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案
為認真實施「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切實保護、傳承好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州關於實施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通知精神,遵循「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按照「普查先行、重點保護、立法保障、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立足現實,把握機遇,趨利避害,循序漸進,努力營造文化遺產保護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切實將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引入全面規範的軌道,使我縣民族民間文化得到有效保護、良好傳承和合理開發,努力為實施「民族文化強縣」戰略,打造文化鹹豐、魅力鹹豐積累文化資源,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二、 保護範圍
民間文學
1、民間故事 2、民間傳說 3、民間諺語
4、民間詩歌 5、民間謎語 6、民間對聯
7、民間歇後語
民間音樂
8、民 歌
9、民間器樂曲
民間舞蹈
10、擺手舞 11、板凳龍 12、地盤子
13、穿 花 14、年節燈舞 15、草把龍
民間戲劇
16、南 劇 17、儺願戲 18、木偶戲
19、陽 戲 20、燈 戲
民間曲藝
21、揚 琴 22、乾龍船 23、三棒鼓
24、坐喪鼓 25、漁 鼓 26、蓮花鬧
雜技與競技
27、跳紅燈 28、打陀螺 29、拋 刀
30、踩竹馬 31、撥四馬腰 32、趕 山
33、扭扁擔 34、抵牙齒勁
民間美術
35、民間木刻 36、民間石刻
37、民間山水畫 38、漆 畫
手工技藝
39、吊腳樓建造工藝 40、飲食加工技藝
41、咂酒釀造工藝 42、盆景工藝
43、根雕技藝 44、竹編彩扎技藝
45、民間織錦技藝 46、民間刺繡技藝
47、銀器打造技藝
傳統醫藥
民俗
48、飲食文化習俗 49、節慶文化習俗
50、婚嫁文化習俗 51、喪葬文化習俗
52、建造文化習俗
三、工作任務
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建立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和保護名錄
由縣文體局牽頭,縣民宗局協助,各鄉鎮配合,組建工作專班,在全縣範圍內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普查內容涉為上述保護範圍所列的九大類52小項,重點摸清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布狀況、生存環境、藝術傳人、發展現狀等。普查方式以個別採訪、民眾座談、觀看錶演、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相結合,並對所有民間藝術、民間藝人進行登記,建立名錄,撰寫單項介紹材料,、對於優秀的、特別是瀕臨滅絕的民間藝術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位化多媒體等多種方式進行真實、系統、全面的記錄。
在認真整理普查資料的基礎上,建立《鹹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撰寫各個藝術門類單項材料,並附圖片,如《鹹豐地盤子簡介》、《鹹豐花鑼鼓簡介》等;建立《鹹豐縣民間藝人資料庫》,每個藝術門類各選擇1-2人,撰寫藝術傳人單項材料,
開展鹹豐《民間藝術集成》和《文化遺產叢書》編修工作
縣文體局、縣民宗局負責組織專班,廣泛收集各方面資料,並在原有基礎上篩選和增補,認真修改,精心編排,提前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儘快印製成書。從XX起,分期分批印刷出版《鹹豐民間歌謠集》、《鹹豐民間音樂集》等各大集成,XX年底力爭出版1-2種。
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的撰寫和出版工作。一是對現在已成形或正式出版的書籍進行摸底登記,如《吊腳樓》、《女兒寨》、《油茶湯》等。二是文化、民族部門組織力量選擇重點撰寫並出版2-5本。三是動員文聯各協會及社會有識之士參與撰寫。今後凡屬此類書刊,縣新聞出版局在進行出版登記時,均冠以「鹹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字樣。
突出重點,切實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
1、將南劇、揚琴、地盤子、板凳龍四大民間藝術申請註冊。
2、將南劇申報全國第二批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縣文體局、縣民宗局負責全面普查,廣泛徵求意見,排列出亟待保護的其它重點對象,並組織力量修改加工,使之成為我縣新的文藝品牌。條件成熟後,繼續搞好註冊申報和全國第三批或其它批次的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工作。
開展民間文化保護區和特色村的命名活動
各鄉鎮、村結合實際提煉1—2種本土特色文化,加緊打造、精心提高,並開展各項文化活動,使本土特色文化更鮮明,更具影響力。
1、命名民間文化保護區:
清 坪:「板凳龍之鄉」 朝 陽:「地盤子之鄉」
甲馬池:「嗩吶之鄉」 活龍坪:「花鑼鼓之鄉」
大路壩:「乾龍船之鄉」
2、命名特色文化村:
