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大全 > 反思範文

高二生物教學反思


篇一:高二生物教學反思

本學年我擔任高二班、班、班、班、和5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其中有文科班也有理科班,由於學生基礎不一,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不斷地調整角色和情緒。

我積累了一點點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它的教學確實不同於其他科目的教學,我想在這裏談談對生物教學方法的反思。

生物課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自然界一切物質的運動,物質結構及變化,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科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同時作為一門基礎科學.以技術套用廣泛.知識創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套用性和不斷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進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不斷取得新的教學成果。生物課堂教學應聯系實際.註重套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貭素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老師應當善於觀察.挖掘生物實例中的生物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

能構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這就對教學計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思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①對象分析。隻有全面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我反思,才能科學地切合實際地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覽教材,鳥瞰全局;其次,精讀教材,把握重點和難點;再次,泛讀教材,多涉獵。這樣才能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和補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等。如在製定學期教學進度計畫時,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順序做適當的調整。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結合,「減數分裂」再與「遺傳的基本規律」結合,選修本的「光合作用」與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結合等。③教學組織,包括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策略。④整體評價。教學特色、教學效果、教學困惑與改進方案。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

課中反思,以下是我在以後的課堂中自己應該完善的地方。

應該多做練習,這樣能迅速把握重點、難點和常考點。每節課講完後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把相關重點知識背下來。對平時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本、不帶課本的同學及時補救。可以讓他們在自習課時抄筆記或課本,或者背課本。

及時對每章進行總結和測試,並及時評講,對於考差了的學生多給予鼓勵。

在每節課的最後幾分鍾時間,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題目,藉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多舉例子讓學生更明白。比如講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時,課本上是這樣舉例的:如果草原上放養的牲畜太多,就會嚴重破壞草場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場就很難恢復原樣了。學生對於「太多」「過多」「十分」「非常」之類的程度詞能基本理解,但如果老師在講課時把這個例子改為:如果適合放牧1000隻羊的草場,你放了2000隻將會怎麽樣?這樣學生就加深了理解和記憶。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本人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課堂語言平緩,語言不夠生動,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還不夠等等。

對於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總結、反思才會有所創新,也就是能在課前對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切具有鮮明的預見性,在課後能將課中的教學行為和相關體驗上升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能根據各種教育現象適時作出適當的反映,從而體現和實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布魯巴赫指出:「反思性實踐是使教師在其職權範圍內,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成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創見的行家的工具」。


篇二:高二生物教學反思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新情勢下,教師都必須思索的現實問題。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隻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生物的關鍵所在。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雲:「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而大進」。可見「質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學生洞察能力,啓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起點,比如剛剛高一學生學習的呼吸作用知識,本部分知識與每個人的實際都很接近,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但目前我們學生的問題意識卻非常薄弱,學生課堂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隨著年級的升高,變得越來越低,這種現象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表現:不敢或不願提出問題。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雖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怕所提問題太簡單或與課堂教學聯系不大,被老師和同學認為知識淺薄,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和計畫,被老師拒絕,所以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表現出來,是潛在的狀態。對於教師來說,就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發揮作用。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於提出問題由於受傳統教與學思想的影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造成學生不善於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淡漠或沒有,不能或不善於提出問題。針對以上情況製定其策略:溝通師生感情,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滲透事例教育,認識「問題」意識。創設問題情況,激發提問興趣。開展評比活動,激發提問興趣。強化活動課程,促進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但隨之也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那就是課堂上組織教學出現了相應的難度,往往是易放難收。

教師的角色也應改變,即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究的對話者。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改變師生關系,通過交往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教師應放下尊嚴的架子,應從講台上走下來,應與學生成為朋友,要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與合作中學習,要使學生在學生與學生間的研討中學習,使他們真正感到學習過程是一種愉悅的感受過程,這種變化的實現其實是很難的。

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要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幫助學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教師是生物課堂育人資源、學習資源的開發者。教師要善於發現、抓住、挖掘課堂中的教育資源,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生物實踐能力的培養。

隻有教師的角色發生了這些轉換,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共有的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學生才會真正成為生物課堂的主人。

