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調查報告

中學生調查報告專題


中學生調查報告是當今中學生社會實踐方面的重要內容,有利於中學生調查能力和寫作努力的提高,本站最新收集數十篇中學生調查報告,希望對中學老師起一定的參考資料作用,也對中學生寫調查報告,確定調查主題提供參考.

範文一: 中學生理財調查報告
我國傳統的親職教育是不願意讓中學生接觸金錢的,認為從小持幣會使孩子思想受到銅臭氣的不良影響.這種消極防範導致中學生缺乏經濟意識,出現盲目消費,不會理財等現象.其實,作為家庭成員之一,中學生不可能不和錢打交道,嘗試給中學生創造一個真空的消費環境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中學生適當地註意增強經濟意識,對健康成長十分有利,也便於提高辨別和分析能力,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大部分中學生家長都固定地給他們一些零用錢,數量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每次還未到月末,同學們早已將零花錢用年完了.很多同學對"錢該怎麽用"這一理財的基本問題存在著種種不 熟的偏見和誤解,甚至在他們"身無分文"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錢到底花到哪裏去了.
由於國中生年齡較小,家長一般不會給太多的零花錢.絕大多數的國中生每月零花錢低於50元,但也有5%的國中生每月零花錢超過100元.
據調查,在同學們零花錢的支出項目中,經常購買飲食品佔被調查人數的70%,位列第一,緊隨其後的分別是文具,書籍,報刊雜志,磁帶和光碟等.
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同學存在"亂消費,理財能力差"的問題.理財意識淡薄是導致中學生理財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正如有些同學所說:"很多同學信奉'錢是身外之物','出手要瀟灑大方';也有的人認為'算來算去煩死人','省來省去也省不出幾個錢',還不如'今朝有錢今朝花'."所以同學們的零用錢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不正確的理財觀念中被浪費掉了.家庭對孩子理財能力培養的疏漏,是造成中學生理財能力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學校對孩子的理財教育也很少涉及.
因此,家長應對中學生進行必要的理財教育.比如,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懂得進行價格比較購物消費;家裏一些有關財務問題的討論中,不妨讓孩子適當加入,了解適度消費的道理,預防,杜絕一些孩子從小自家裏私下拿錢,在外隨意借錢的問題.
希望同學們能養成以下良好的理財習慣:
第一,學會消費,懂得必要的消費規矩.形成正確地花錢,算賬的觀念,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生活中需要購買東西時,需明白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哪些買了劃算.
第二,懂得錢來之不易.要正確認識錢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錢是勞動成果,珍惜父母勞動成果,不奢侈浪費,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第三,找機會參加儲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識.如將逢年過節,過生日,長輩或親友送的壓歲錢,賀禮等進行零存整取,自己計畫管理,體驗理財的滋味.
第四,獲得一些投資知識.可以集郵,集幣等,有機會可以學習購買基金,債券.
第五,合理利用好零用錢,用於購買學慣用品,交通費,以及同學間小額募捐等.
現今世界,理財能力是一個人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貭素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要培養和鍛煉這種能力,專家建議:在孩子八九歲就應當註意培養其理財意識,而到了中學這一理財觀念的形成和定型時期,家長和學校更應積極做好引導工作.
中學生理財探究小組全體成員
指導教師:胡蕙
2005.12

·大學生課餘活動調查報告 ·08年調查報告 ·旅遊調查報告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人力資源調查報告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會計學專業調查報告 ·白領調查報告

範文二:當代城市中學生社會人格狀況調查報告 

 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我們的社會處在現代化的進程當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現代化。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培養人的機製,新的人才需具備哪些特徵?目前學校和家庭對中學生的不利影響有哪些?這些問題自然成為我們關註的焦點,故而在1999年「社會調查實踐課」中,我們選定了「全國26個大中城市中學生家庭與學校教育現狀抽樣調查」這一課題。經過調查和分析匯總,參考各種文獻,現選取當代中學生的社會人格特徵作研究對象,原因有以下兩點:①通過調查了解當代中學生社會人格的現狀,可以發現我們的家庭、學校在學生性格培養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導致積極的社會人格,而哪些又導致消極的人格。②對目前處在轉型社會中的我 
國中學生而言,其社會人格同其社會的性質同樣具有過渡特徵,在傳統與現代的人格類型轉換的現階段中透視當代中學生的人格特徵,哪些透視出時代的特色,而哪些還體現出歷史的束縛。前一點主要出於套用的思考,而後者則更多偏重於對社會文化變遷的理論思考,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從事調查的研究目的與意義。 

研究方法 

對於社會人格的基本界定,我們是這樣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歷史階段下其一社會群體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為群體每個成員所認可和接受的群體心理特徵。這種心理特徵既是社會性的,同時又伴隨價值判斷過程。」社會人格產生於社會行動,是指「行動的個人賦予其行動以主觀意義,行為考慮到他人並在其行動過程中以他人為目標」的這樣一種心理特徵 。 