高樂山鎮官壩村:民族文化村
活龍坪鄉長嶺村:花鑼鼓村
甲馬池鎮甲馬池村:民族文化村
朝陽寺鎮水井槽村:民族文化村
其它特色文化村待普查結束後確定。
加強對民間藝人的保護,壯大民間藝術保護隊伍
1、普查結束後,縣文體局按照藝術門類,每類初步評出1-2個縣級民間藝人,然後每一個門類評定一人,報縣人民政府行文命名。XX年首期命名8—10名,每名每年補貼800元。今後發現或發展一批,命名一批。
2、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積極創辦民間藝術團體,對現有各類民間藝術團體和文化組織進行登記、適當時命名授牌。
3、以縣文化館、鄉鎮文體中心為主體,每年有針對性地舉辦3-5期民間藝術培訓班。聘請縣內知名民間老藝人跟班輔導,不斷壯大民間文藝工作者隊伍。
搞好傳承,促進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發揚光大
1、積極支持和協助民間藝人制定保護和傳承民間藝術工作計畫,加緊授徒傳藝,培養新的傳人,逐漸普及推廣。
2、高度重視民族民間藝術研究工作。在保持基本特色的前提下,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加強修改、提高,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既顯現原汁原味,又能充分吸收優秀養分,從而煥發新的活力。
3、積極開展節慶民俗文化活動,為展示和弘揚民族文化藝術搭建平台。繼續舉辦 「中國·鹹豐梨樹文化節」、鹹豐縣「農村『三民』匯演」、,鹹豐縣「鄉村民間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民俗文化活動,不斷提高舉辦水平,促進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四、保障措施
切實加強領導。成立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文體、民宗、財政、發改、民政、教育、林業、建設、國土、旅遊、廣電等部門負責人和各鄉鎮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鹹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調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立鹹豐縣民族民間文化研究保護中心,組建普查專班,查找史料,整理資源,集中整理研究申報項目。
全面加強協作。縣文體、民宗部門共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文藝集成出版、民間文藝匯演。縣文體、旅遊部門聯合開展生態文化保護區、特色文化村命名和文化資源開發工作,並在旅遊景區推出具有鹹豐特色的民間工藝品,印製介紹鹹豐風土人情的畫冊、簡介,推廣擺手舞、地盤子、板凳龍、鎖吶、山民歌。縣文體、廣電部門聯辦「周末文藝」或其它節目,持續滾動播出鹹豐本土文化。縣文體、教育部門合編一本比較全面系統的鄉土文化教材,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班級每周開放一節鄉土文化課。
完善工作體系。切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爭取用3—5年的時間培訓一批民間文藝人才,出版一批民間文藝叢書,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藝品牌,開展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文藝活動。初步建立起以文化、民宗部門為龍頭,鄉鎮為支撐,農村為基礎,文藝協會為紐帶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和黨政重視、部門負責、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盡力保障投入。切實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經費投入。一是引導和鼓勵個人、企業和社會團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行資助。二是文化、民宗部門積極向申報項目,爭取經費。三是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作為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項工作經費。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罵人的話順口溜2014
- 教師的名言佳句
- 經典人生格言
- 2014很感人的話
- 韓語罵人的話
- 熱愛勞動的名言佳句
- 暑期教師培訓方案
- 陶行知的名言佳句
- 傷感愛情句子2014
- 國小學校安全應急預案
- 冰心的名言佳句
- 形容時間快的句子2014
- 領導班子整改方案
- 青少年才藝大賽活動策劃方案
- 讓人堅強的話
- 2013年技術指導進村工作方案
- qq空間心情短語
- 下基層調研工作方案計畫
- 2013年醫院行政效能監察工作實施
- 感謝朋友的話語2014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案
- 高考勵志的名言佳句
- 太宰治的名言佳句
- 最新高三勵志格言
- 英文的名言佳句
- 傷情的句子
- 融資合作洽談會方案
- 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方案
- 杜月笙的名言佳句
- 想對老師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