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情況報告

貫徹實施《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情況的報告


各位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縣政府的委託,向縣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做關於我縣貫徹實施《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有關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我縣教育工作基本情況及發展現狀
目前,我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46所,其中國小273所、中學49所、職教中心1所、成教中心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教中心1所、鄉鎮成人學校20所。全縣中國小共有在校生147687人 ,其中高中12000人,國中50340人,國小73647人。在編教職工7923人。全縣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8.44% ,國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78.12% ,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為50.25%。國小生入學率、鞏固率分別為99.99% 和99.9%,國中生入學率、鞏固率分別為99%和96.3%。
多年來,我縣堅持把發展教育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工程,深入貫徹落實《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努力使基礎教育適度超前發展。特別是近幾年,我縣以迎接「普九」復查為契機,大力推進「普九」完善工程,我縣在辦學條件、教育裝備現代化、教師隊伍貭素、辦學水準和教學質量等方面又有了長足的進步。1998年,我縣被省政府評為「普九」工作先進縣。在鞏固「普九」成果的同時,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自1998年以來,全縣共新增中心幼稚園19所,獨立幼稚園59所。目前,全縣在園幼兒達11700人,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到53.4%。高中階段教育不斷發展,高中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辦學條件逐年改善。目前,我縣高中在校生人數和辦學規模均居全市前列。普通高中工作連續三年被市政府命名為「高中工作先進縣」,縣職教中心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縣成教中心被市評為繼續教育先進單位。總的看,幾年來,我縣教育工作在全市排位逐年前移,與樂亭、遷安、豐南等先進縣區的差距逐漸縮小。
二、《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貫徹落實情況
1、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為滿足我縣教育發展的需要,縣政府在財政資金異常緊張的情況下,本著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採取政府出資、施工單位墊資、組織社會各界捐資、爭取上級扶持和向銀行貸款等多種方式,廣泛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99年以來,國辦中國小及縣直單位先後完成了一批重點工程建設。主要有:投資5600萬元的一中遷建一期工程,投資180萬元的亮甲店中學教學樓工程,投資170萬元的一幼教學樓工程,投資260萬元的職中圖書電教樓工程,投資100萬元的林南倉中學實驗樓建設工程,投資350萬元的教師進修學校遷建工程,投資65萬元的彩中宿舍樓、橋中實驗樓續建工程,沽中投資103萬元徵地12畝。三年多來彩中、倉中、橋中、一幼等學校還投資70萬元修繕了校舍。正在建設的工程有:投資120萬元的三中宿舍樓、投資120萬元的成教中心教學樓、投資350萬元的二中宿舍樓建設工程。另外投資970萬元的實驗國小遷建一期工程、投資1300萬元的一中學生宿舍樓和投資100萬元的林南倉中學教學樓建設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已經或即將破土動工。今年秋季謀劃實施的有:投資600萬元的一中教學樓、餐廳及附屬工程,投資130萬元的二中教學樓工程,投資150萬元的職中教學樓工程,投資140萬元的倉中宿舍樓工程。