而研究中的理論假設則主要採用了類型學的方法,正如後文斯賓塞的「尚武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劃分一樣,我們將社會人格分為傳統與現代的兩種典型,而社會轉型中的中學生社會人格也具有過渡的特徵,即舊的社會形態中的某些社會人格與新的社會形態對某些社會人格的表現同時在當代中學生身上體現,而且正向後者轉化。 

在研究中,我們採用了抽樣調查的方法,將全國所有城市分為大、中、小三等,然後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了26個城市作研究對象,總計回收中學生答卷275份,經檢查,結果客觀有效,問卷質量高,並採用SPSS統計軟體作統計分析,並按照調查工作計畫中確立的指標項目分別作檢驗分析,同時結合圖書館中的人口學資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擬從當代中學生對所處環境的態度與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傾向、轉型社會人格結構幾方面具體闡述。 

二、社會轉型期中學生對所處家庭和學校環境的感受和態度 

家庭是影響和作用於個體思想觀念、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的主要社會環境之一,我國素有「三歲看老」的說法,即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早期的親職教育對個人一生的行為規範、心理特徵、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至個性氣質、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據鄭杭生先生所編的《社會學概論新修》 ,家庭對個人的社會化的影響大致有三:①親職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社會化的開端,家庭環境因素對個人的觀念、心理和行為習慣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②家庭環境對個人社會化的另一重要意義在於對兒童的感情和愛的培養,家庭環境對個人而言,其作為感情交流和體驗愛的主要場所無疑較之其他社會環境重要得多,豐富的感情交流對一個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感情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處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權威對兒童的社會化具有重大影響,家庭環境中的權威形象和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會化對個體的心理和觀念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和塑造力。基於此,在我們的調查中,重點設計了有關方面的題目,經過初步的統計分析和基於理論的思考,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是頗值得我們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師的德育影響力與子女自身難以協調一致。在被調查的中學生當中,有70.2%的父母較註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時能夠作到言傳身教,自身具有示範性作用,這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有29.8%的父母則不是很註重德育的教育,這已是一個不低的比例,事實上,父母親在家庭內的各種行為所體現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內涵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子女的楷模,這在人生觀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兒童中尤為如此。父母與子女在家庭裏充當的角色與地位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說「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賴者,他對有支配權的一方--父母,會發現』自居作用』,而子女在這種作用下會追隨和仿效父母,以期將來能成為父母那樣的人。 」當然這種機製的作用有時完全是潛意識的。由調查的結果來看,在問及學生「當老師教導您怎樣做人與父母教導不一致時,您會選擇什麽?」有4.7%的中學生選擇了「聽父親的」其較之「聽母親的」所選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現代中國家庭德育中母親的地位較之古代「父嚴母慈」的家庭中母親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雖然這樣,還是可以看出現代中學生對父母的教導的依賴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視的地步,因為也有11.9%的學生選擇「聽老師的」,可見在學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師無疑是較之家長更具有道德典範和說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會給尚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奠基階段的中學生帶來巨大的塑造性影響。當然,在「父母教導與老師教導不一致時」,大多數中學生還是理性地選擇了「誰對就聽誰的」,這一比例達50.2%,而不是像以上三個簡單地選「父親」4.7%、「母親」4.3%或「老師」11.9%那樣,「誰對就聽誰的」表明了他們已具有判斷的能力,不盲從、不迷信權威,這是當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個顯著特徵。不過我們仍須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學生選擇「誰的說法與我相符合就聽誰的」,這一比例之高是讓我們始料不及的,我們起碼可從中看出當代中學生的「自我中心」傾向的表現,當代的中學生,由於獨生子女佔較大比例,在家庭中地位較高,致使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徵得到強化。而這種性格特徵一方面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持有過度的「自尊感」,而且對於他們未來生活中面臨的人際關系的良好發展無疑是一種潛在的阻礙。這一部分學生較之前面「誰對就聽誰的」那些學生而言,更難以與人相處,常常以自己的價值標準評判一切事物,難以做到客觀、公正和替他人著想,這是我們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所應重視的一個問題。最後,我們關註到選擇項「誰的都不聽」的那一部分學生群體,這一部分學生佔整體的4.7%。他們的回答顯明地表現了接近青春期和正處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過他們的回答更趨極端罷了。叛逆性,這種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徵,本身就是該年齡段人群的社會人格之一,中學生「他們在這一時期特別註意觀察和認識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學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實現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個人在這一時期的社會交往活動缺乏主動和自信,將不能正確地理解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而在活動出現角色混淆不清的現象。」 既然青少年特別註意觀察他人的行為以利於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時家庭裏父母的教導與學校裏老師的教導如果存在價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這種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時讓他們無所適從,兼之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發展進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識、科學技術的更替又打破對以往權威和長輩的一味服從,於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視傳統的道德教育,他們就可能「誰的都不聽」 。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中學生調查報告專題@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