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脫離探究、實踐的生物教學不能適應將來新課標的要求,隻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的基本策略是:從一個實例入手,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分組進行探究。每組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現象,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然後提出可行性的設計方案。方案的實施。各小組對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或實驗,然後小組得出結論。師生共同對各小組結論進行分析,最後探究出結果。在整個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但對於整個探究過程選題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實,一定是先發散,後集中。如《生長素發現》一節的教學,可以窗台上的植物彎向光源生長,引導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得出結論→交流結果。這樣以探究、實踐為核心,完全擯棄了老師的講解與分析,將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開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篇三:我的教學故事——高二生物教學反思

對本學期的教學反思:

高二生物是高中生物的銜接部分,但高二生物難學,這是人們的共識,高二生物難,難在梯度大,難在學生能力與高中生物教學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掌握初、高中生物教學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生物教學的銜接,才能教好高二生物,使學生較順利的完成高二生物學習任務。

高一生物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教材內容簡單,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理論性的簡單問題,易於學生接受;高中生物教學則是採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涉及研究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

高一生物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高二生物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維的基礎之上,高中生物教學要求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因此,對學生推理和判斷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二學生難以適應。

要搞好初、高中生物教學的銜接

1.高二生物教師要了解高一生物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高一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麽水準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生物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定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台階」,保護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高二生物的信心。

2.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

3.講清講透生物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生物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生物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盡量避免似懂非懂「燒夾生飯」。

4.要重視生物思想的建立與生物方法的訓練

5.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總之,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註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方能順利的完成高二生物學任務。


篇四: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更應該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生物教學情境中,從社會實踐、情感價值觀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教學觀念的反思。

以前,教師的教育觀念往往是在非主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的實踐反思,往往隻是簡單的重復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並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如:「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筆者先輕松愉快地說:「同學們,據史學家考證,六千年前,陝西、甘蕭一帶是個風景優美,充滿生機的地方,那裏山清水秀,林木參天,遍地綠草如茵,處處鳥語花香」。講到這兒,學生因受老師情感的感染,內心充滿喜悅,那種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接著心情沉重地說:「由於人們濫伐森林、濫墾草原、圍湖造田、環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後果,使生態系統受到了破壞,同學們,我們要有環保意識,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講到這裏,師生情感產生共鳴,近而產生共振,教學的效果得到最佳化。生物新課標不僅對生物知識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培養學生必備的生物素養」是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貭素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生物觀。

二、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適合,不斷思考教學目的、教具準備、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並積極改進,從而最佳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學習「應激性」概念時,我先做一個簡單的小實驗:用黑板擦敲打講台桌發出聲響,結果學生循聲觀望,這一情景引入後,我分析實驗現象,學生很容易得出應激性概念,「聲響」是刺激,「觀望」是反應,生物對刺激作出反應的現象就是應激性。事實證明,這種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級授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照顧絕大多數同學,課後不僅要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輔導,更重要的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記得有人說過「教師對好學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時間花在成績好的學生身上,教學、輔導的重心自然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為差生,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從而造成好的學生越學越好,差的學生越來越差,直接導致整體成績兩級分化。所以,教師要特別關註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註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群體」。

第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有充足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角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那種以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努力成為一個善於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

第三,教學方式多樣化。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平台,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註入了新鮮的血液。老師除了採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投影儀、錄音錄像、多媒體課件,特別是製作復雜生命現象演示動畫等視聽設備和手段。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沖擊外,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製,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生動地表現出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的反思。

新課標提倡「探究式學習」。體現在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套用知識能力的訓練;加強了對學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識總量減少並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術的內容。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研究能力,有豐富的教學設計方案和知識儲備,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例如,在分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內容時,教材中並沒有指明細菌是如何轉化的,轉化的機製是什麽。因此,教師備課時,在指明「該實驗設計的原理,成功的關鍵之處」的基礎上,應設計下列探究問題:R型菌轉化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殺死」的S型菌復活了,還是被「殺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種活性物質使得R型菌轉變成S型菌呢 如果是後者,該活性物質又是什麽呢 該活性物質又是如何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呢 教師在備課分析教材時,隻有把這些探究問題設計出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運籌帷幄。