三年來,各鄉鎮還多方籌措資金,用於農村中國小校舍建設投資達1752萬元,新增校舍24500平方米,改擴建校舍13042平方米,維修校舍85520平方米,主要工程有:窩洛沽鎮投資108萬元為鎮中建2200平方米教學樓一棟,投資57萬元為窩洛鎮中心國小翻建校舍1680平方米;玉田鎮投資50萬元為鎮中、林東、馬頭山三所中學建校舍1480平方米;林西鎮投資50萬元改造北霍莊中心國小校舍940平方米;鴉鴻橋鎮投資60萬元新增校舍1520平方米,改造、維修校舍820平方米;楊家套鄉投資50萬元翻建校舍1360平方米,維修校舍940平方米;散水頭鎮錢家溝國小投資50萬元整體遷建,建校舍800平方米。正在建設的工程有:石臼窩一中、二中合並,投資120萬元建2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工程;林西中學投資55萬元建1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工程。渠河頭中學投資200萬元建3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工程、散水頭中學投資120萬元建2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工程及郭屯中學與葫蘆寺中學合並項目正在運作之中。同時,狠抓了校舍建設、加大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和危舊校舍改造力度,努力撤並規模過小的農村國小,近三年共撤並學校193所,農村國小由99年前的461所減少到目前的268所,使農村國小的布局和規模逐步趨於合理,現有的教育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加強了校園環境建設,全縣有18所學校被唐山市教育局命名為「校園環境建設示範學校」。
2、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為控製在校生流失,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我縣狠抓了學生控流、輟返工作。縣政府轉發了教育局《關於控製國中生流失、加強輟返工作的安排意見》,將此項工作納入了政府行為,從根本上保證了控製國中生流失工作的順利開展。縣教育局把國中生年鞏固率納入校長目標考核,明確了各校的國中生鞏固率保底指標。各鄉鎮及學校抽調人員,深入學生家庭宣傳《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做輟學生及家長的思想工作,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適時下發了勸學通知書,使絕大多數輟學生又重返校園就讀。在此基礎上,我縣進一步加強了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通過開展法律講座、嚴懲擾亂校園秩序人員、清理校外遊戲場所等措施,有效凈化了育人環境;進一步加強了學校內部管理,規範教師行為,融洽師生關系,努力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並對後進生實施重點幫教,對貧困生實施救助,有效控製了學生流失。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幾年來,我縣國中生鞏固率逐年提高,今年中考報名人數達11500多人,進入全市前三名,國中在校生鞏固率已接近省「普九」標準,國小生入學率、鞏固率均已達省「普九」標準。
3、學校內部管理更加科學、規範。一是教育系統內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標管理機製。每學年,教育局都要對鄉鎮教育辦及中、國小校進行目標考核,通過規範科學的管理提高辦學水準。2001年,我縣順利通過了市薄弱國中改造驗收,至此,全縣國中徹底消滅了薄弱學校,被評為國中工作先進單位;2000年,我縣高中通過了市普通高中學校升級升類驗收,全縣高中整體管理工作又上升到一個新水準。二是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貭素教育。在具體工作中,我縣堅持「五育並重,德育為首」的原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執行課程計畫和教學大綱,堅持「兩全、兩開」,不斷推進貭素教育。2001年底,為適應新情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成立了玉田縣中國小德育研究領導小組,積極開展德育研究;為提高全縣教師的師德水準,適時開展了師德教育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以教科研為先導,全縣中國小開展了以「主體性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為重點的教育科研活動,課堂教學改革得以深入開展;在城內及周邊鄉鎮國小三年級開設了英語課,並計畫今年暑假後在全縣國小三年級全面開設;認真執行上級減負規定,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基本杜絕了體罰、變相體罰和亂收費、亂征訂現象;取消了國小升國中的選拔考試,國小生全部劃片就近升入國中學校,國中不再設重點學校,禁止學生擇校;高中針對「3+X 」的聯考模式,註重學生綜合貭素的提高,進一步深化了課堂教學改革;全縣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迅速,已成為我縣實施貭素教育的突破口,各校都建立起了音美活動小組,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科技活動。
通過上述工作的落實,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我縣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水準不斷提高。2001年中考,縣一中的錄取分數線居全市前列。2001年聯考,全縣二批大學部以上上線910人,上線率為35.5% ,居全市十縣第五位,一般大學部以上上線1305人,上線率為50.95% ,創我縣聯考最好成績。
