支撐,打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既是新農村建設的長遠大計,也是當務之急。
三是新村鎮。在參觀考察的地方,我們聞到的是清新的空氣,感受到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時榮的秀美景象。遠看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的田園風光,近看是整潔的路面,漂亮、幹凈的住所。錦江區在打造「五朵金花」中,區政府投入9754萬元,成都市級部門投入1800萬元,用於搭建融資平台,撬動和吸引民間資金1.67億元,對2083戶農房進行穿靴戴帽式的改造,使老成都民居成為一幢幢賞心悅目的建築群,成了一道道風景線。按照城市道路標準修建鄉村道路32公裏;建成蓄水量達20多萬立方米的微水治旱水利工程;修建日處理100噸污水處理站3座,村民活動中心5個,公廁15座,鋪設污水管網28公裏,開通天然氣等基礎設施。雙流縣南星村住樓房戶461戶,佔全村總戶數的49.1%,農戶「一化五改」率100%,光纖電視入戶率70%。村級有勞動保障站,科技閱覽室、醫療衛生配送點,老年活動中心及放心店。華西村民家家住上了別墅,最小的面積400多平方米,最大的600平方米。2002年至今,該村又新增了近20萬平方米的別墅和公寓房,使剛加入華西村的周邊農民也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2003年8月,由每幢價值200多萬元的40多幢歐式別墅組成的「天下農民小區」正式竣工。全村大小車輛總數已超過500輛,最多的戶3輛,紅旗、道奇、奧迪、賓士在村內隨處可見。
四是新福利。成都市在新農村建設中,堅持把城鄉居民共享現代文明成果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製度。2000年初,由市縣兩級財政將1991年實行貨幣化安置以來已徵地農民納入社保範圍,對新徵地農民直接納入社保。全市26.75萬名已徵地農轉非人員和2.66萬名新徵地農轉非人員參加了社會保險,已有13.1萬名徵地農轉非人員和9105名新徵地農轉非人員按月領取養老金。建立了以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為基礎,以幫困助學、幫困助醫、安身工程三大救助工程配套的城鄉一體的救助體系。二是建立城鄉一體的教育製度。從2004年開始,計畫用四年時間,市政府投資10億元,完成全市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程,2006年起全部免除14個郊區義務教學階段學生雜費和信息技術費。對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入學進行統籌調配,不收借讀費。三是建立城鄉一體的衛生體系。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劃歸縣政府管理,建立了疾病預防控製體系、信息網路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全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505.4萬人,參加率89.4%,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站集中配送葯品率達100%。大家感到,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逐步改善和提高農民的社會福利水準,使農民逐步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國民待遇,是新農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
五是新風尚。我們所到的村鎮,不僅體驗到這裏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文明的高度融合,也深切感受到和諧的生活氣息。青年人忙碌的身影,老年人喝茶打牌,盈意笑意,孩子們臉上蕩漾歡樂。探尋其中的奧秘,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貭素提升人。這些村鎮,均靠近城市邊緣,較早地接受了城市的先進文化、先進思想和先進生活方式,且農民自身文化程度較高,接納能力較強。二是環境改變人。室內地板地毯,窗明幾凈,室外馬路平坦,鳥語花香,四時有常青之樹,八節有不謝之花,車在人中走,人在畫中遊,農民有了精氣神,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和風尚。三是製度管束人。這裏除了法製宣傳和禮儀教化外,還利用各種方式對農民開展經常性的教育。南新村開始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把道德、學習、創業、守法、計生、環境分成六顆星,達到六星的給予表彰獎勵。華西村堅定德育為先,一邊富口袋,一邊富腦袋,他們每月開一次村民大會,組織村民職工學習《契約法》《刑法》等等,成立了「精神文明開發公司」,教育華西人發揚16字精神,做到三守,「六愛」。該村還做兩項規定,一是獎勵舉報賭博者,舉報真實一次獎勵1萬元,但目前還沒有人拿到這個獎。二是孝敬老人獎,家有年過百歲老人,每人獎勵1萬元。去年該村一家37口人,一位老人年過百歲,得到37萬元獎勵。四是設施吸引人。這些地方建立了圖書閱覽室、棋牌室、老年活動室,為農民廣泛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提供了場所。華西村成立了華西特色藝術團,下設國劇團、越劇團、錫劇團、歌舞團、雜技團五個分團,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大家感到,三個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的道德水準,使農民樹立科學、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觀,是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

三、進一步找準了新農村建設工作的著力點

在新農村建設中應重點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規劃,科學引領新農村建設。一方面做好產業規劃。加速壯大龍頭企業群體,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推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方面做好村鎮建設規劃。村鎮建設規劃應該體現三性。一是前瞻性。要充分考慮到工業化、城鎮化的長遠趨勢和村鎮布局的長遠變化,突出重點鎮的中心村的建設,對邊遠村莊和人口較少的村,實行萎縮性規劃和管理。二是具有和諧性。要從村鎮的山形地勢出發,依山順水,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園農莊和農村社區,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三是具有包容性。尊重民俗特點,註意保護有價值的傳統民居、祠堂、廟宇等文化遺產。第二,提升新產業。把農產品加工業培育成大的支柱產業,全力推進玉米、肉牛、肉雞、肉鵝、生豬、鹿產品、蔬菜等加工體系建設。保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擴大瓜果、苗木、三辣、蔬菜、黑白芸豆和曬煙特產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都市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第三、建設新村鎮。在搞好規劃的同時,緊密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因地製宜,因時就勢,加快村鎮建設。加強村鎮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要突出縣城和省市確定的示範村鎮建設,加大村容鎮貎的改造力度。第四、造就新農民。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全面開展農村職業技能培訓,加快發展農村文化體育事業。第五、培育發展新組織。有組織、有計畫地引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培育各類協會和專業合作社,不斷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製定扶持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產業政策,資金支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完善運行機製,加強規範管理。第六、完善新體製、新機製。各級政府要真正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建立城鄉統一公平合理的財政分配體製,國民收入分配和財政支出要向三農傾斜,建立專項支農資金,確保每年的財政支農資金要高於上年。落實中央財政對糧食生產縣給予獎勵和補助政策。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建立農村社會保障製度,完善農村五保戶供養、特困戶生活救助體系,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機製。貫徹「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支農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實農民負擔監管體製,努力化解鄉村債務,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轉機製。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新農村建設考察報告@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