五、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第一,語言優美。教師的語言應是科學的、優美的。語言是意識的外化形式,抑揚頓挫的語調,優美動聽的語言,既使學生享受美妙的語言,又對物理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在課堂上,教師聲情並茂的描述,言簡意賅的講解,靈活多變的教法,再加上對語言的靈活操作,恰當地運用比喻、借代、比擬、誇張、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既增強了教學效果,又能使學生在心靈上產生愉悅的感受。

第二,板書精緻。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讓學生感到教師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書要布局合理、提綱挈領、層次清楚、端莊大方。這樣學生就會受到激勵和鼓舞,學生會愛屋及烏,學好生物

第三,課件使用合理.。要註意精選課件內容。發揮其優勢,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感染力.例如神經興奮的傳導,神經沖動以電流的形式傳導,雖然電流是真實存在的,但它卻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是觀察不到的。如果靠學生自己去想像,難度是較大的,而藉助多媒體課件用電影的形式展現,變抽象為直觀、形象,從而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神經沖動的傳導」這一知識點,突破本節的難點和重點。

六、教學課後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註重學生的課堂學習,還要通過課後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知識的獲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進行的積極、持續、周密、深入的自我調節性思考。回顧多年來的的生物教學,經過教學反思,留自己之長,取他人之優,踢自己之短,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開闊了理論視野,促成了個人特色教學風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斷成長,盡快從經驗的迷宮走向智慧的殿堂。


篇五: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課堂情境創設反思

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啓下、牽引全局,對課堂教學成功與否起著關鍵作用,範文之教學反思: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反思一:多一份實在,少一份形式。

情境的創設在教學中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必須要與教學內容相關,不能搞形式主義。如,人教版高中〈生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的教學情境創設,教師問:「你見過蛋白質嗎 你知道蛋白質有什麽作用 如果你想合成蛋白質,你認為首先應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免走彎路 」學生列舉了生活中的蛋白質以及蛋白質的作用,關於最後一問,學生答到需要知道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種類和數目以及排列順序。過渡:「同學們知道胺基酸嗎 胺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質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在講完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後,組織學生討論人類研究蛋白質有什麽意義 前後呼應,並適當進行情感價值觀教育,教學反思《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這樣情境創設能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關鍵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讓學生說出本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反思二:多一份創意,少一份隨意

情境創設來源於現實生活,但需要高度濃縮和提煉,克服創設的隨意性,必要時可以適當進行加工處理,更能符合課堂教學實際需要,實現教學目標。如「細胞分化」的教學,以德國某體操運動員和她白血病兒子的真實故事導入。教師問:「關於白血病,你了解多少 正常人體內的白細胞是如何產生的 」通過對此問題的討論,讓學生歸納出細胞分化的概念。教師問:「剛才我們討論了正常的白細胞產生,患者體內異常的白細胞即癌細胞是怎樣產生的 」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並組織學生討論相關內容,如癌細胞的產生、致癌因素、癌細胞的特徵以及預防癌症的措施。過渡:「對於患者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案 」學生答到:「化療和放療以及移植造血幹細胞。」教師問:「放化療方案有什麽缺陷 」組織學生討論。過渡:「在葯物方面,科學家嘗試尋找副作用小的一些抗癌葯物如紫杉醇。」並提供紫杉醇的資料,教師問「如何大量繁殖紅豆衫滿足紫杉醇的用葯需求 」此問的意圖引出植物克隆,並落實植物細胞的全能性。過渡:「剛才同學提出第二個方案移植造血幹細胞。什麽是幹細胞,體內除了幹細胞以外,還有其他的幹細胞嗎 」播放幹細胞影片,組織學生畫概念圖歸納幹細胞類型。再現情境:醫生希望給該運動員的兒子移植造血幹細胞,但配型失敗了。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麽方法可以獲得治療患者所需的造血幹細胞 組織學生討論方案。此問的意圖引出動物克隆,並落實動物細胞的全能性。教師總結:「剛才討論了治療白血病的一些方案,但有些方案受到多種因素的限製無法實現,所以現在還有許多患者處在生死邊緣,我們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麽 」組織學生討論,並適時激發學生對患者感同身受的真摯情感。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高二生物教學反思@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