4 、幹部教師隊伍整體貭素明顯提高。為建設一支高貭素的幹部教師隊伍,重點抓了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不斷深化用人製度改革。1997年在唐山市率先實施了教職工聘任製、中層幹部競爭上崗製,自1999 年開始,對919名新分配的畢業生實行了契約製管理,對全縣20個鄉鎮教育辦的中國小視導員實行了公開招聘,教育局也先後兩次從基層單位公開招聘機關工作人員20餘名。競爭機製的引入,進一步激發了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熱情。二是加強了幹部教師的業務培訓。根據我縣的師資隊伍實際,按照「立足當前,兼顧長遠,解決急需,註重實效」的師資培訓思路,認真組織幹部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1998年以來,先後舉辦幹部培訓班4期,全縣284名國小、國中校長參加了校長崗位培訓,其中270人參加了校長提高班培訓,並全部取得了合格證書。2001年,我縣有2名教師參加了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6名教師參加了省級骨幹教師培訓,15名教師參加了市級骨幹教師培訓。教師學歷達標率逐年提高。
5、教育裝備現代化工程有較大進展。為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縣委、縣政府適時啓動了以多媒體視聽設備為重點的教育裝備現代化工程,把教育裝備現代化列入了2001年向全縣人民承諾的「十件大事」之一,製定出台了《關於加快教育裝備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責任目標,製訂了獎懲措施,有力地推進了教育裝備現代化進程。自1999年以來,全縣教育裝備現代化的投資約2300 萬元,共裝備微機室64個、語音室58個、多功能教室112個,購置校長辦公系統225套、教師辦公微機403 台,中國小電腦總數達到2556 台;建立電腦校園網5個、多媒體教學網2個。通過近三年的努力,我縣的教育裝備現代化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全市排位由後幾名升至中遊水準。在加大裝備力度的同時,我縣對所有中國小校長進行了微機培訓,並培訓了60名微機專職教師,為中國小開設信息技術課做了必要準備。目前,全縣所有高中、23所國中和13所國小開設了微機課,有80多名教師能自製教學課件,為實現2005 年在全縣中國小全面開設信息技術課打下了堅實基礎。
6、教育經費的徵收、管理及使用比較規範。按照「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原則,堅持以縣級投入為主,鄉鎮村隊合理分擔,依法落實各級政府的辦學主體責任。2001年,全縣教育總投入為13993.2萬元,其中縣財政預算內撥款9171.8萬元;城市教育費附加按「三稅」的3.5%計征,徵收總額為215萬元;農村教育費附加按玉政[1997]39號檔案規定標準減少10%,徵收總額為1871萬元,其中鄉鎮留用835萬元,繳縣1036萬元;捐集資383.2 萬元;學雜費等收入2352.2 萬元。縣政府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首先保證了教師工資的按時足額發放。徵收的農村教育附加費主要用於民辦教師的工資和改善農村中國小的辦學條件。加強了對學校經費的收支管理,國辦中國小及縣直單位的經費由縣財政管理,安排預算支出;鄉鎮中國小的經費由鄉鎮教育辦管理,保證了各校資金用於正常的公用支出。全縣沒有擠佔、挪用教育經費現象。
中國小收費是直接關繫到全縣廣大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為此,縣政府把加強學校收費管理、製止亂收費作為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來抓,做到思想上位,工作到位,常抓不懈。具體做法是:①規範基層收費行為,完善收費程式,實行「一證一卡四統一」製度;②堅持中國小用書由縣教育局審批製度;③實行公開承諾;④加強收費的常規檢查,加大對亂收費案件的查處力度。由於領導重視,措施得力,使我縣中國小的收費行為得到了進一步規範,提高了民眾的滿意度。
三、「兩法」貫徹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今後打算
在貫徹落實《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推進我縣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製約我縣教育工作發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與教育投入的不足這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來,我縣縣、鄉兩級財政受基金會兌付的影響,一直比較緊張,加之近幾年村隊投入減少,社會集資更加困難,使教育經費的來源更顯不足,特別是公用經費近兩年呈下降趨勢,2000年全縣教育公用經費投入為341.6萬元,2001年減少到170.4 萬元。而我縣校舍建設、危舊校舍維修改造和教育裝備現代化任務艱巨,資金投入巨大。我縣現有危舊校舍70000平方米,需改造資金1450 萬元,其中危險校舍11000平方米,需改造資金200萬元。按照我省製定的全省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規劃要求,2 0 0 3 年全省國中學校要全部開設信息技術課,2005 年國小全部開設信息技術課。而就我縣目前的教育裝備現代化的進展情況看,全縣國中隻有電腦教室23個,尚缺19個;全縣124所完小以上國小,僅有電腦教室13個,即使考慮近兩三年內撤並一些國小,也至少要裝備電腦教室100多個。按市教育局規劃要求,年內40%的中心國小要配備電腦教室,這樣,今年我縣國小需要裝備電腦教室44個。要確保全縣如期開設信息技術課,僅設備投資就需1800 萬元。另外,各校建多功能教室和購置教師辦公微機等還需資金760萬元。
2、教師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是教師貭素有待提高。受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手段滯後,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教育情勢發展的需要,製約了貭素教育的深入開展。二是教師編製不足。目前,我縣國小生源銳減,國中正值高鋒,高中從今年開始也進入高峰期。國小教師相對超編,但初、高中教師嚴重不足,即使暑假後將國小超編教師全部拔高到國中使用,同時,國中盡量擴大班容量減少班數,以壓縮國中教師的需求量,鄉鎮中國小仍然缺編381人,高中缺編120 人,系統縣直單位的職中、三中、國小缺編20人,暑假後教育系統合計缺編521人。
3、學校布局調整發展不平衡。自1995年以來,我縣根據國小生源不斷減少的趨勢和教育發展的需要,開始對農村國小布局進行調整,但由於一些村隊幹部或民眾出於局部利益考慮,加之個別鄉鎮缺少應有的力度,至今依然沒有完成調整任務。調整後出現的校舍不足和老化問題沒能得到有效解決,不足百人的小分校和教學點在個別鄉鎮還依然存在,製約了教育資源的合理調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今後幾年,我縣初、高中仍處於入學高峰期,雖然我縣每年都要投入資金擴建校舍,但仍難以滿足生源增加的需要,全縣國中班容量普遍過大,平均班容量為58.9人。城內學校由於縣城人口增加,也導致班容量偏大,實小平均班容量達80多人。
4、貭素教育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當前,受社會就業、用人製度及教育自身基礎以及聯考指揮棒的影響,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著學生在校時間長、課業負擔重,部分教師改革意識不強、教學效果不理想,國小、國中的非主要學科授課質量不高等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今後打算
1、建立健全教育經費投入和保障機製,保證義務教育投入。將農村費改稅前應徵收的教育費附加收齊上交縣財政統一管理,作為教育專項資金,全部用於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危房改造和學校布局調整,餘額補充學校公用經費不足。費改稅後,取消教育集資和教育費附加,教育管理體製由「分級辦學分級管理」改為由縣級政府舉辦,並管理農村義務教育。按照「財政多投、社會多籌、教育專用」的原則,教育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保證專款專用,並多渠道吸納和利用社會資金與資源,積極爭取上級的轉移支付資金,努力做到「四個確保」,即保教師工資,保學校危房改造,保公用經費的正常運轉,保教育發展的資金需求,使「費改稅後的教育投入不低於改革前的水準」。
2、將教育目標納入縣政府對鄉鎮政府的目標考核之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領導和支持。費改稅後,要進一步明確鄉鎮黨委、政府在發展在地教育中的職責,使各鄉鎮在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控輟保學、提高普及程度、學校布局調整、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切實負起責任。縣政府將把以上教育目標納入對鄉鎮目標考核工作之中,定期考核,落實獎懲。
3、加快布局調整步伐,確保師資隊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將農村國小布局調整與校舍建設和危舊校舍維修、改造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調配教育資源,將調整撤並下來的國小校建成幼稚園,或拍賣變現後用於改善辦學條件。繼續加大人事製度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教師隊伍的能出能入的管理機製,加強教師培訓,努力提高教師貭素。同時,繼續採取到省內外重點師範院校招聘大學部生與擇優選聘當年專科畢業生相結合的方法,及時補充教師,確保教學需要。
4、加強學校內部管理,不斷深化貭素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中央、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提高民族貭素,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各級各類人才為根本,大力推進貭素教育,繼續深入實施「科教興縣」戰略。要進一步加強師德教育,完善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暫行辦法》;加強教師的現代教育理論學習,不斷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加強教育科學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積極探索符合教育規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體製,建立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運行機製,堅持依法治教,促進我縣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貫徹實施《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情況的報告@名言佳句大全